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轶事75:《临终诗》李鸿章

作者: 82410e00c5aa | 来源:发表于2019-07-01 22:50 被阅读1次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李鸿章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李鸿章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

他与曾国藩等人主导洋务运动是其进步的表现,他也有外交上维护中国的事迹,如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独自前往谈判,最终不割地而平息事件;在甲午战争处于不利情况时曾主动用最小代价来达成和解等。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德国海军大臣柯纳德称为“东方俾斯麦”,慈禧太后视为“再造玄黄之人”,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死后追赠太傅,晋封一等肃毅侯,谥号文忠,著作收于《李文忠公全集》。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签订《辛丑条约》后的李鸿章在签字回来大口大口地吐血 ——“紫黑色,有大块”,“痰咳不支,饮食不进”,被诊断为胃血管破裂。

而后病逝北京,享年79岁;诏赠太傅,晋封一等侯爵、谥文忠,赐白银五千两治丧,在其原籍和立功省建祠10处,京师祠由地方官员定期祭祀,清代汉族官员京师建祠仅此一人。

相关文章

  • 凡人轶事75:《临终诗》李鸿章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

  • 凡人轶事34:乞丐诗

    三百年来养士朝,如何文武尽皆逃? 纲常留在卑田院,乞丐羞存命一条。 公元1645年,清军南下,南明皇帝朱由崧被捕,...

  • 莫问史是 难说短长

    临终诗 清 · 李鸿章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西江月•难说短长 作者...

  • 年少不知李鸿章,而今方知真中堂-李鸿章与俾斯麦

    梁启超《李鸿章传》第一章《绪论》有云: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1896年6月,75岁的李...

  • 凡人轶事

    7月1日,晴,周六 今天上午正准备做饭呢,哪晓得小区实然停电,饭是没法做了,惘然一早上街买了那么些菜。只好作...

  • 凡人轶事

    每一次写东西,都不知道题目写什么好。 其实早就想写这给一个人,但总是没有机会。很多事迹在脑子里其实回荡很久了,...

  • 境界

    曾国潘临终前交代李鸿章一定要培养后人,承先启后,为后代培植种子。 “天下谁是种子?”李鸿章问道。 “左宗棠。”曾国...

  • 诚或痞子腔——李鸿章外交轶事

    诚或痞子腔——李鸿章外交轶事 文|筠心 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列强签订无数不平等条约,最著名的如《马关条约》与《辛丑...

  • 苏淮随笔·看得远

    李鸿章病卒贤良寺 19O1年11月7日,李鸿章因病卒于北京贤良寺,终年78岁。李鸿章临终前曾吟诗一首:“劳劳车马未...

  • 李鸿章搞笑的轶事

    1896年,李鸿章出使俄国并游历欧洲一些国家。到英国时,专门去他的老朋友戈登的墓地进行祭拜。大老远的天朝官员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凡人轶事75:《临终诗》李鸿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fjo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