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摘抄简友广场语文课堂
【菊然一得】初涉哲学――《中国哲学史》阅读札记(三)

【菊然一得】初涉哲学――《中国哲学史》阅读札记(三)

作者: 山中雏菊 | 来源:发表于2020-08-23 22:04 被阅读0次

    今天继续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今天读第六章“道家的第一阶段:杨朱”。

早期道家与隐者

    说到杨朱,先来说说“早期道家与隐者”。在《论语.宪问》里记载,孔子周游列国时,曾遇到许多“避世”的“隐者”。他们嘲笑孔子一心济世,都归于徒然。他们认为世界败坏、无可救药。“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天下像滔滔洪水泛滥那样,有谁能改变它呢?)这些人远离世俗,遁迹山林。这便是早期的道家。杨朱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杨朱生活于墨子(约公元前479至前381年)和孟子(约公元前371至前289年)的年代之间。

      一般隐者既已“远离世俗”、“欲洁其身”,他们不再介意社会对他们的评论,不去为自己做什么辩护。

      以上是早期道家和一般隐者的区别。

杨朱的基本思想

    杨朱有两个思想:其一是“人人为自己”,其二是“轻物重生”这和墨子的“兼爱”思想正好相反。《韩非子》书中说杨朱“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和《孟子》书中说“拔一毛以利天下,不为也”,两者含义有所不同,后者正是杨朱“人人为自己”的思想,而前者则是杨朱“轻物重生”的思想。

老庄制作中的杨朱思想

      在《吕氏春秋》书中,有一篇《孟春纪.重己》,其中说:“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曙失之, 终身不复得。此三者,有道者之所慎也。”这段话解释了人何以应当轻物重生。失去一个帝国,还有机会可以复得,但人若死去,就不可能复活。

        在《老子》书中,也有这个思想。例如《道德经》第十三章中说:“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这是说,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行事为人看成比得天下更贵重,这样的人,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一个人如果珍惜自己甚于贪爱天下,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又如《道德经》第四十四章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这些都是轻物重生思想的表现。

    《庄子》第三章《养生主》篇中说:“为善无近名,为恶先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也是依循杨朱的思想;按早期道家看来,这是全生避害的最佳方法。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败坏到遭受社会的惩罚,当然无全生。但是,如果一个人的社会声誉太好,也不利于全生。

道家思想的发展

    以杨朱为代表的是先秦道家的第一阶段。《老子》书中大部分所代表的是第二阶段。《庄子》书中大部分则是第三,也就是最后的阶段。在这里说“《老子》书中大部分”,“《庄子》书中大部分”,是因为《老子》书中也杂有道家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的思想;《庄子》书中也杂有道家第一和第二阶段思想。这两部著作,也和中国古代的许多其他著作一样,是这一派学说的言论著作的汇编,而不是任何个人的作品。

      道家哲学的出发点是保全生命、避免损害生命。为达到这个目的,杨朱的做法是“逃避”。这是隐士们通常的做法:逃离社会、遁迹山林,指望这样就可以不致沾染人世的罪恶污秽。但是,人间如此复杂,无论个人怎样逃避,也难以完全逃避其中的罪恶污秽,因此,“逃避”并不能达到目的。


    从以上的思想和主张中。可以看出早期道家的思想是从私――即有我――出发的,在后来的发展中,“私”被倒过来,被否定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菊然一得】初涉哲学――《中国哲学史》阅读札记(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ww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