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小剧场”
图片来自网络超市内,一个孩子在和妈妈商量:“给我买个玩具吧,就一个。”
妈妈看着萌宝,很爽快地答应了。
过了一会儿,孩子又开始央求:“给我买个吃的吧。好吗?”
妈妈似乎有些犹豫,说了句“最后一个了啊。”答应了孩子的要求。
没过多久,孩子又拿起一个商品扔进了购物车。
妈妈发现了,“喂喂喂,宝贝儿,这个不能买了,刚才那个是最后一个。”妈妈赶紧把它捡出来。
可孩子并不同意,强迫妈妈又把它扔了进去。
妈妈有些生气了,“不能买这个!刚才我已经说了,刚才那个是最后一个!”
孩子看着妈妈,开始由低声抽泣逐步演变为放声大哭。妈妈更加生气了,“不许哭!给我憋回去!”说话的同时,看了看周围的人群。
孩子并没有因为妈妈的恐吓停止哭闹,反而躺在地上耍赖。在周末的超市里,人潮涌动。这对母子成了过往人群不由自主关注的焦点。妈妈感觉尴尬极了。她站在孩子身旁,“你哭吧!我回家了!我可丢不起这人!”说着往门口的方向走了几步。
本以为孩子会赶紧起身,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孩子根本没动,仍然在那儿继续着自己的演出。
终于妈妈停住了脚步,重新回到了孩子身边,把他扶起来,严肃地说到:“你看我下次还带不带你出来!最后跟你说一遍,这是最后一个!”孩子终于停止了哭闹,他胜利了……
无所不在的“训练场”
家长是孩子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塑造者。我们通过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训练着孩子的能力、习惯和思维方式。传统教育观念中,过于强调了父母训练孩子的方面,却忽视了孩子行为反作用于父母的现状。
图片来自网络确实,家长在家庭中扮演着训练者的角色。孩子是一块天然橡皮泥,家长怎么“捏”,就会成为什么样。然而,就在孩子被塑造的同时,聪明睿智的他们同样思考着家长是什么样的人、怎么样才能听自己的话、如何实现自己的目的。孩子从出生就开始逐步形成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他们最先用于实践的,或者说最早的素材就是来源于家庭或父母。
在搜集到父母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后,他们会积极地判断、思考自己的处事原则。当然,大多数的情况下,他们不会意识到自己的根本目的。但即使这样,他们也会在实践中摸索出很有效的方式,“对付”身边的家长,达成自己的目的。
就这样,父母的行为塑造着孩子的行为习惯。而孩子的行为方式又反作用于家长。二者互相影响,此消彼长。形成了一个无所不在的“训练场”。在这里,不是家长训练着孩子,就是孩子训练着家长。
失败的案例
我们再回顾一下刚刚的案例吧。小男孩儿知道妈妈的弱点所在,他很好地利用了这些“BUG”,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1
孩子知道,利用卖萌的手段,可以在刚开始的时候很顺利地达成买玩具的目标。于是,他萌萌地向妈妈商量。他成功了。
图片来自网络2
当他达成第一步的时候,他知道可能买第二个东西,会遭到妈妈的拒绝,所以他试探着妈妈的态度,令人意外的是,他又轻松得手。
图片来自网络3
在轻松得手两次以后,他知道这次是真正的挑战,需要他卖卖力气。他开始哭闹,并耍赖,同时他等待着妈妈投降。他知道周围的人会让妈妈不好意思,自己的行为就是要加剧“眼泪”或者社会环境带来的压力。当然,他不会明白这么多理论的依据,对他来说,知道人越多,这招越好使就足够了。即使妈妈会在过程中采取恐吓、威胁等手段,但这都是常规的过程,他明白妈妈最终会尽快结束这尴尬的场景。而她的责怪,只是为自己找的台阶。
4
值得品味的是,孩子的行为目的是什么?难道真的是为了单纯的买东西吗?我认为不是这样,或者说不完全是这样。
(我们见识过很多这样的孩子,进入超市以后,就好像来到了游乐园。随意将有用的、没用的东西都扔进购物车里。首先,我们需要说明的是,这种行为非常不好,这样随意的购物,会让孩子对钱的来源同样认为是很轻松和随意的。产生错误的物质观和金钱观。)
继续探讨小男孩儿的目的,他绝对不是单纯的想买什么东西。在他眼里,可能重要的是购买的过程,而非买的什么东西。可能他回到家,看都不会看他们。但是,在购买的过程中它们很重要。它们会让专心挑选商品的家长注意到他们,就好像在告诉家长:“看,我又买了个东西,快说说我吧!”
之前我们已经探讨了很多次孩子对于归属感的追寻。在超市中,家长的绝大部分注意力会集中在货架上,思考着家里需要什么东西。很自然地对于孩子的存在减少了关注。这在孩子眼里是不可以的,他们才不会在乎你到底想的什么,他们只是想得到家长的关注,这才能让他们感受到最基本的个人价值存在感。
哪怕会在这个过程中承受父母的责怪,辛苦的表演,但是只要能得到他们所需的关注,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5
除此之外,我想特别纠正一下家长经常犯的错误——“不许哭,憋回去!”
多么凶残!多么独裁!多么不平等!
作为孩子,为什么连最基本的哭的权力都没有?家长,你这样太过分了!
我经常强调“平等”和“尊重”的涵义,我们和孩子是平等的,孩子和我们相比,只是欠缺了许多能力,但是他们拥有和我们一样的权力。我们没有资格让他们放弃这些平等的权力!同样,孩子也不应该让家长放弃自身的权力。
“哭”本身就是孩子们的权力,我们也应该尊重它。
“失败”的原因
家长们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我们在对孩子的训练中,经常会被逆袭?经常有意无意间完成了角色的完美转换?这是因为我们几个潜在的心理因素。
1
愧疚感:传统文化下的我们,认为家长需要认真呵护好孩子,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显然,家长们并没有完全理解“健康”的涵义。他们往往认为孩子哭闹是对身体的最大伤害。但却忽视了心理范畴下的健康。
图片来自网络他们一看到孩子的眼泪,由衷地感受到仿佛来自“祖宗十八代”的训斥:“你是怎么对待孩子的?孩子那么小,什么都不懂,这么严厉,太没人性了!”
在孩子哭闹的时候,家长的心底会产生愧疚感,感觉有愧于孩子,有愧于列祖列宗。
2
错误的”义务观念“:很多家长认为,有义务让孩子高兴。在这种心理暗示下,只要孩子用一点手段,变得”萌萌哒“,家长就找到了满足孩子的理论依据——这是我亲儿子,我有义务让他开心!
为了让孩子开心,家长不断地给“萌萌哒”的孩子这样的心理暗示。认为大家都希望他开心,大家都得满足自己开心的需求。逐步演变成了可怕的“以自我为中心”。同时,受挫能力一直在“受挫”。如果家长认为自己能照顾孩子一辈子,这或许不是问题,但显然,你不可能让他一直“萌萌”地开心下去……
图片来自网络3
社会压力:很多的训练失败并不能责怪于家长的内在原因,至少说不能全部。因为很多情况下,会有社会因素掺杂其中。家人、朋友、陌生人等等都会对“训练”产生严重的影响。
图片来自网络就如同案例中的妈妈一样,她心中知道孩子的哭闹是一个“逼她就范”的手段。但她无法承受众人的目光,她选择尽快结束这目光的煎熬。
“明智”的做法
案例中的妈妈显然被孩子训练的非常成功,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掌控着。我们都相信,这也不会是他最后一次带孩子来超市,更不会是这个场景的最后一次上演。她的话正如孩子所想,只是在遮掩自己的无奈,为自己找个勉强的台阶,赶紧让自己消失在人群中。
既然案例中妈妈的做法失败了,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呢?显然,这会是个很常见的难题。
个人认为,既然本文说到了“训练”,那就要从平时的“训练”做起:
1
在平时的生活中,应加强对物质观和消费观的引导。告诉孩子不是想要的东西都可以购买,金钱来之不易,作为孩子,虽然有共享家庭福利的权力,但这是有限度的,不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挥霍。
图片来自网络2
去商场或者超市之前,应该和孩子先商量好这件事情。不允许或者只允许他购买一两件商品,最好是可以限定商品的种类。这样在到达商场后,孩子会因为之前的约定,在潜意识中遵守自己的诺言。
图片来自网络3
在购买商品时,我们可能会“冷落”孩子。这会导致孩子在自己的错误观点支配下做出让家长心烦的举动,直接导致矛盾的激化。
图片来自网络我们应该通过让孩子帮忙挑选、帮忙放到购物车等方式,让孩子加入到购买的“活动”中,让孩子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受到被关注的幸福。这会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参加活动”而非通过“捣乱”吸引目光上。
4
如果孩子哭泣,耍赖。请给他留一个空间,这是他们的权力。同时,我们也有自己的权力。我们不应该强制让他停止哭泣,他们也不能够通过哭泣让我们放弃自己的权力。只有这样,双方才是公平的。
图片来自网络家长应首先听取孩子为什么哭泣,一般为掩饰“耍赖”的理由,是很容易分辨的。如果他们真的是身体不舒服,我们自然应该以孩子身体健康为主,但是如果他在使用他的小“权术”,那就平和地告诉他“等你演出结束后,请过来找妈妈。”
图片来自网络当然,周围人的目光是对你最大的考验,但是为孩子的人格塑造,这点儿颜面又算的了什么呢?
此消彼长的训练
教育,就是这样的一场持久训练。家长和孩子互相作用着对方,让对方养成行为习惯。可能是对自己有利的,可能是不利的,即使口头上不承认,但行为已经告诉对方,这个规则的存在。
一次次的碰撞中确立了彼此的习惯,在不知不觉间转变或加深。
不要再认为只有孩子才是“橡皮泥”,其实我们何尝不是呢?
教育仿佛博弈——训练着孩子,或是,等待被孩子训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