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对24k连载小说的第一个大场景进行了一些个人赏析。本节继续赏析其场景描写。这个书评我暂不计划按照小说的情节顺序进行赏析,而是准备把那些我最感兴趣,比较有感触的场景圈出来,逐一单独解读。场景说过之后,再看人物,最后,再去作整体的评析。
本文要说的是连载小说4~6节中的一类场景,即『会』。什么“会”呢?就是聚会、宴会等一类的会。24k的小说正式开场,具体情节展开后,围绕着上巳节期间的一场名士和官宦子弟的『会』,把很多关键角色推上了舞台。这场『会』分作了两大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当时流行的清议;第二个部分则是野外文人游戏临流引觞而赋诗。小说4-6的主场景就是名仕谈玄的论辩现场。
我在这里先说说我对『会』的认识,谈谈一些阅读名著的心得(名著中怎么写“会”)。然后再对24k的『会』进行具体的议论(限于篇幅,放到第三节再说)。
1,补说前回
前文有一个意见忘记说了,这里补充一下。
24k的小说虽然是浪漫主义的虚无题材,不过,这个作品并非以三国为噱头的纯架空之作。其欲赋予作品以历史气息,大致不违古代文化风貌的创作方向是明显的。拟以玄幻之笔,而不失史笔之质,是其本愿。这个创作方向可以雅俗共赏,既满足一般读者的阅读需求,也可以经得起有考据癖好的读者的讨论。
是以,开头写雨中决战的一段,对于地理实景应当有颇为明确的说明。不必太细化,但是,要点出来。也就是说,应在城门外大决战前后,写到一些标志性地形地貌。如点出来淮河和楚山(即鼎鼎大名的八公山)写近景的雨和远景的雨时,并描述雨对环境的影响时,都可以恰当的提一下淮水和楚山。
这样,代入感更强。大家也对雨中战斗会有更清晰的联想。战场就在山南水北的淮南城外。同时,增添了历史感。
正文:
名著中的“会”
名著中有很多著名的聚会,宴会,朝会。这些场景可以集中的描写人物,对比人物,交待人物关系,暴露矛盾,推动情节发展。我们不妨简单的观察一番。
《三国演义》里面这种经典场景非常多,像舌战群儒、群英会、铜雀台宴文武等等都非常有名。虽然都是聚会,不过,它们却各有不同的面貌和作用,它们在描写上也各有特点,值得学习。
舌战群儒的情节不用说,这是很多朋友都知道的。在写人上它用的是对比手法,通过江东投降派与诸葛亮的论战,塑造了诸葛亮大智大勇的形象。情节上让江东群儒各掣舌锋,从不同的层面轮番围攻诸葛亮。诸葛亮虽孤身过江,却泰然自若,应变如神,不仅巧妙的一一化解,而且回怼有力,痛斥了投降派的种种谬论。
这场聚会就是矛盾的集中爆发,而把诸葛亮放到集中爆发的矛盾中看他行不行?一下子就突出了其过人的能力与鲜明的性格特征。所以,这个故事就成功了,内容很精彩,作用效果无与伦比的理想。
铜雀台曹操大宴文武,发生在赤壁惨败之后。文戏、武戏都有,而以武戏为重点、亮点。当时,曹操在铜雀台搞文武聚会的目的是炫耀武力,表明自己虽然遭遇了有史以来的最大挫折,但是,根基还很稳,实力还是天下第一。这样,能重振威望,加强内部的凝聚力。
罗贯中先以精练之笔写了宴会的地点:
时建安十五年春,造铜雀台成,操乃大会文武于邺郡,设宴庆贺。其台正临漳河,中央乃铜雀台,左边一座名玉龙台,右边一座名金凤台,各高十丈,上横二桥相通,千门万户,金碧交辉……文武侍立台下。
(这样的描写给了读者很直观的阅读联想。并介绍了为什要在这个时候举办文武大宴:庆贺铜雀台的竣工——这是时机问题。真实内因是示威孙刘,表达复仇之意)
接着,写曹操要看武将比试弓箭,就把武将分成了两大队列:宗亲划分为红队;非宗亲是绿队。让他们比试骑射。射中了有奖,射不中受罚。
这里头固然是集中显示曹操手中的武将身手,而另一个显而易见的作用就是展现曹操这个人的用人之道(这个写出来了,曹操的性格特征也就抓住了)说明曹操这个家伙用人还是很有一套的,他不是任人唯亲,而是唯才是举。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曹家、夏侯家这些宗族俊才他会用;异姓人才,乃至过去曾经在战场上打过仗的前仇敌也一样重用。这是笼络人才的一种姿态。实际上,曹操有点嫉贤妒能,害死过不少贤才。
当然,这些是我的解读,作者并没写。后面的内容就是详细的描写了曹休、张颌、夏侯渊、许褚、曹洪、徐晃、文聘等曹家名将的射箭场景,他们一一出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射箭招式和表现,一人一面,绝无雷同。读者一眼就能区分开他们。所以说三国演义那么多人物,很多人出场不多,却同样能被读者记住,并且不会混淆。它是有道理的,我们要学习这些地方。
武戏结束,后面略写了文戏。过场式将许多文官写八股文章的情况一笔提过。而后,重点转入曹操看过文官文章以后的自叙平生夙愿上面去了。
再就是以突然得到荆州方面的情报作了收尾。这个聚会有头有尾,有详有略,安排的张弛有度,同样精彩、经典。
舌战儒儒,铜雀台大宴,情节并不复杂。但是,作者安排的好,细节抓的好,就显得非常丰富而精彩。绝无繁琐或单薄之感,令人百读不厌。
如果说舌战群儒是矛盾的正面爆发;铜雀台宴文武是用心良苦;那么,周瑜举办的群英会就是暗流涌动,阴谋阳算了。
群英会实际没有什么群英,准确的说是借刀杀人兼用间(借曹操多疑的性格杀了蔡瑁、张允;派庞统以公知、专家的身份打入敌人内部,诱曹操上当受骗)
这部戏集中体现了周瑜的机巧,看他怎么玩弄曹操的说客于股掌之间。
关于群英会的背景我就不多说了,直接看周瑜的安排:
周瑜听说蒋干来见,当即明白他是来劝降的。如果写周瑜不肯见他或者说见了而把他杀了,以表明主战决心,那周瑜就是另一种性格了。而这里周瑜是要见的,不仅要见,而且,还准备演一出好戏给他看。这就活化了周瑜的儒智风范。
首先,周瑜是全副披挂,亲自出迎,表明了自己的热情,给对方以自己很重感情的假象(这两个人既是老乡又是同窗好友)接着,周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接风宴,并邀请江东文武都来捧场。会上,都喝了很多酒(这一点对伪装有重要效果)
随后,周瑜又拉着蒋干在军营到处看,还带他去了钱粮重地。这是向蒋干传达这样一些意思:1,我决心抗战,你不要打算劝降了,整点别的吧;2,我骄傲自满,疏于防范;3,我喝高了,对你没有丝毫戒备心理了。
种种作为,都是要蒙蔽蒋干,使他做出误判。
转了一大圈,周瑜表示还没有尽兴,又拉着蒋干会军帐喝酒,并说“今天的聚会可称群英会”,然后,周瑜仗剑起舞,唱起了“丈夫吟”。再次为周瑜佯装大醉作掩饰,并使蒋干以为有机可乘的想法更加明确。
宴会之后,周瑜拉着蒋干同室而眠,让蒋干自己看到所谓的“与蔡瑁、张允的通密信”,让他隐约听到一些故意说给他听的信息,就水到渠成,非常可信了。
我只说这些吧,总之,这都是经典的文学创作教科书,这些地方值得细细琢磨。
最后,再说说《红楼梦》里刘姥姥入大观园,受到史太君宴请的场面。相比于三国演义写聚会既服务于情节,又多角度的写人;红楼梦里写的这场宴会就单一一些。说它单一,是说它结构、作用、写法上更直接,就是写人。实际,并不单调单薄。
这段是很经典的,而且易学: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老老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老老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老老。
这里是把许多不同人物放到同样矛盾面前,以他们不同的表现刻画人物不同的性格。对比手法出效果。作者写的很微妙很省力气,读者读的很有趣。
我是很简略的叙述了一下名著中聚会的场面,挂一露万,实在是很粗浅的解读。怎样领略其精华,还需要朋友们亲自多读多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