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饿了么并入阿里之后,对美团的打击巨大,根据媒体报道,腾讯正在广州试水“附近的餐厅”小程序,阿里与腾讯线下最为高频刚需的场景大战一触即发,这个节点上,美团会并入腾讯吗?
来源| 小商帮科技
公众号 | xiaoshangbang
作者 | 左刀
1、背景
根据科技媒体36氪报道,腾讯近日在广州试水“附近的餐厅”功能,级别提到了与“小程序”、“看一看”等同等的地位,这一改往日“附近的小程序”入口过深的尴尬处境,直接把餐饮这块最高频,最刚需的战场推到了前台。
在过往,餐厅生意的竞争者主要是美团系的点评以及阿里系的口碑,大众点评网多年来累积的用户量和浏览习惯在点评领域排行第一,而口碑在餐饮到店O2O方面,则大幅领先美团系。
根据易观咨询的报告显示,2017年全年的情况而言,口碑已成为本地生活服务交易份额最大的平台,交易份额占比过半,达55.5%,美团点评交易份额为35.9%。从交易额格局看2017年下半年中国到店O2O的交易情况,口碑交易份额比2017年上半年上升13.6个百分点,市场份额扩大至61.7%,领先优势不断扩大。
在饿了么并入到阿里体系之后,阿里系如虎添翼,随着饿了么不断融入到口碑以及阿里新零售的各个战场中,后台的数据也在不断的融合,阿里在餐饮领域的布局越发强健,这直接威胁到了美团的根本(参考小商帮科技(xiaoshangbang)在2018年7月撰写的《盘点阿里巴巴餐饮新零售,马云要如何全方位占领你的胃?》)。
从资本市场来看,美团上市之后一路下跌,股价从开盘当日最高点74元跌到了最低点(2019年1月3日)的40.25元,跌幅高达45.6%。资本市场上,至少很多人都处于不看好或观望的状态中。
对于美团自身而言,要想进一步突破难度很大:一方面,阿里系整合口碑和饿了么以及百度外卖之后,全面融入阿里生态,而众所周知的是,阿里生态的流量仅次于腾讯系,对付美团,属于“降维打击”。另一方面,阿里系一直在价格上牢牢牵制住美团,不管是到店还是配送提点都低于美团,这让美团迟迟无法盈利,而成本却日益高涨。
对于美团而言,抵抗这种“降维打击”,一种是开拓其他业务,把业务边界做宽,比如酒旅,但这种方法慢而且竞争同样极为激烈,当前最有效的方法,当然是通过便宜的流量获客,把原有的业务做大做强,而在流量方面,目前能够对阿里有强大威胁的并不多,其中最强有力的当属腾讯。
根据易观千帆截止2018年12月31日的月活数据显示,中国月活排名前10的超级APP中,腾讯系的微信(9.2亿)、QQ(5.7亿)、腾讯视频(4.6亿)、搜狗输入法(3.3亿)占据4席,总流量最大,而阿里系的淘宝(5.3亿)、支付宝(5亿)、优酷(4.3亿)、微博(3.7亿)同样占据4席,流量仅次于腾讯,AT两个派系占据了中国10大流量APP的8席,非常的恐怖。
而如果将榜单下拉到前30位,腾讯系的流量优势会更加明显。
从美团的招股说明书上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在AB股结构中,腾讯已经占有B股超过20%的份额,位居第一,超过王兴的11.4386%以及红杉资本的11.4368%,是美团实际上的第一大股东。
而在投票权方面,王兴则拥有48.41%的投票权,如果加上一致行动人的投票权,预计王兴能够控制的投票权依然占据了超过50%的份额。下图是21世纪经济报道制作的美团股权结构图,供各位参考:
可以看出,美团在股权架构上,在B股方面,王兴和穆荣均、王慧文等高管加起来的总股份并不多,第一大股东早已是腾讯,而红杉资本、今日资本一类的投资机构,最终是要寻求变现退出的,要么在二级市场抛售,要么卖给其他投资者,目前美团的股价来看,由于有阿里系的压制,要想有好的表现难度很大,所以,投资机构如果退出,腾讯这样财大气粗的机构溢价接盘的概率较大。
从有投票权的A股来看,王兴也仅有48%,这与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都不一样,比如阿里,京东等,创始人投票权都远超50%,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这说明,对于王兴而言,美团的投票权掌控力度并算太大,未来存在绝对投票权旁落的可能性。
随着腾讯在微信中把“附近的餐厅”提到一个战略高度来看待,微信小程序与美团系的大众点评正面冲突已经来临,我们在很早以前的多篇文章中都已经提及过,小程序和美团在线下必然会有冲突,要么融合在一起,要么挤掉美团。
2、融合?
早在美团合并摩拜的事件中,腾讯的作用已经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市场早有传闻,摩拜合并美团,是腾讯力排众议一手促成了此事,部分后进入摩拜的股东也同意了部分资金+美团股份的形式,腾讯对于美团的影响力可见一斑。腾讯之于美团,除了是第一大股东之外,其需要协同共同对抗阿里的要求也越来越明显。
对于美团而言,到店和外卖两部分,与口碑+饿了么+百度外卖并没有太大的优势,而且用户的忠诚度并不算强,相对于阿里而言,美团在针对餐饮商家的链路上并没有什么优势,阿里可以针对商家进行供应链的服务,金融服务,并通过口碑,阿里云以及收购的saas项目对商家进行赋能,同时,这也是增强商户粘性的一种方式,而美团在供应链和金融服务方面并没有任何优势,在餐饮相关云系统开拓方面与阿里相比较也没有优势,因此,在关于赋能商户,增强商户粘性方面,美团在可见的未来,没有任何优势。
而增强商户的粘性非常的重要,这关系到二者在未来的竞争中,商家更倾向于与谁成为长期的合作伙伴。而提供从供应链到金融到配送整条链路的服务,无疑能够提升商家的效率,大幅降低商家的成本。
虽然美团也在加强供应链好金融方面的投入,但很显然,短期内是无法形成规模能力的。所以,美团上市后股价一路下跌,是有原因的。
小程序的出现,让商家多了一种可能性,就是通过微信的社交属性进行“拉新”,并同时做好会员管理。对于商家而言,“拉新”的诱惑力是非常大的,如果又能拉新,又能管理会员,无疑是非常有竞争力的选择。
很多商家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开始接受“用户管理”的理念,并开始利用小程序管理会员,这显然比美团自己去推的管理系统更能吸引商户的兴趣,甚至在这方面相对阿里系是有优势的,毕竟,全民社交软件,只有微信一家有。
以北京市海淀区号称亚洲最大Shopping Mall的金源购物中心为例,其将商家收银系统纳入其会员积分体系,再通过小程序扫码,用会员积分减免停车费,形成初步的会员管理能力,而不少餐饮商家,比如“真功夫”,在近几个月也在大力推进其小程序点餐系统,借此形成自己的会员管理能力,并在后续对会员进行统一推送和进行拉新的活动。
所以,在线下餐饮领域,包括未来的O2O领域,小程序有后来居上的潜力。
但即便以微信的流量倾斜,小程序的短板依然是非常明显的:
没有供应链和配送体系的支持,没有大众点评和口碑经过长时间形成的用户习惯(第一时间去看其他用户的点评)。而以腾讯定位为“连接器”的角度来看,小程序在未来也不可能做重资产的业务。
所以,美团和腾讯的互补就体现出来了:
美团在阿里的压制下,供应链、金融和会员管理能力方面弱,餐饮和到店都无法实现盈利,拉新成本越来越贵;而腾讯小程序在拉新和会员管理能力方面较强,尤其是拉新方面,让用户可以暂时抛弃供应链和金融服务的诱惑(金融服务腾讯也有足够的实力提供),且腾讯财大气粗,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但腾讯自己不做重资产,供应链和配送方面,还要靠合作伙伴。
美团需要腾讯,腾讯也需要美团,两者合作对抗阿里可以说是必然的选择。
所以,这种情况下,腾讯推出和美团有竞争的“附近的餐厅”的功能,并不一定是真正要和美团竞争,而是探索利用微信广泛的用户基础的事实,能够触达更多的用户群体,正如微信小程序点餐在餐厅的流行一样。
对于美团和腾讯而言,目前两者虽然有股权关系并且有流量的合作,但如果要做到对餐饮商家以及用户的深度服务,双方的数据就必须打通,否则在综合服务能力上,依然存在短板。
毕竟,阿里系在“附近的餐厅”方面也并非不堪一击,其在支付宝、口碑、饿了么以及高德地图等方面,都有相关的入口,加上地推团队这一年来在3,4线城市卓有成效的拓展,形成的能力不可小觑。
所以,综合来看,腾讯最终真正意义上控股美团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否则,双方单独,都不足以形成对抗阿里的能力,仅仅流量的合作,不打通后台的数据,也无法对商家和用户提供真正的良好服务,从而形成竞争壁垒。
3、猜想
2019年,腾讯小程序在零售领域的能力将会全面爆发,除了在2018年初露端倪的社区团购(参考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的历史文章《“线下拼多多”社区拼团进入“百团大战”,未来的格局会怎样?》)之外,其在O2O领域的布局也在加快。这里面,非核心的能力腾讯采取开放和参股的方式,比如参股社区团购项目,但核心的能力,比如到店的赋能,腾讯系深度参与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这不仅仅是对阿里系的狙击,更重要的是这块业务量大高频,对其金融领域的布局(不仅仅是微信支付,还包括小额贷等)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甚至对其信用体系的建设,也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腾讯在去年和前年声势浩大的新零售布局,在2019年也将逐步落地,包括永辉、家乐福、步步高、红旗连锁、沃尔玛、海澜之家等,效果如何,有待市场的检验。这块也是腾讯系的核心业务之一,不排除未来其与合作伙伴进一步进行数据融合的尝试。
而阿里系的布局则更早:盒马鲜生在1,2线城市风生水起,并购了饿了么之后,阿里系加强了在3线以下城市的拓展,供应链+口碑+饿了么+新零售,使得阿里系的赋能和新零售改造更加彻底。
此外,拥有2亿以上月活用户的高德地图,5亿以上月活用户支付宝和淘宝,4亿左右用户的优酷,微博,还有飞猪,淘票票,大文娱等,阿里试图打造一个围绕用户生活服务的流量矩阵,其88会员的推出,正是打通会员生活方方面面的一次重要尝试。
在打通数据以及深度服务方面,目前阿里拥有很大的领先优势。但腾讯系在社交流量方面的优势,阿里则并不具备。
而在小程序方面,最新改版的支付宝,被外界猜测为要为支付宝版本的小程序杀出一条血路。
虽然支付宝的小程序远没有微信小程序名气大,但基于支付宝的流量以及工具的天然属性,其日活已经大幅上涨,直逼微信小程序。
根据支付宝小程序事业部副总经理李丛杉透露,截至2018年12月,支付宝小程序用户数突破5亿,日活稳定在1.7亿,平均七日留存达43.26%。而根据阿拉丁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微信小程序日活已达2.3亿,2019年有望突破3.5亿。百度方面在2018年12月宣布,百度智能小程序月活用户已超过1.5亿。
2019年,线上线下全场景的零售大战将比2018年要激烈的多。
神仙打架,线下的商户们,是否开始瑟瑟发抖?
来源| 小商帮科技
公众号 | xiaoshangbang
作者 | 左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