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155988/2fe94455e5f6c033.jpg)
待到花影儿休整了三日,第四日,谭惟一正准备命人去提审花影儿,亲王颜立庭竟然出现在了府衙之外,谭惟一慌忙离案将王爷迎了进来,施礼道:“王爷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下官正好要提审花影儿,王爷既然来了,就赏个脸,与我同审如何?“
颜立庭呵呵一笑道:“本王今日无事,就出来到你这里走走,正想问问你花影儿的案子进展如何了,既然今日审理,你就安排我做个旁听吧,案子理应你问审。“
“既然如此下官就不耽误了。“话必,谭惟一安排王爷在左边陪审席位坐下后,立即传话:“带嫌犯花影儿上来问话。”
不一会儿,花影儿上得堂来跪在中央,谭惟一开始问话,其实整个事情的始末卷宗上都有,谭惟一这两天也都研究得透透的。玉城过来交接的狱卒将事情再复述一遍,这个案件要怎么判,谭惟一心中已经有数了,只不过明面上要做得漂亮,要做到不得罪朝中大臣,让大家都满意就要花一番心思了。
谭惟一不愧是京城第一府尹,有一颗七窍玲珑心,听完花影儿的自述之后心生一计,说道:“既然姑娘和宋大人以诗词相识,以文会友,为了自证清白,请花姑娘就以自身这件事情作词一首,如果这首诗做得好,能打动本官,本官就许你无罪。”
花影儿只能应声答应,略微思索了一会儿,便做了一首《卜算子》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又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这首词一出,谭惟一和坐在一旁的亲王颜立庭就呆了,颜立庭当即多看了花影儿几眼,此女果然聪慧了得,惜春楼的头牌才女确是名不虚传。
词的上阕描述的是花影儿的生平,说自己并非甘愿堕入风尘,前尘往事身不由己,辞藻看似平淡,但句句充满了委屈,她在为自己鸣不平。
后面两句也有奉承的意思,将自己比喻成花,只要是花不管何时开放,何时败落都要有赖花神东君主了,而东君主就隐喻是审案的谭惟一。
花影儿这首词的确高明,将自己的无助,无辜,表现得淋漓致尽,暗喻自己的命运也不由自己做主,这次的事件全要仰仗谭惟一这个东君主了。
词的下阙表达了她的愿望,身为风尘女子,她没有办法摆脱自己的命运,人被困在风尘中也出不来,也许有一天说不定自己将被困死在里面。
去也终须去,住又如何住,这两句说明她早有脱离风尘的意愿,如果有那么一天,她希望自己能像个普通的寻常女子一样,可以在山花盛开的时候像寻常的农妇一样将山花插满发髻,嫁一个普通的男子,过寻常人的日子。那个时候就不必问她的归宿是什么。
花影儿虽然是个卑贱的青楼女子,但却有寻常人所没有的骨气,因造化弄人,堕入风尘,而她时刻都想着怎么脱离苦海,怎么恢复自由,无须大富大贵,只须有四时的山花,过着普通农妇的日子就心满意足了。
谭惟一看了看亲王颜立庭后,当即宣判花影儿无罪,并且准她脱离管籍,许她出狱后可以自由嫁人,圆了她山花插满头的愿望。
自此,花影儿的《卜算子》算是名动京城,宋铮和她的案子也就自此了解,众人都称赞她是个难得的奇女子,更有不少显贵不计较她的出生,愿意娶她为妻。
太子太傅曹焕然被皇上训斥了一顿,但觉得这个老臣年纪也大了,难免不会糊涂,从此调离京师,回到原籍老家做了个地方清闲的官员从此颐养天年。
次年三月,风和日丽,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京城郊外的桃李芬芳,一片繁花似锦的初春景象,一对年轻的男女正驻足在一树桃花之下,随行的丫鬟小厮也在不远处采着野花嬉戏打闹着。
桃树下的男主人顺手摘下一枝盛开的桃花温柔的附身对女子说道:“娘子,花儿总算是开了,来为夫为你山花插满头。”
“王爷,你取笑我。” 女子娇嗔的说道,一阵微风吹来,粉白色的花瓣簌簌的飘落下了,落在两人的衣襟上,发带上,十指相扣的手上。
~完~
《卜算子》出自宋代词人:严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