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论语》第四章:里仁篇〈4.7〉

读《论语》第四章:里仁篇〈4.7〉

作者: 衣者郭郭 | 来源:发表于2022-05-02 16:29 被阅读0次

读《论语》第四章:里仁篇〈4.7〉

衣者郭郭

原文: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译文:

孔子说:“人们所犯的错误,类型不一。所以观察一个人所犯错误的性质,就可以知道他的为人。”

心得:

很早之前,孔子给出了一个极为特别的识人技巧,那就是,通过观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来了解他。

这个方法的准确性大得惊人,有时要比形貌识人法、神态观人法、细节观人法、交友观人法还更要管用。不过想想,确实这样。人能通过行为举止来掩饰自己的内心,但很难在犯错上掩饰自己人性上的善恶以及性格上的缺陷以及情感上的好恶。

那些粗暴虐待他人的人,秉性肯定是凶残的;那些索贿受贿的人,必然是贪婪的;那些冒失犯错的,肯定有勇敢或鲁莽的性情。

从他们的错误或过失中,不难察觉他们的本性。

乱世中,群雄并起,很多有识之士就是通过观察首领的过错,进而择主而事的。

三国时,曹操因刺杀董卓没成功,成了当时的通缉犯。曹操在逃亡路上,被小县城的官府拿住,正巧县城的县官正是陈宫。陈宫佩服曹操的所作所为,偷偷放了曹操并且愿意弃官追随曹操而去。但由于在逃亡路上误杀了吕伯奢一家,后连夜逃出吕家。逃出来半路上再遇到打酒回来的吕伯奢时,曹操害怕行踪暴露,狠心地把吕伯奢也杀了。

为此,陈宫质问曹操,曹操竟以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这让陈宫对曹操特别失望,离开了曹操,俩人从此分道扬镳。

在陈宫看来,误杀了吕一家已内心已多懊恼,可曹操竟然连为他们俩买酒回来的吕伯奢老人也不过放,甚至口出狂语: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仿佛一下子看出了曹操极度的自私自利,甚觉不可投靠吧。无奈投靠了吕布,若吕布从始到终都听陈宫就好了,真希望他有个好的结局。

因此,不管是领导者在择人用人时,还是贤人在选择领导时,不妨从观察过错入手,寻找自己需要的人才及领导。

相关文章

  • 读《论语》第四章:里仁篇〈4.7〉

    读《论语》第四章:里仁篇〈4.7〉 衣者郭郭 原文: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译文: 孔子...

  • 读《论语》第四章:里仁篇〈4.1〉

    读《论语》第四章:里仁篇〈4.1〉 衣者郭郭 原文: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zhì)?” 傅佩荣读论...

  • 读《论语》第四章:里仁篇〈4.4〉

    读《论语》第四章:里仁篇〈4.4〉 衣者郭郭 原文: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è)也。” 译文: 孔子说:“只要...

  • 闻“错”识众人

    蜗牛拆书之《论语》:里仁篇第四7 4.7【原文】 子曰:“人之过也①,各于其党②。观过,斯知仁矣③。” 【注释】 ...

  • 《论语新解》里仁篇二则

    《里仁篇》是《论语》的第四章,是论语核心思想“仁”的重点阐述,在《论语》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其阐述了仁的最基本的存在...

  • 《论语》里仁篇总述

    《里仁篇》是《论语》的第四章,是论语核心思想“仁”的重点阐述,在《论语》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其阐述了仁的最基本的存在...

  • 读《论语》第四章:里仁篇〈4.25〉

    读《论语》第四章:里仁篇〈4.25〉 衣者郭郭 原文: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 ①孔子说:“有德行的人...

  • 读《论语》第四章:里仁篇〈4.12〉

    读《论语》第四章:里仁篇〈4.12〉 衣者郭郭 原文: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译文: 孔子说:“做人处事全...

  • 读《论语》第四章:里仁篇〈4.19〉

    读《论语》第四章:里仁篇〈4.19〉 衣者郭郭 原文: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译文: 孔子说:“父...

  • 读《论语》第四章:里仁篇〈4.8〉

    读《论语》第四章:里仁篇〈4.8〉 衣者郭郭 原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论语》第四章:里仁篇〈4.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kv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