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千与千寻》修复版在内地重新上映,时隔18年的上映,勾起了许多人对青春、对初心的怀念,一时间各类自来水用原创文案,为电影免费宣传,屠版霸屏,蔚为壮观。
而我,在一次次的为自己挺身而出之后,越来越想念这个10岁的姑娘。
别看千寻出场和结束时,都表情懵懂,目光呆滞。但在桥那边的神隐世界,她可是一个很有人格魅力的人,吸引了一大批拥泵,看最后猜父母那个环节热闹的场面就可以窥得一二。
而这些,发生在她失去父母庇护、不得不只身面对所有未知、要在那个世界活下来,还要救自己父母的时候。
壹 她的纯粹,未经雕琢
想到千寻,首先浮现出来的,就是她坚毅的脸庞和眼神,短板国字脸,扎个小马尾,穿着汤屋的红色工作服。
不起眼,一点都不起眼。
这样的她哪来那么多的能量呢?
我要用什么词来形容她呢?
勇敢?坚强?有原则?执行力强?不贪心?重情义?守承诺?
不,这些都太片面,是纯粹吧,未经雕琢的纯粹,像钻一样的纯粹,正因为纯粹,她的一切行为可以从心出发。
这份纯粹里,有儿童天性本真的部分,有家庭教养的原因,还有一部分来自自我保护。
千寻的家庭,跟传统的中国家庭一样,父主外母主内,他们对孩子本能地居高临下,他们的爱藏在平时的否定批判、忽略指责中。
所以,作为孩子的千寻隐藏起了自己能量的一部分,让自己变得笨笨呆呆、不发表意见,这是她适应这个家庭的结果,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在内在智慧引导下,在家庭中生存下来的结果。
那个部分千寻并没有消失,只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重新出现,所以有了后来那个无欲无惧的千寻,那才是真实的她。
贰 名字的意义
很多人说,千寻是我们初心的代表。他们高喊找回初心,可,你的初心究竟是什么,是怎么失去的?以及它真的失去了吗?
汤婆婆以为自己想要财富和权势,可她想要的不过是爱和认可罢了,那个被姐姐光芒覆盖,永远得不到关注的小女孩,用自己的方式刷着存在感。
小玲和汤屋一众人,以为自己要的是金钱,可他们其实要的不过是自由,找回自己的自由。这份自由,在他们交付自己的名字的时候,就已经失去。
看,汤婆婆都知道,名字最重要,名字里有你的家庭、过往,有你的爱好、习性,有梦想和欲望,它代表你是宇宙中一个独立自由完整的个体,与所有人平等、独一无二的个体。
我一直认为,对于我们来说,人生并没有意义,出生了就活着,死亡了就再见,中间有趟旅程,你作为你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去体验,大家的境遇大体相同,而体验到什么,这个可全凭主观了。
史铁生都说,生病也是一种体验,跟乘风坐船一样,都是体验,体验的过程中,心绪漂流,那才是你之为你的明证。
叁 千寻和苏菲的高光时刻
宫老的所有作品中,我最喜欢就是千寻和苏菲,因为她们一样的真实,一样的勇敢,一样的纯粹。
千寻对峙汤婆婆、苏菲对峙莎莉文老师那段,曾经激励了我很久。
两个弱小者,对峙有权优势、随时可以碾压她们的另一方,说不恐惧是不可能的,看,小哈尔不就退却了吗。
为这对峙,可得做好心理建设,第一条准则就是不能退,什么时候都不能退,这是底线,确立好边界,才知道哪里可以发挥。
其二是,明确目标,明确自己想要的,一直重复,无论对方说什么做什么变幻出什么幻境,无论自己多恐惧多发抖,都不能发出除了目标以外的其他声音。
白龙和哈尔两个导师都做的不错,只是苏菲最后被幻象迷惑,一声惊呼,让莎莉文找到破绽一击致命,不过好在哈尔来的及时。这个是哈尔的锅,他不够坦诚,没有交代,留下致命bug,不过那是他都无法面对的,也不能强求。
倒是我们的千寻,年龄更小,却靠自己slay全场,通关成功,配得上大家后来的鲜花和掌声。可能是因为失去了父母这最后的屏障,她触底反弹了。
四 人好和过的好是两码事
我有时候回想,如果不是童话,苏菲在现实世界中,长大后会是怎样。离开神隐的世界,千寻以后会怎么样?
小学中学,大学?工作?恋爱,结婚,生子?
苏菲会继续经营帽子店吗?千寻会从事什么工作,按部就班吗?
这么好的她们,会过得好吗?
年轻时总爱跟小姐妹说,你这么好,一定会幸福的。果然是童言无忌,那个时候太过年轻,不知道个体的好和她的际遇,毫无关系。
反过来,过的不好不是因为你不好,过的好不是因为你好。或许是运气,或许是时机,一切都未可知。
我想,我们能做的,就只是在当下的每一刻尽好力吧,工作就尽力工作,玩耍就尽力玩耍,遛娃就尽力遛娃,生气就尽力生气,开心就尽力开心。
只求无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