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笼漂”这个词最近很火,大城市凭啥让年轻人“上瘾”?
云倩是一个30岁女生,曾经北漂三年多,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产品,担任管理层,因为工作压力大,一度抑郁,无论对身体还是心理都形成了巨大的内耗,于是她就选择了辞职,两年前回到了河南老家。
父母都是县城体制内的工作人员,家境优渥,云倩在父母身边感到很安心。
父母一日三餐会给她做可口的饭菜,出去吃馆子,带她外出旅游,近处郊游,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刚开始云倩十分享受这种生活,但渐渐地云倩觉得自己很难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和感兴趣的事情。
周围同龄人大多都已经结婚生子,重心都在家庭上。
有一次云倩去医院体检,当医生得知她30岁还没有生过孩子时大为震惊。云倩越发觉得这样的生活并不适合自己,于是30岁的她决定重返北京以一个新人的姿态开始了“回笼漂”。
像云倩这样的年轻人还有很多,近日,某招聘网站晒出数据: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在离开大城市一年后,选择了回归大城市。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这么多人会选择“回笼漂”?
一个客观的原因是:前几年大城市工作岗位少了,一方面是因为yq让很多企业大裁员,再一个是行业发生了转型,比如互联网、教培等等缩减了岗位。当大城市人才供过于求时,一些人索性选择回老家了,今年经济有了复苏致势,他们又返回了大城市。
为什么会这样呢?大城市有小城市不具备的东西,比如更高的薪资,更宽广的发展平台,更丰富的文化生活。
在大城市毕业两三年的年轻人很多都月薪过万,而回到老家年轻人面临的是,自己原本从事的岗位在老家根本没有;在大城市年轻人能接受到最前沿的咨询,比如,互联网都哪些新玩法?有哪些赚钱的副业?大家的生活理念都发生了那些变化?什么新事物正在流行?
小到一些点子,大到一些商业创新,通常都在大城市掀起第一波浪潮,这是因为大城市人口密集,每天都有无数个想法在碰撞。
在这种环境下,不讲论资排辈,凡事都讲究效率,并且大城市的人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渐渐形成了相互包容的默契。
“大龄剩女”在大城市比比皆是,30岁不结婚不恋爱的人也没人觉得奇怪,在这样的环境待久了再回到小城市,思想和观念难免有些格格不入。
那年轻人“回笼漂”是件好事吗?
首先,对社会算是一件好事,至少证明很多年轻人没有“躺平”,依旧愿意努力奋斗,同时也说明年轻人的上升通道并没有被堵住,努力能让生活变得更好,这是一个社会欣欣向荣的表现。
其次,对“回笼漂”的年轻人也是一件好事,因为人生需要不断试错,经过大城市和老家的对比,才知道自己更想要什么,越是年轻试错成本越低。试想一下,如果到了中年,你已经拖家带口再想去大城市漂泊,代价就太大了。
最后,要强调的是不管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都是一种生活方式,每一种生活方式各有利弊,大城市有高薪、大平台、有自由和包容;而小城市有人情味、有慢节奏、友情新的空气和舒适的环境,在小城市爬山、钓鱼说走就走,公园里一把椅子、一杯茶、一本书就是一整天,每天和家人有说有笑,这样的生活何尝不令人向往呢?
有人对大城市的生活“上瘾”,也有人对小城市的惬意欲罢不能,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有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内心深处的价值排序,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