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讨论一个人生的重要课题:如何获得真正的幸福。生活里,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埋头钻研一个问题,甚至忘记了吃饭;全情读一本小说,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经过努力完成了工作,心情异常畅快......还记得这种状态后,内心那种充实而满足的幸福感吗?这种体验,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门的概念——“心流”。
今天每日精进介绍的这本书,就是心流理论的奠基之作。相信读完这本书,你也能在工作生活中创造心流体验,收获真正的幸福。《心流》,作者:[美]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
为什么有的人幸福满满,有的人却活得异常无趣这本书的作者米哈里,被称为“心流之父”,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的奠基人之一。而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怎样获得幸福。经过数十年的研究,米哈里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当处于“心流”状态时,人是最幸福的。到底什么是“心流”呢?简单来说,心流就是我们专注做一件事时,那种全神贯注、沉浸其中的忘我状态。你是不是也有这种体验?有时专注于一件事,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完成后会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满足感和充实感。这就是“心流”状态。
你可能会说:幸福没那么复杂,吃吃喝喝就很幸福。事实上,感官享乐的本质,是基因为了物种延续,设置的奖励机制。比如,美食的快感,是提醒我们补充能量,维持生存;两性关系的快感,是鼓励人繁衍后代,将物种延续……而且这种快乐转瞬即逝,很难维持,并不能真正提升幸福感。那日常休闲时,刷电视剧、打游戏,不也很幸福吗?不可否认,这类休闲确实能在当时给人带来快乐,让人不那么无聊。但你有没有这种体验——刷剧时很爽,但结束后往往更空虚、无趣?这种被动的休闲活动,只能给人带来短暂的快感,无法提供持久的幸福。找乐子容易,获得持续的幸福太难。
真实的幸福,不依靠任何外物,而是来自于我们对自我意识的把控。整个宇宙,都遵循“熵增定律”——自发地从有序向无序发展。我们的意识也是如此。而一旦意识变得杂乱,我们就会失去对自我的掌控感,愤怒、焦虑等不幸福的情绪就随之而来。要获得持久的幸福,就要达到心流状态——专注于一件事,把意识从无序引向有序。
如何让自己进入心流状态呢?第一,设立明确而具体的目标。研究发现:当一个人无事可做、漫无目的时,是体验最差的时候,比被强迫做一件事更差。由此可见,目标对我们的内心体验有多重要。当有了目标时,我们就会想办法达成它,也就会更加专注。但要注意的是,目标一定要具体。比如健身,“每次尽力做”就不够具体;“每组12次,组间休息30秒,实在做不到就放弃”,就是清晰的目标。
第二,有即时的反馈。这能帮我们在过程中及时调整,避免因为反复碰壁,而丧失热情和精力。有个有趣的调查显示:外科医生比内科医生更容易获得心流体验。原因就是,外科医生能获得即时而持续的反馈——骨头有没有接好、伤口是否还流血,整个过程都有明确的指标;而内科治疗,很难通过某个病症确诊病人是什么病,是否诊断正确也要花一段时间观察。
最后,挑战的难度和自身能力相匹配。如果总是做低挑战的事,就很容易感到无聊;如果总做高挑战的事,人就会感到焦虑。最合适的状态,是挑战的难度略高于能力的5-10%。这时我们会调动全部能量完成挑战,更容易产生心流。回想一下,拼搏后成功的喜悦是不是非常美妙?
可以用上面三个方法,打造心流体验。工作中,如果遇到比较困难的大项目,最好把它拆解为能快速反馈的小目标。比如,下周要交工作报告,可以把这件事拆分为三个步骤:先想想老板希望看到哪些内容,再搜集之前工作的资料和数据,最后动笔开始写。将目标拆解,启动起来就容易得多。利用空闲时间,学会主动式休闲。主动式休闲,就是那些有一定难度、需要投入专注的活动, 比如认真读一本书、养些花花草草、开发几种菜品等。至于刷剧、打游戏,前面说过了,无法带来持久的幸福。未来,属于善用闲暇时间的人。同样的休闲时间,为啥有些人的生活丰富多彩,有些人却很无趣?就在于对空闲时间的利用不同。最后让我们强调一点:真正持久的幸福,不需要借助外物,而是从日常生活的体验中创造快乐。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自主创造心流体验,就是开启趣味人生的开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