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①;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②,难易相成③,长短相较④,高下相倾⑤,音声相和(hè)⑥,前后相随⑦。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⑧焉而不辞,生而不有⑨,为而不恃⑩,功成而弗居⑪。夫唯弗居,是以不去⑫。
【停顿】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释】
1、斯:此。恶:丑。已:通“矣”。
2、“有”、“无”:指现象界事物的显或隐而言,不同于第一章的“有”和“无”。相:互相。生:产生。
3、成:转变、变化。
4、较:比较,对照。
5、相倾:相互对立而存在。
6、音:《礼记 • 乐记》“声成文谓之音。”成文指形成的节奏。声:《礼记 • 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和:应和。
7、随:跟随。
8、作:兴起、发生、创造。《说文》:“作,起也。”
9、有:据为己有。
10、恃:依赖,依靠。《说文》:“恃,赖也。”
11、居:居功自傲。
12、去:失去,丢失。
【疏义】
1、本章主要的概念是“无为”。无为,五千言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行不言之教、不占有、不仰仗、不居功,但不是不作为;是以宇宙大道为准则,顺其自然,不干涉;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一般人多把这两句话译为“天下都知道美之为美,就变成丑了”。老子的原意不在于说明美的东西变成丑,而在于说明有了美的观念,丑的观念同时也产生了。下句“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同样说明相反相因的观念。(陈鼓应)
3、长短相较。“较”:帛书甲、乙本均作“刑”,河上公、傅奕本等作“形”。
4、圣人。
道家最高的理想人物,其人格形态不同于儒家。儒家的圣人是伦范化的道德人;道家的圣人则体认自然,拓展内在的生命世界,扬弃一切影响身心自由活动的束缚。道家的圣人和儒家的圣人,无论对政治、人生、宇宙的观点均不相同,两者不可混同看待。(陈鼓应)
钱钟书说:老子所谓“圣”者,尽人之能事以效天地之行所无事耳。
5、无为。
王弼注:自然已足,为则败也。
福永光司说:老子的无为,乃是不恣意行事,不孜孜营私,以舍弃一己的一切心思计虑,一依天地自然的理法而行的意思。在天地自然的世界,万物以各种形体而出生,而成长变化为各样的形态,各自有其一份充实的生命之开展;河边的柳树抽发绿色的芽,山中的茶花开放粉红的花蕊,鸟儿在高空上飞翔,鱼儿从深水中跃起。在这个世界,无任何作为性的意志,亦无任何价值意识,一切皆是自尔如是,自然而然,绝无任何造作。
老子的“无为”蕴涵着“自然”,二者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前者从否定的角度,后者从肯定的角度表达了老子基本的价值取向。
【译文】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天下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有和无相互依赖而产生,难和易相互对立而转变,长和短相互比较而存在,高和下相互对立而形成,音和声相互协调应和,前和后相互依伴跟随。所以圣人以顺应自然的态度处事,实行不发号施令以身率导的教化。让万物自由生长而不横加干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培育万物而不仰仗己能,成就万物而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不居功自傲,他的功绩才不会被湮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