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读书让生活美好才疏学浅学院
读《史记》的二十二次唏嘘长叹(下)

读《史记》的二十二次唏嘘长叹(下)

作者: 开心的考拉 | 来源:发表于2017-08-27 21:56 被阅读79次

    十一叹伯夷之道难行。

    让国、奔义,是史记最重大的命题。本纪之首《五帝本纪》,颂扬尧、舜禅让。世家之首《吴太伯世家》,推尊太伯让国之贤。而《伯夷列传》,再次将这个命题列为列传首章,足见史迁理想之所寄。

    唐尧、虞舜、太伯、伯夷、叔齐,其史实难以求证,甚至说不上信史,只算是姑妄言之。而太史公反复推崇这种让国义举,与历史上数不尽的弑君纂位、父子相残,形成鲜明对比。

    《伯夷列传》文字简短,在史记中诸篇中格局却最为高远,这与作者的政治理想分不开,也与史料裁度、文字章法分不开。且看,篇首局势即大:

    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

    第一句话,就从儒家典籍入手,写出太史公著史的思想源头,独尊先秦儒家。

    全篇描述伯夷、叔齐事迹的文字只有一半,其他均为作者的论赞和阐发。其中又反复提出疑问,情绪一波三折。而这些问题,时至今日也可能无解。

    如对“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质疑,佛家所谓因果,有吗?如果有的话, 为什么颜回孔门第一,却短命而死,而盗跖杀人无数,却长寿而终,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下段笔锋一转,以孔子“亦各从其志”“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的话,为自已愤闷不平之气做纾解。

    下段笔锋再转,提出“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的实际问题。名垂青史之人,依然需要大人物的推崇,作者对此发出深深感慨,也是无可奈何吧!

    《伯夷列传》中推崇的让国思想,在现实中却绝难看到,史料记载中的让国者多以悲剧告终。如吴国季札让国,造成公子光与王僚同室操戈。

    因此真想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伯夷、叔齐饿死首阳山,不亦悲乎!

    十二叹怨怨相报何时休。

    《伍子胥列传》通篇写报仇故事。伍子胥与楚平王的杀父之仇,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的杀父之仇,白公胜与郑国的杀父之仇。

    所以太史公说:“怨毒之于人甚矣哉!”对于这种怨怨相报,坚决地给予反对。

    但对于伍子胥本人,司马迁持赞赏态度:

    向令伍子胥从奢(父亲)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

    这种赞赏,主要是针对伍子胥坚忍不拔的品性,以及高超的治国理政才干,并非全盘肯定伍子胥为报仇不择手段,倒行逆施的行为。后世有人以司马迁立传态度为非,岂不谬哉!

    伍子胥的故事流传千年,妇孺皆知,史迁之笔功不可没!

    十三叹名将量窄多怨天。

    面对命运,人们总是归于“天”。《白起王翦列传》载:

    武安君(白起)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遂自杀。

    项羽当垓下之围时,也再三强调:此天亡我,非战之罪。

    李广终死未封侯,也归亟于“杀降”。这些人都没有深层次从自身查找原因。

    其实武安君之死,与王翦的结局比较后就很明显。

    白起被诛,主要原因是跟自己的主子负气。

    当时白起受范雎排挤,秦将出征不利,秦王几次三番请白起出山,白起屡次推脱,造成秦军多次吃败仗,军多亡失,最终激怒秦王,遣他回封国。范雎趁机进谗,白起被赐剑自裁。

    同传中的王翦,做事就比白起圆通很多:

    始皇派将征楚,王翦说需六十万军,另一个年轻将领李信说只要二十万。结果始皇用李信之言,大败而归。这个时候,始皇后悔,再次请王翦出山,王翦的态度:

    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

    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粗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这一自保谋略,堪比萧何、陈平。最后,王翦得以善终,子孙皆为名将。

    十四叹魏公子高义被谗。

    战国四公子,孟尝君以鸡鸣狗盗、冯諼市义的典故为人乐道,平原君门客毛遂自荐的故事流传千年,春申君略无足观。但这些人,都是谋图的私利。

    唯有信陵君魏公子无忌者,舍已身从大义,窃符救赵,彪炳史册。

    而《魏公子列传》,其行文亦十分流畅,一气读完,酣畅淋漓。

    信陵君因为名高震主,终至魏王猜疑,被解除兵权,赋闲在家,写到这里的一段文字,让人潸然泪落:

    公子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

    十五叹将相和国事兴。

    慷慨赴死易,处变不惊难。

    荆轲刺秦之时,秦舞阳勇武冠燕赵,却不免股栗而颤。蔺相如一介文夫,瞋目于秦庭,完璧归赵,百代流芳。

    《廉颇蔺相如列传》篇幅不长,精彩情节不断。

    宦者令推荐蔺相如时,举了蔺相如谏宦者令畏罪奔燕的故事,真可谓一语点醒梦中人,足见其智。

    之后的完璧归赵、将相和、纸上谈兵、李牧将兵行等章节,也都很精彩。

    将相和的故事,先秦以后,稀矣。多见如魏其侯和武安侯的故事,当权者之间互相倾轨,祸患自己,更祸患国家。

    战国七雄,赵国是四战之地,多慷慨勇壮之士,因此名将辈出。本篇中不仅写了廉颇、蔺相如,还描写了赵奢、李牧这两名赵国名将的事迹。

    而赵王最后听信谗言,残害李牧,加速自己灭国的进程,可谓是”自毁长城“,为人所不耻,徒为天下留笑柄。

    十六叹屈原忠信见疑。

    《屈原贾生列传》,是史记中感情最为丰沛的篇章,特别是屈原传记部分。

    传中对屈原给予高度评价,溢美之词不绝如缕: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而对屈原的高洁、忠信,两任楚王却听信谗言,疏远、贬谪,最后放逐屈原。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屈原曰: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于是怀石遂自沉汨罗以死。

    司马迁对于人世坎坷、命运不公、失败抗争等主题有特别地偏好,这固然与个人英雄主义情结有关,也与他自己悲惨的人生经历有关。但是毫无疑问,这些篇章最具艺术冲击的力量。

    十七叹李斯误国。

    一言可以兴邦,一行可以丧邦者,说的就是李斯吗?大秦帝国,竟然败在一个李斯手中。

    当秦始皇沙丘病亡,赵高阴谋纂立胡亥之时,如果李斯稍微有点辅国之臣的操守,秦国的历史就不是这样。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但一行丧邦,实在令人痛心。

    李斯的历史贡献固然不可磨灭,其大者有三:一是辅佐始皇吞并六国,实行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二是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书同文、车同轨,促进民族大融合;三是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极大地提高管理和行政效率。

    李斯这方面的贡献,太史公并没有给予介绍,全文三个部分,分别叙述李斯初到秦国;谏逐客;沙丘之谋及结局。足见太史公高明的史识,因为与立胡亥相比,所有贡献都可以一笔勾销,全部抹煞。

    毛主席诗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大忠还是大奸,其实现实不会给人机会加以考验。唯一的方法,就是日常言行的观察。

    汉武帝在选择接班人方面,也犯了很多错误,但他比秦始皇高明之处,就是找对了顾命大臣。当他看到霍光这个人几十年如一日,进宫时站立的位置都没有变过,敏锐地发现这个人值得托孤,有意进行不同考验,最终确定为托孤人选。

    《李斯列传》开头很有特色,以李斯少年时的仓鼠、厕鼠之叹起,开门见山切入人物事迹,又微见李斯其人的品行和志向,为他的结局埋入伏笔。

    十八叹韩信功高被戮。

    秦未大小战役千数,最了不起的两次,一个是项羽救赵时的巨鹿之战,另一个就是韩信平赵时的井陉之战。

    做为一个军事天才,当刘邦称帝后问韩信将兵几何时,韩信对:“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刘邦问韩信自己可以将兵多少,韩信说“多多益善”。

    韩信在汉朝统一后,先是被废除王爵,继而被吕后和萧何设计陷害致死。

    韩信、卢绾、彭越、黥布、陈豨,一个个功臣最后都以谋反罪被杀,这是权力分配机制造成的天然缺陷。

    韩信被杀固然值得同情,但他自身也有很多取祸之处:

    首先是平定齐地之后,居功自傲,逼刘邦封他为齐王——这已经为他的结局埋下伏笔。当时刘邦很生气,脱口就骂娘,但张良和陈平在旁边踩刘邦脚,咬耳朵提醒说:韩信功高,我们这边正在吃败仗,不同意也不行啊!刘邦这才转口说:

    “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

    第二次是垓下之围前,韩信迟迟不肯发兵,直到刘邦说灭楚之后,要把从淮阳到东海全部分封给他,之后才发兵。

    这背后透露出韩信落后的政治观——迷恋于裂土封侯。这显然与集权强国思想背道而驰。从这一点说,韩信也就是个打天下的人物,治国理政,显然不是他的菜。

    十九叹魏其侯武安侯权势倾轨。

    《魏其武安侯列传》,可谓史记最具故事性的精彩篇章,拍电影电视,也是绝佳题材。看完之后,真想说:原来喝酒喝出事儿来,真的也可以死人呀!

    魏其侯窦婴,是汉文帝窦皇后的侄子。武安侯田蚡,是汉景帝王皇后的同母异父弟。

    窦婴其人,有一定政治谋略,敢于直言诤谏,在景帝时平定吴楚七国之乱,被拜为大将军,后因太子事被景帝疏远。武帝朝因为窦太后去世,更加受到冷落。

    田蚡,汉武帝时以国舅身份权倾朝野,先后拜相封侯。

    灌夫,将军,颍阴侯灌婴的侄子,为人强直,好辱上,能下士。与魏其侯惺惺相惜,互为援引。

    有一次田蚡家有喜宴,窦婴拉灌夫赴宴。酒场上,灌夫醉酒使性,犯下骂坐不敬的罪过,被田蚡捕起来。

    这要说也不是大事情。但田蚡与窦婴、灌夫,本来就因为几个事情有别扭,事情就闹到皇帝那里。

    因为都是皇亲国戚,武帝就安排廷对。

    当着群臣面,窦婴与田蚡互相争执,最后吵急了,就开始互相揭短,发对方隐私。这下,仇就大啦。

    关键时刻,田蚡的妹妹——王太后不愿意啦,把武帝叫到身边,说我还活着,下边人就开始欺负我的弟弟,如果我死了,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太后的介入,改变了局势,本来略微占理的窦婴,只能哑巴吃黄莲。但窦婴还不服气,说先帝曾经留下诏书,准我可以关键时,单独给皇帝上书。

    但麻烦又来了,昭书在皇宫没有找到,原来放在了窦婴自己家中。这就又被定了个“矫先帝诏”,罪当弃市。

    最后,魏其侯和灌夫,因为一场酒,先后罪死。

    这篇传精彩纷呈,数千年前的宫廷争斗如在眼前。看当今权力之斗争,与千年之前,何其相似!

    二十叹李广难封侯。

    《李将军列传》,是史记中最为悲情的篇章。“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成失意喟叹者口头禅。

    李广性格耿狷。耿者,不善变通;狷者,有所不为。

    不善变通,有所不为,怎能得意于俗世?

    但是,李广不得意,也有性格中气量狭小的因素。传中记载,他曾经因军败被贬为庶人:

    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

    这个做法与韩信对比,就显出差距。韩信封王归乡:

    召辱已之少年令出跨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

    与韩安国能够宽待狱中侮辱自己的狱吏田甲相比,也显出差距。

    但李广与匈奴大小战七十余回,战功赫赫。与他同时的将军,都位至二千石,封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却终于没有积累战功至封侯。

    太史公选此入传,不也正是因为李广这种时运不济、悲情万分的经历吗?

    二十一叹太史公刑余著史。

    《太史公自序》言: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二十二叹大丈夫处世之不易。

    看完《史记》,方知做一名理想中的人,何其难也。如何为人处事,既符合自己性格特点,又不失磊落之气,确实需要一定的修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史记》的二十二次唏嘘长叹(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ve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