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建构解决之道》第二篇分享五——当“当事人犯错”时

《建构解决之道》第二篇分享五——当“当事人犯错”时

作者: 我是静心 | 来源:发表于2022-09-19 13:51 被阅读0次

20220919(静心而论1338):

《建构解决之道》第二篇分享五——当“当事人犯错”时

        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尤其是青少年犯错的机率会偏高一些。

          我们往往的做法是,一发现孩子犯错,就会马上运用追究责任,道德劝说或者生气指责的方式来对待,让他立即停止“做错”的行为;而不是心平气和的与他交流、与他形成合作关系,而是敌对关系,这样不但起不到好的效果,反而能引起对方反感、反弹等相反效果,最终容易被周围的人贴上“不受教”的标签。

        其实青少年的自我还在发展之中,对自己的正确认识还没有完全形成到位,所以难免发生一些“做错”的行为;当他们在犯错的时候,尽管看起来一副不为所动的样子,其实是相当的慌张,不知所措的;这时候他们就是最需要被帮助的时候,也最容易受教,最容易反省自己,最有改变意愿的时候。我们成年人要做的是牢牢把握好这种犯错出事的时机来支持和引导他们,他们将会心存感激,也最愿意从教训中学习成长。

          我们要从一个正向的观点来重新看待当事人,他们会出事,犯错,正表示他有些不足之处,正需要开始学习,或重新学习。把握他犯错、出事的意义,时机和效益,冷静的发挥所长,并引导他从错误中成长。

        引导的时候,要让它出现正向所想的行为,而不是要求他停止不当行为;用“希望……”,而不是“不要……”,还有重要他人希望他能具体表现出什么行为?让他去思考,对未来美好的愿景是什么?这样可以促使他努力向前的方向;这时候如果运用“假设问句”最好,引导当事人正向描绘所欲未来图像。比如“如果可能,你会喜欢的事情最好的结果是什么?”“你看到什么,或知道你的目的达到了?”

          但当事人的抱怨问题,不等于他说明了他要的目标;但能从他口中探求到他的期待,所欲的正向目标为何?方向明确了,谈话的效率才会不断提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建构解决之道》第二篇分享五——当“当事人犯错”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dp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