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因天气寒冷,人们易患感冒,出现头痛、颈痛、四肢关节疼痛等;或因感受风寒,导致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发作,疼痛难忍。为此,笔者就用拍打疗法治疗上述疾病的方法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热姜汤拍打法
治疗原理:干姜为老姜的干燥品。中医学认为,干姜性味辛,热,具有温中,回阳,逐寒之功效,主治胃腹冷痛、虚寒吐泻、手足厥冷和痰饮咳嗽等。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发现,干姜具有促进消化液分泌、兴奋大脑皮质和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故对外感风寒所致的肢体疼痛有效。
适应病症:适用于冬、春季感受风寒,出现头痛、颈痛、四肢关节或全身肌肉疼痛等症;或经西药治疗疗效不佳者。
使用药物:取干姜30克,用刚刚煮沸的开水约150毫升冲泡;或加水250毫升左右,用小火加热至沸腾,立即倒人搪瓷碗中,拌匀10分钟后,趁热使用。
治疗方法:治疗者先洗净双手,用干布擦干水分;然后用双手蘸足热姜汤,先后在患者的颈后(第七颈椎处)、双侧肩膀拍打;然后在腰椎部、双膝部拍打;最后在双侧小腿肚处拍打,,每人治疗2次,早、晚各1次。
注意事项:治疗期叫忌再受风、寒;不宜饮酒和吃生冷食物。如能配合晚上热姜水烫足,则疗效更佳。加强防寒保暖,防止受寒复发。
二、热米酒拍打法
治疗原理:酒为米酒。小中医学认为,米酒性味温、辛,具有解表散寒,升提阳气之功效。现代中药药理学认为,米酒可促进局部或全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故对风寒所致的疼痛和痧症有效。
适应病症:因冬、春季感受风寒所致的颈痛、上下肢疼痛、双小腿转筋以及痧症所致的局部不适等症。如能配合中西药物治疗,疗效更佳。
使用药物:取40度以上米酒100毫升左右,倒人搪瓷碗中,炖热至稍烫(约70度左右)后取出,趁热使用。
治疗方法:治疗者先洗净双手,擦干,然后蘸上炖热的米酒,先拍打患者颈后(第七颈椎处)及其附近;再拍打两侧手臂、脊柱两侧和双大腿(大腿后部大静脉处)。每处拍打20-40次,以拍打至发红、微痛为止。手劲要由轻到重,第1次拍打完后,休息3小时,再按前述拍打第2次。每天拍打2次,早、晚各1次。
注意事项:采用本法可适量饮酒,但不宜吃辛、辣、生、冷食物。忌受风、寒,并注意加强全向和患处的保暖。
三、热苍术艾叶汤拍打法
治疗原理:中医学认为,苍术辛、苦,温,具有健脾燥湿,祛风辟秽之功效,主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寒湿吐泻等;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发现,苍术具有血管扩张、镇静和麻痹作用。艾叶性味苦、辛,温,具有散寒除湿,温经止血之功效,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先兆流产、痛经、月经不调,外治湿疹和皮肤瘙痒;现代中药理学研究发现,艾叶对局部有镇痛、营养和促进康复作用。故以上二药对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发作所致的疼痛有效。
适应病症:适用于冬、春季因感受风、寒、湿,导致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发作所致的疼痛。如能配合口服中西抗风湿药物,则疗效更佳。
使用药物:取苍术30克,艾叶60克,加水500毫升,浓煎成100毫升左右,趁热使用。
治疗方法:治疗者洗净双手,擦干,醮足本药水,在患者肢体疼痛处拍打,每处趁热拍打100次,以拍打之处皮肤出现发红、患者疼痛减轻为止。每天治疗3次,早、午、晚各1次(饭后30分钟开始),每次治疗时间不宜过短(以每次15分钟左右为宜)。
注意事项:局部有红、肿、热、痛时不宜马上采用本法治疗,最好在口服药物治疗上述症状缓解后进行。本法仅适用于急性发作者,慢性发作者不宜采用本法
拍打的原理
拍打是道家养生治病的秘法,原本叫“调伤”,是通过拍打身体将体内因跌打损伤和风寒暑湿形成的淤堵垃圾清除体外,从而疗伤治病。拍打皮肤=排毒=化瘀。
医行天下推荐的拍打法,是结合道家、佛家和中医拍打法后总结归纳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自主健康管理方法,它的奇特之处在于强调心存正念,聚精会神,自己对自己用手拍打、持续时间要长、拍打力度要大。
拍打的顺序
一般是从上往下拍打,顺序如下:
【步骤1 拍头部】
1.双手先拍头顶 2.双手次拍头两侧 3.双手再拍后头 4.单手拍后颈部
【步骤2 拍双肩】
可用左手拍右肩,右手拍左肩;肩的前部、后部、外部、上部都要拍到。
【步骤3 拍两侧腋下及两肩内侧】
心脏病、肺病、乳腺疾病患者尤其要多拍此处。
【步骤4 拍双肘关节内外侧】
包括内侧全部经络,从内侧下沿心经到外侧边缘的肺经、大肠经,以及正中间的心包经。
【步骤5 拍打手背】
左手放在左膝上用右手拍打;再右手放在右膝上用左手拍打。拍手背时较痛,但越痛疗效越好。
【步骤6 拍打双膝】
双手先拍双膝正面,可用整个手掌包住膝盖拍;其次拍膝内侧、外侧及膝后的腘窝。各类膝盖和腿的毛病,无论腿疼、腿麻、腿胀等均可如此拍打。此法配合拉筋疗效更快。
【步骤7 拍打双足】
拍打脚心、脚背、内外踝关节及周围都可重力拍打。此法除治脚部疾病外,对所有脏腑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
拍打的要领
1.用心拍打:心存正念,会调动体内正面能量,要坚信自己的病自己治疗最好。如心存负面念头,则易起副作用。
2.用实心掌拍打:应直接在皮肤上用实心掌拍打,拍打时感觉痛,说明拍对了,每痛一下表示病业消除一点。
3.用意念拍打:手掌拍打皮肤时,可加上从手掌向体内注入清气之意念,手掌离开皮肤时,可加上手掌抓出浊气的意念与动作。
4.正确运用手掌或手指大面积拍打:整个手掌、手指部分要全部用上,比如拍打膝盖正面。被拍打部位面积若不大,如拍打膝盖背面的腘窝,可以用手指部分为主拍,拍时腕关节可灵活抖动。
5.拍打力度越大越好,时间越长越好:刚开始拍时比较痛,通常拍打两分钟之后痛感会明显降低。
6.配合念佛念经拍打效果更佳:拍打时若口中念佛、念经或念去病消灾咒,则效果更佳;念的内容由个人喜好自定。
7.如果拍打声音太响,影响他人,可改用拳头拍打。
拍打的总原则:要想病好得快,就多拍、长时间拍、大力拍;要想病好得慢,就少拍、短时间拍、 轻拍;要想病别好,就别拍。
痧的处理原则:拍打出痧后,继续拍打则痧消失更快;反之则慢。
拍打的时间和频率
1.一天的任何时候都可以拍打。建议养成每天拍打的习惯,早、晚各拍一次;也可早、中、晚各拍一次。
2.身体健康者,每次拍打头、肩、腋窝、肘、膝等部位各1-5分钟即可。每天拍1-2次,多拍不限。
3.亚健康者的某些身体部位功能不佳,除拍打以上保健部位外,可在病灶处加长拍打时间。一般每处拍5-30分钟,每天1-2次,更多次不限。
4.有明显病灶者,除拍打保健部位外,可重点拍打病灶处半小时以上。例如膝盖痛、五十肩、颈椎病、头痛、失眠患者,可重点拍通用部位。
5.大病患者,如肩不能举、腿不能走,或被医院诊断为牛皮癣、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患者,建议从头拍可重点拍通用部位及其相应病灶部位一小时以上,每天1-3次,待病情缓解后再酌情减少拍打时间。
6.通常拍打几次后再拍打便不易出痧了,这时仍应定期拍打。无论出痧与否,只要拍打就会疏通经络,达到保健治疗之功效。
7.拍打时间与频率如同拉筋,没有绝对标准,因人而异。无论有病没病、出痧与否,都可每天拍打。
8.一次拍打时间不够,也可分成几次拍打。
拍打的注意事项
1.拍打时应避风寒,别直接对着电扇或空调吹,以免风寒之邪通过开放的毛孔进入体内,引起新病。
2.拍打后要补充水分。拍打前、后饮用一杯热水,体虚者喝姜枣汤更好,可适当补充消耗的水分,防止头晕疲劳,促进新陈代谢。
3.拍打后,要在1-3小时后方可洗浴,并且要用热水洗,不可用冷水,冷天拍完最好别洗澡。
4.皮肤病拍打方法:牛皮癣一类的皮肤病须长时间重拍打才有效,拍打出渗液说明有效,可继续拍,但皮肤外伤或渗液溃烂的不可拍打。
5.糖尿病、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浮肿者拍打方法:糖尿病患者皮肤耐受力差,血管脆性增加,要轻拍,再循序渐进拍打。下肢静脉曲张及下肢浮肿者,宜从下往上拍,循序渐进,以促进血液循环。
6.拍打出痧,还应继续拍打,以加速痧毒褪色。拍打会在被拍打处聚集更多的气血,并加速该处的气血循环,有利于排毒。停止拍打后不做处理,过几日便会自然退痧,只是时间稍长。消失得快,表示身体素质好。通常孩子、年轻人、健康人的痧消失得较快,而老年人、重病患者的痧消失较慢。
我的病该拍打什么部位?
为提高疗效,化繁为简,建议大家无论何病,首先拍打通用部位,其它部位可根据自己的病在此基础上增加。所谓通用部位,就是无论什么病都可先拍打的部位,即:双肘关节、双膝关节、双手、双脚,共八个部位。如果想疗效快,建议各部位至少拍打15分钟以上。
拍打肘、膝关节时须将其前后左右全拍透;拍打手时将一手放在膝盖上,手背朝上,用另一手掌拍打手背;拍打脚时需将脚内外侧、脚背、脚心都拍透。
在此基础上,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病情进一步找拍打重点:
1.头部、五官科疾病可拍打头部、面部,如面瘫、头痛、头晕、感冒、心脑血管疾病、中风后遗症、抑郁症、失眠、耳疾等等;
2.颈椎、肩周、四肢、关节上的各类痛症,如颈椎病、关节炎、类风湿等等,可长时间拍打患处,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胯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等。力气不够可请人拍打,比如肩周炎、关节炎、类风湿等。因为这些部位远离脏腑,大力拍安全,只要忍住痛就有效。
3.各类心脏病、肺病、乳腺疾病、哮喘、甲状腺疾病患者,要多拍腕关节内侧、腋窝、锁骨下方及其周围;
4.各类妇科病(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痛经等)、男科病(如前列腺类疾病、阳痿、早泄等)、生殖和泌尿系统疾病,可多拍大腿根部(这是毒素沉淀较多的部位,也是经络、血管、神经、淋巴集中区域)、大腿内侧、小腹、小腿两侧;
5.陈年旧伤,如跌打损伤、运动伤、车祸伤等等,可拍打病灶如伤痕处、手术缝合处。这就是“调伤”。因为有旧伤,所以力度要自己掌握。惟拍打时间要长,每处拍20分钟以上最好;
6.各类痒症,除拍打患处,还可拍肘关节内侧(含曲池穴)、膝关节内侧上方(含血海穴)、站立拍打两侧大腿(含风市穴,手下垂中指贴大腿处);
7.痔疮、便秘、肥胖病、肠胃病患者,可长时间、大力拍打小腹、膝盖前后左右、大腿内侧、大腿根、肥胖区。这些部位可用拳头拍打,大腿根可用手做刀状砍,这样渗透力强,声音小;
8.急性病可直接拍打相关穴位、经络,可直接参照针灸取穴方法。如急性胃痛、胃胀可拍打足三里,急性心脏病可拍内关、肘部,酒醉可拍打肘部等等。
9.所有拍打配合拉筋疗效更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