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咏堂联
余应松
异代景重修,想石榻摊书,竹林怀友;
新堂还旧观,对半潭秋水,一柱奇峰。
一、注释
1.五咏堂——在广西桂林独秀峰。因颜延之的《五君咏》而得名。
2.余应松——字小霞,排行七,山阴人(属今山西朔州市)。曾任广西三防主簿、大滩司巡检、桂林府通判等。道光十七年任按察司司狱。著有《灵檀仙馆诗钞》、《乙庚笔记》等。
二、赏读
1.格律
异代景重修,想石榻摊书,竹林怀友;
仄仄仄平平,领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新堂还旧观,对半潭秋水,一柱奇峰。
平平平仄仄,领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想’和‘对’是领字,领字不计平仄。
上下联各分句:单联内24节奏点平仄交替,上下对应24奏点平仄相反。
上联句脚:平平仄,下联句脚:仄仄平。
2.对仗
上下联一分句:
“异代”和“新堂”偏正结构词组相对;
“景重修”和“还旧观”是交股对,‘景’对‘观’,“重修”对“还旧”。
上下联二三分句:
‘想’和‘对’是一字领相对;
“石榻摊书”和“竹林怀友”是主谓结构联内自对;
“半潭秋水”和“一柱奇峰”是偏正结构联内自对;
联内自对,上下对应位置的结构词性可以放宽。
3.联意
五咏堂联
余应松
异代景重修,想石榻摊书,竹林怀友;
新堂还旧观,对半潭秋水,一柱奇峰。
五咏堂是宋代的景物重新修建而成,因此不禁让人想起,南北朝颜延之在峰下石洞中摊满了书的石榻上读书著述的情景,以及宋代人们在此建立“五咏堂”,将颜延之所作的怀念竹林五君子的《五君咏》刻于堂内的事情来;
现在新翻修的五咏堂,景观还是按照原来的模样,就是面对着冬夏不涸的月牙池,和上面刻着“南天一柱”四个大字的独秀峰呀!
4.评赏
这幅联题的《五咏堂》,五咏堂在广西桂林独秀峰。因颜延之的《五君咏》而得名。
上联,主要写五咏堂的来历和渊源。一分句,“异代景重修”,意思是五咏堂是宋代而建立,清朝而重修也。那么“异代”是什么景呢?二三分句,‘想’引领了两个四言句。“石榻摊书”,说的是南北朝颜延之任桂林郡守时,曾在峰下石洞中读书著述,洞内石床上摊满了他所阅之书。“竹林怀友” ,指的是颜延之所作的怀念竹林五君子的《五君咏》。《五君咏》是颂咏西晋“竹林七贤”中阮籍、嵇康、阮咸、刘伶和向秀五位名士的隐士风度,颜延之以此聊以自况,发散怀才不遇抑郁之作。本来“竹林七贤”是七君子,为什么颜延之只吟咏了五君子呢,因为七贤中的另两人——山涛和王戎,后来均贵显于世,失去了隐士情怀,故被颜延之黜落。宋代人们在此建立“五咏堂”,并将《五君咏》刻于堂内。
下联,主要写新翻修的五咏堂的景色。一分句,直切主旨。承接上联一分句的“重修”而写。新返修的五咏堂是什么样子呢?“新堂还旧观”,这句用了语序倒置,实际语序是“新堂观还旧”,意思是新翻修的五咏堂景观,还是过去那个样子。二三分句,承接一分句而写,具体是什么样子呢?‘对’字引领了两个四言句,“半潭秋水”,指的是指独秀峰峰下的冬夏不涸的月牙池,峰影倒映其中。“一柱奇峰”,指的是独秀峰,因峰畔峭壁上有“南天一柱”四个大字,因此说是“一柱”。这两句是呼应上联的“竹林隐怀”,写清幽之景也。
整幅联,联语怀人述史,绘景抒情,使用了“交股对”和“联内自对”,别具特色。通过对五咏堂渊源及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自己超凡出尘的隐士情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