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有意思的文章知了·IT
人类与机器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人类与机器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作者: 设计思享 | 来源:发表于2016-04-29 11:12 被阅读1891次

    一、

    书的一开头,作者就给我们举了个例子,当作者在崎岖山路上开车时,可以做到应付自如,连急转弯都从容不迫,但他的妻子却会紧张甚至恐惧,妻子紧紧蹬着脚底板,双肩耸起,并问作者:“这是怎么回事!”作者会安抚妻子说:“不要担心,没问题的。” 接着,作者提出了一个新颖的假设,同样是在崎岖山路上行驶,如果是车子感到紧张,有些惊恐,座椅直立,安全带收紧,用仪表盘对作者发出信号,这时候作者心里会琢磨“我可能应该慢下来”。

    这个故事里,第一点首先要说明的是,汽车受到惊吓绝不是科幻小说里才有的内容,现实生活中,确实有部分豪华轿车是具备这种能力的,一些汽车厂商也一直在研究相关的课题。

    第二点,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作者会倾听车子的反应,而不是妻子的感受?这就引出了本章的重点:人与机器存在沟通问题,作者可以询问妻子抱怨的原因,试着让她放心或者改变自己的开车方式。然而作者却无法与汽车对话,机器与人的沟通是单向性的。

    人比机器有更强的能力,所以机器比人有更大的权力,听起来可能有点混淆,但就好比有经验的公司,通常会选择职位低一点的职员进行商务谈判,因为不管对方的谈判能力多么强势,弱势的职员都没有权力做决定,即便对方再有说服力,职员都可以只有一个答案“对不起,我要跟上司沟通下”,等再回到谈判桌上,当职员说“对不起,我无法说服我的上司”,强势的对方反而可能被说服。机器就会这一招,当机器介入时,我们无法反对,没有选择,只能让机器主导。

    我们对机器发出指令,然后呢,机器对我们回以指令。但是,这只是两句单向性的独白,构不成对话。当科技越进步越强势时,人与科技进行良好的合作与沟通也就越重要。合作意味着有协调一致的行动并能提供说明和理由,合作意味着互信,只能因经验和了解才能建立信任。

    两千年前,苏格拉底称书籍会摧毁一个人单独思考的能力,他相信对话、交谈和辩论才能使人思考。没错,书面文字有教诲功能,我们也无法与作者辩论文字内容,但我们可以互相辩论和探讨,就像我们现在的读点设计书友会,我们可以通过微信,来讨论,分享知识点。除此之外,苏格拉底的看法是对的,他的话引申到科技,我们可以明白一点:没机会给人讨论、解释或辩论的科技,不是好的科技。

    二、

    现在很多智慧型系统都流于过度自满的状态,它们自认为清楚什么对人们最好,就像导航系统为司机选择线路时,它并不会跟司机沟通讨论路线,或许有些导航系统能提供几个方案的选择,例如最快速,最便宜的路线,但是假设司机想欣赏下宜人的风景,它却无法根据司机的需求提供出这样的线路。当智慧型系统自行判断即将发生车祸时,它会自动做出反应,这个过程中,它不会向司机询问或者商议,更不会说明原因,那么科技的计算就一定比人更准确吗?不一定。不仅仅是汽车,其他产品也有更多类似的问题,智能银行系统被用来决定是否提供贷款;智能医疗系统决定你的治疗方法,所有这些,都是根据有限的行为实例进行判断,难免有些武断,机器不可能掌握所有因素,如果机器将来要做更多的事,它们就需要与人产生更多的互动,改善与人沟通的方式。只有如此,它才能真正有用。

    到目前为止,人还在主宰机器,我们控制机器的开关,指示它作何操作,并引导它完成一些列的操作,随着科技愈加强大,我们越难操作它,更难以预测它的行为后果。机器看似颇具智慧,其实不然,机器并不聪明,智慧在设计者心中,设计师坐在办公室,试图想象人与机器所有可能会发生的事,然后思考解决办法,可是,设计师真的能考虑到万种突发情况的发生吗?人遇到异常状况时,可以随机应变的,灵活的解决问题,而机器的“智能”却在设计者的脑子里,当意外发生时,设计者不在旁辅助,机器通常会出问题。

    三、

    我们需要一个比较自然的互动,才能让人与机器顺利融合,共通协作,“自然互动”有很多种情况,作者举例说明了其中4种:

    1)人与传统工具之间:就好像画家与画笔,这种共生关系只发生于技巧纯熟的人和精心设计的工具之间,积极,充满乐趣,并非常有效。

    2)马与熟练的骑手之间:这是两个有感知的系统之间的互动,马跟骑手他们都有智慧,都能了解周遭环境的变化,并将自己的感受让对方知晓。

    3)汽车与驾驶者之间:一方是有感知的系统,一方是虽然没有感知能力但设计精巧的机器,最好的情况是驾驶者对汽车、路线和驾驶技巧都能良好掌控,可以产生行云流水般的互动。

    4)机械自动化的“推荐系统”:“推荐系统”是人与复杂系统之间积极互动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尽管它比较慢,不甚优雅,但是更加智能,因为它只做建议而不做控制,不会令人讨厌,设计良好的推荐系统能增加人与机器互动的愉悦性和价值。

    需要提醒的是,以上的自然互动,都是建立在“共生”的基础上,前三种是需要从训练中慢慢熟练的,而第四种虽然无需熟练的技巧和必要的培训,但仍然要注意合适的社交方式。“共生”概念是两部分的融合,一半是人,另一半是机器,二者之间合作顺畅的结果能超过任何一方单独产生的效果。有些实验室已经开始探索类似马从骑手身上得到的自然信号,汽车厂商的科学家已经在做情绪和注意力方面的实验研究,这些都能帮助我们在未来,建立与机器之间更好的自然互动。

    为了促进人与机器之间能更好的沟通,很多学术会议也开始讨论“智慧型环境”的发展成果,环境智慧是一个新兴、热门的研究领域。其目的在于创设“智能”环境,对现场的人或行为保持专注,做出适当和主动的反应,以便服务此环境中的人,满足他们的要求或潜在需求。

    例如智能房屋,当你早上起床时,房间的智能系统自动感应到,它会欢快的跟你打招呼,同时打开灯光和收音机,开始播报新闻,但是换个场景,如果你是深夜轻轻起床,然后智能系统作出同样的反应,吵醒了你正在熟睡的另一半,你该如何向房子解释它的行为不恰当呢?智能系统需要知道你的意向,才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而这种高水平的沟通,短期内我们还做不到。

    四、

    现在人类与机器的关系,会发生这几种情形:

    1)当飞机的飞行高度太低,飞机会发出“拉升!拉升!”的警报声;

    2)当驾驶员没有注意路况时,汽车响起“滴!滴!”的信号,并开始刹车;

    3)洗碗机会提醒你碗盘已经洗好,发出“哔!哔”的响声。

    那你有没有想过未来会发生这些情形?

    1)冰箱对你说,你不能再吃鸡蛋了,诊所一直提出警告说你的血脂过高;

    2)车子对你说,你现在有空,我们走那条景色怡人的盘山路;

    3)房子对你说,快给我买新的控制器,它能让我的工作更有效率,而且,琼斯家都已经安装了!

    这些都是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形,无论是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新一代智能机器,他们会自己做判断,自己做决定,无须人们对它们的行为授权。

    目前关于设计自动化系统已经有相当多的知识。人机交互的研究却没有那么深入。设计者似乎相信这些设备很有智慧,运作完美,所以使用者无须经过训练。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普通用户如何学习使用新一代的智能设备?还得一步一步来,经由尝试与错误,历经无休止的挫折。

    如果他们确实完全可靠,那我们就无须了解其运作:自动变换就可以。如果使用自己了解的人工机器手工操作来完成任务,我们会很快乐。然而,当我们既不了解自动化的设备,又不能如期工作,机器也不能按照我们的期望来完成工作,被夹在这两个世界之间时,我们的生活就不会更方便,当然也谈不上享受。

    五、

    多年来,研究者已经提出了一个关于大脑三个层次的描述。

    一、本能的:这是最基本的。这个层次的处理是自动的、下意识的,由我们的生物遗传来做决定。

    二、行为的:这是我们习得能力的大本营,可仍然是相当下意识。这一层引发和控制我们大部分的行为。重要贡献之一是预期我们行为的后果。

    三、意识的:这是大脑有意识、有自觉的部分。我自我和自我形象的发源地。在这里,我们分析过去和未来可能的希望或恐惧。

    未来科技中最精彩的是与我们建立共生关系的:机器和人。机器和人的共生关系之一,汽车和驾驶者的共生是否就像马和骑手的共生一样?就像马有足够的智力来负责本能的层次,现代的汽车也能感测到危险,控制车子的稳定性、刹车和速度。同样的,马匹学习了复杂的行为规范后,就能在危险的地带奔跑、跳跃障碍。会不会有朝一日,汽车不再需要驾驶者。

    六、

    人与人之间可以享有共同领域,机器之间可以寻求一个共同领域。可是机器和人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是依逻辑界定的规则主导的互动;一个是错综复杂,依背景状况而灵活反应。

    人们善于从以往的经历中学习,用前车之鉴来调整他们的行为,而机器几乎是不能学习的。

    回头看看本章开始时描述的三个未来假想状况,那些情形可能发生吗?机器怎么能知道一个人的心事?怎么能知道超出它们感应器侦查范围的其他活动?怎么能用颐指气使的建议来与人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答案是,它们不能。

    人要成功地与机器互动,基本的困难在于没有共同领域。

    以上内容来自于《设计心理学4-设计未来》,设计思享旗下“读点设计”编辑整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类与机器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fxe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