军事要塞的构成
山海关还拥有长城十分完整的防御体系,南起老龙头、北止九门口,全长 26公里的长城线上,分布有129座城堡、关隘、敌台、城台、烽火台、墩台。它以古城为核心,东西建有罗城,南北设有翼城,同时置有前哨卫城,形成前拱后卫,左辅右弼的防御格局,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历史遗存中,都是十分罕见的。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部分古城复原图,上东下西,左北右南山海关城一共有四座城门:东门叫“镇东门”,明朝末年,对山海关的主要威胁来自东边,指望依靠坚固的东门镇守江山,固而得名“镇东门”;西门叫做“迎恩门”,——由京城来自皇帝的恩泽和赏赐、朝廷发给的粮草和饷银,自然都是来自西方,所以因其遥向京都贵为门户而冠名;南门叫做“望洋门”——渤海在山海关以南,叫“望洋门”顺理成章;北门叫做“威远门”——长城北侧是古老的战场,军人们盼望山海关威名远扬,敌人不敢侵犯,就给它起一个“威远门”的大名。
东门外面有一小小的方城,叫做瓮城。瓮城的外面是护城河,护城河也是一道防线,护城河的外面是罗城,山海关东西门外均有罗城,过去“山海关”三个字就刻在东罗城东门的券门上。山海关东二里,建有威远城,是山海关的前哨卫城。山海关南北建有“翼城”,像个翅膀一样,与关城左右呼应,南十里的老龙头修有宁海城。在关城和长城的南北两个衔接处,各有一座城楼,东南角楼叫靖边楼,东北角城叫威远堂。在东罗城与关城相交处也建有两个城楼,南边叫牧营楼,北边叫临闾楼。五座城楼一字排开,人称“五虎镇东”。
这里特别提及在中轴线镇东门的城楼,就是我们现在“天下第一关”箭楼,是山海关城的东门,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整个建筑规模雄伟,气势浩然,北东南三面共有68孔箭窗,其建筑结构为歇山单檐顶,顶脊双吻对称,四角飞檐上饰以形态各异的脊兽,妙趣横生。在箭楼之上,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天下第一关”巨匾,匾长5.9米,宽1.55米,其中“一”字一笔1.09米,繁写的“关”一竖1.45米,五个大字结构合理,精神贯通,与这座建筑浑然一体。此匾不书年月,不留姓名,关于此匾为何人所写,众说纷纭,有人说严嵩,有人说佘一元或谭从简,还有人说肖显,究竟是何人所写呢?据《临榆县志》记载,相传为明成化八年(1472)进士肖显所写,肖显是明朝著名的三十二位书法家之一,也是山海关当地人。而这个“一”字据说竟是肖显泼墨挥洒而成的神来之笔。
苍劲有力这种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复杂的防御型军事要塞,在明代修筑了近百年,在冷兵器时代绝对属于固若金汤滴水不漏,堪比现在的马奇诺防线,如果敌人来犯,屯守在老龙头长城和角山长城上的部队便迅速出击,采取两侧夹击或迂回包抄敌人后路的办法,使敌人腹背受敌,不战自溃;如果它们本身受到敌人攻击,也可以利用自身天然的地理优势和完善的长城防御工程固守自救。后金祖先奔袭无数次都无功而返铩羽而归,只好避实就虚聪明用起了孙子兵法了,用起了反间计也确实奏效了,事实上明王朝是腐朽没落、阵脚自乱导致灭亡,而这些城郭关驿只能默默的沦为历史的见证者了。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