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街头,总会听到大街上传来卖烤红薯的声音,曾经吃过一次,自我感觉一般,我知道,小时候家乡的味道谁也比不了。
我们村子位于太行山下,特有的气候和土质,让家乡红薯的味道与众不同。我们认为的最好的味道是蒸出来是“甘心”的,这是家乡话。实际上是指蒸熟的红薯,味道润糯香甜,口感沙沙的,它的味道和现在大街上的“蜜薯”不同,它没有那种甜腻腻的感觉。
记得收完玉米后,下一个劳动项目就等着“出红薯”了。看着大大小小的红薯破土而出,我们小孩子往往是乐开了花。收获的红薯的大部分是用来“打粉”,我们这里的红薯淀粉尤其好,比起所谓的淀粉,只能骄傲的把它们比下去。
童年里美好片段之一就是“烤红薯”了。
总觉得这是一个高难度的操作。主要负责人是我的哥哥姐姐们。开始烤了,我们这些小孩子,跟在人家后面,他们会命令我们去捡树枝等柴火,他们会挑选一些个头适中的红薯先放到旁边。
先是点火,他们会把一堆大火烧的旺旺的,我们都围在一起,欢笑着烤着火,而红薯这时候是万万不能放进去的。等火势稍小,枝丫树枝燃烧后堆积了许多柴灰。才能把红薯一一扔进去。用柴灰埋住后,再在上面生小火。
大家接着玩,等我们疯够了,就坐下,看着哥哥姐姐们用一根小木棍,把柴灰里的红薯一一拨拉出来。
外表黑黑的红薯颜值不堪,可是仍然受到了大家的青睐。因为,只有吃货的我们才知道,什么是败絮其外,金玉其中。
抠开外面的焦黑皮,我们看到了奶黄色的大冒热气的红薯,嘴里馋的要命,还要一小口一小口的吃。因为,实在是太烫了。
珍惜着每一口,我们恋恋不舍放下了手里的黑皮。抬起头来看看小伙伴们,都是一个个小花脸。我们互相笑着,闹着,欢笑声回荡在开阔的田野里。
时光走得太快,童年里的所有美好再也不能回来。可是,只要收藏起来好好保存,想起来时再回味,还是满满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