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史记》day25 吴太伯世家

《史记》day25 吴太伯世家

作者: 舒欣2568 | 来源:发表于2024-01-03 11:15 被阅读0次

2024.1.4

司马迁写了三十世家,而把《吴太伯世家》作为第一篇,来表达自己的信念,表达一种对吴太伯的“太伯让国”精神的钦佩之情。

吴太伯是周太王的嫡长子,是当之无愧的继承人。吴太伯有两个弟弟,一个是仲雍,一个是季历。其中,季历最小,能力也不如他的两个哥哥,正常情况下是轮不到季历来继承的。但是,季历后来生了个儿子,也就是日后鼎鼎大名的周文王姬昌。周太王认定,姬昌将来会让周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但是,要让姬昌成为国君,得先让姬昌的父亲季历成为国君才行。

昊太伯与弟弟仲雍看出了父亲的苦恼。于是,这两兄弟主动放弃了继承权,还一路远逃,从此再没有回到故国。季历因此顺利成为新一代的国君,进而让姬昌成了下一代的继承人。后来,姬昌果然让周发展壮大。

放弃并不等于停止,放弃并不等于失败,而是意味着新的开始。

吴太伯和弟弟仲雍放弃王位,逃往蛮荒之地的长江流域,并入乡随俗,像当地蛮人一样身上刺满花纹,剪断头发,自称“句吴”。

荆蛮人都尊重吴太伯,认为他很有节义,一千多户归附于他,吴太伯在当地组建了吴国。

吴太伯世家,出现了另一位新的主角:季扎。

季扎也是让贤的典范,他的哥哥王馀昧死的时候,想把王位传给季扎,季扎避让,逃离开去。

季扎是个有音乐天赋的人,听音乐都能听出世态的好坏,听出人民的疾苦。

季扎听的是音乐背后的文化,时间的更迭,即使在现实中已经发生,甚至消失了的文化,却可以在音乐当中表达出来,也就是说,艺术是精神的载体,我们要走进文化,必须先走进它的形式,就好比音乐、舞蹈、美术,之所以能

一 直被人们所传承,在其中流淌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

季扎访问了鲁国、齐国、郑国、晋国,每到一处,都能看清局势,给出忠诚的建议。

我们读历史,大多因权力之争而父子相杀,兄弟手足相杀。吴太伯和季扎是家族礼让的一股清流。

因为从吴太伯让天下,才有了吴国;季扎让天下,成为春秋战国乱世的文化复兴;到公子光为了天下,开始骨肉相残,吴国的命运已经注定是一个悲剧。

孔子曰:“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所以我们看到和学习领悟到的:

成全别人就等于成全自己,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相关文章

  • 《史记·吴太伯世家第一》细读(上)

    昨日生辰,翻开《史记》来读“吴”世家。 为什么司马迁要把《吴太伯世家》作为“世家第一”呢? 《太史公自序》里是这样...

  • 如何拥有“见微知著”之智慧?

    01 作为《史记》世家系列的开篇,《吴太伯世家》中有两个重要人物,一位是吴太伯(周文王的大伯父),为了让弟弟(周文...

  • 史记(十五)吴太伯世家

    点击可看上一篇 三十世家,讲述了自西周至西汉诸侯国的发展史。其中首篇是《吴太伯世家》,记载了吴国从开国到亡国,长达...

  • 读史记--吴太伯世家

    太伯没有继承太王的王位,而是让与了他的弟弟季历,因为季历有个儿子叫姬昌。其实太王是想传位给姬昌,但周礼是父死子继,...

  • 读《史记 吴太伯世家》

    这是一个流亡者们建立起来的王国,周吴同源,吴立国者太伯、仲雍系周文王伯父,或主动或被动,自我流放到周王族东南千...

  • 史记之吴太伯世家

    (史记)卷三十一之吴太伯世家第一 吴太伯,周太王的长子,为了成全周太王的心愿,把王位传给三子季历,(因为季历贤达,...

  • 读《史记》的二十二次唏嘘长叹(下)

    十一叹伯夷之道难行。 让国、奔义,是史记最重大的命题。本纪之首《五帝本纪》,颂扬尧、舜禅让。世家之首《吴太伯世家》...

  • 每天读书:《史记·吴太伯世家》

    《史记》中《吴太伯世家》是世家中的第一篇,世家是叙述各诸候王囯的历史,吴国远离中原,被称之为蛮夷地区,为什么会被史...

  • 读书|成功失败具有留名——司马迁《史记》之世家阅读札记

    文/涅阳三水 《史记》中,世家一共30篇,从最开始的吴太伯世家,到最后的三王世家。 所谓“世家”,用今天的话说,就...

  • 史记·三十世家·吴太伯世家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於是太佰、仲雍二人乃奔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史记》day25 吴太伯世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gm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