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圣人之治》(迭代修改中……)

三.《圣人之治》(迭代修改中……)

作者: 岳洋芊里 | 来源:发表于2021-06-21 22:48 被阅读0次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在第三章里面提出了“四大社会的乱源”,分别为名、利、欲、知。

不尚贤,使民不争。

老子说,如果整个社会崇尚贤人,崇尚有才德的名,你就会造成很多虚有其名,根本无才无德。这样就使得整个社会都朝这个方向去竞争,这对整个人类是不利的。

“名可名非常名”,你不能崇尚任何的名号,大家就会盲目地、不顾一切地、不择手段地去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为什么有小偷?为什么有强盗?就是因为你家有难得的东西,有宝贵的东西,有奇珍异宝,他们才会动你的脑筋。

可是为什么一块石头会变成艺术品,一件古董会有天价呢?就是你贵难得之货。你看到某个东西,觉得它很贵重,就把它的价钱炒得很高。

本来没有什么的,马上就变成奇货可居,马上就变成大家不顾一切要去抢夺的对象。他拿不到,他就变成盗贼。就算他没有行动,最起码他也产生一种叫作抢、偷的不正常的心理。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见”,念xiàn,表现出我喜欢什么。

一家公司里,上面的人只要表现出自己喜欢什么,大家都会为了迎合而追随。

“欲”,是基本需要以外的东西。

欲,不是“欲望”的意思,老子不反对人有欲望的,老子也有欲望,这是本能的需求。

人为了生存,为了生活,有基本需要。基本需要不叫欲。基本需要是我们本能的需要、我们本身的需求,其他的才叫欲。

老子举了这三句话,就是告诉我们社会的乱源就是崇尚贤名,就是贵难得之货,就是把基本需要之外的那个欲望强烈地表现出来。

所以,圣人要怎么样来治理这个社会呢?老子说: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虚其心”,要把心里头有那种贪念,虚化掉。

小孩子是没有贪念的,而大人的引导,会把这个贪念引出来,比如说:比较心。

心,含有欲跟知的功能。你看所有欲望,都是从心里头产生的,所有的知识都摆在心里头。

“实其腹”跟“虚其心”刚好是相对待的。

你要让他的肚子填得饱饱的,满足他基本的欲望,然后你才可以不是禁止、也不是压制,去疏导、去减少他的贪念。

但是,我们从现实面来看,一个人没有东西吃的时候,他反而比较单纯,因为他没有太多要求,他只想有温饱就谢天谢地了。

可是有了钱以后,他就作怪了,他就不虚心了。

所以“虚其心”“实其腹”,这里面有很多巧妙的地方,我们还是需从《道德经》其他的章节来加以讨论。

现在先摆在这里,你让他温饱,我们今天叫作小康,然后你还要实施教化。这教化是无言之教,而不是下命令,不是规定。

让他能够把这些喜欢奢侈、爱好虚荣、贪得无厌,这些怎么样把它虚掉。

为什么“为富会不仁”呢?

不是富的问题,而是不仁的问题。

我们常常觉得好像圣人都叫我们不要有钱,那是不对的。富没有关系,你不能不仁就好了。

为富不仁为什么可怕?

因为它会扰乱人心,它败坏风气。

“弱其志,强其骨。”

要立志,要进取,但不能为了虚荣而立志。强健自己的体魄,多劳动、多保健,少动歪脑筋。

常使民无知无欲。

这是常常被误解的一句话,认为这是愚民政策,实则不然。

就算民智未开的时候,偶尔愚愚民还可能;民智已开以后,你想要愚民,那是天方夜谭,根本做不到的。

“无知”,就是没有争名夺利的心智;“无欲”,就是不要有贪念。

“无知无欲”,意思就是说,你过正常的生活,就不要跟人家比。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不敢为”的意思是不敢胡作乱为,使那些有聪明才智的人,不敢胡作乱为。过度生产、过度消费,然后不但民不聊生,连官也不聊生。

因此,他这个“不敢为”,将来也是个重点。

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是第三章的结论。你不逞能干,不表示你比人家懂得多,不表示我很崇尚贤能,我很会用人才,这就是无为。

你能够把“名利欲知”这些消减掉,你就无不治,你不管去管什么,你都管得好好的。

相关文章

  • 三.《圣人之治》(迭代修改中……)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

  • 我所理解的《道德经》(三)

    第三章 圣人之治 何谓圣人之治?老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天下太平的环境才可以称之圣人之治。 不尚贤,使民...

  • 道德经

    第三章 圣人之治,无为而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 道德经摘抄~3

    第三章 圣人之治,无为而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 道德经(3)圣人之治,无为而治

    第三章 圣人之治,无为而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 Day111:《道德经》第4天

    第三章 圣人之治 【原文】 不尚贤①,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②,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

  • 道德经(三)

    道经·第三章 圣人之治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

  • 读道德经有感,阅读记录。第三章 圣人之治,无为而治

    第三章 圣人之治,无为而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始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治, ...

  • 《道德经》

    《道德经》第三章2 第三章 圣人之治 第二节 【原文】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①,实其腹,弱其志②,强其骨。常使民无...

  • 圣人之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圣人之治》(迭代修改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iuy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