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如何在老师和学生的脑袋之间架起一座桥?

如何在老师和学生的脑袋之间架起一座桥?

作者: 拆书猫 | 来源:发表于2022-06-22 15:17 被阅读0次

    “刚刚发生了什么?”一群学生坐在椅子上面面相觑,虽然下课铃已经响过,大家却像被粘在了椅子上,眼睛睁得一个比一个大,黑眼珠都变成了大大的问号。

    老师只有两种,一种是会教的,一种是不会教的。

    会教的,学生像在听脱口秀,都不需要做笔记,知识点在脑袋里打转,三日不绝于耳;不会教的,写满一黑板的公式、知识点,然后一个潇洒地转身消失在下课铃 声中,留下一串问号在学生的脑袋里回荡: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在做什么?刚刚发生了什么?……

    有人可能会说:“这也太夸张了吧?哪有老师不会教学生的呀?”别较真哈,还真有!比如,数次冲上热搜的北大教 授“韦神”韦东奕。走红之后,很多同学特意选择了“韦神”的课,结果是听完两节课后基本上就弃课或者退课了。

    是“韦神”实力不够吗?不,韦 教 授 的实力那是不容质疑的。前不久,某一个6人的博士团队,在研究某一课题时被一道方程式困住长达四个月,几经周折联系到“韦神”之后,秒破!

    该团队被震惊到眼睛都快飞出眼眶了,赶紧双手奉上报酬,“韦神”拒收。在该团队成员惊讶到说不出话的时候,“韦神”表示:“就这题?太简单了,不要钱。”该博士团队的下巴都快托不住了。

    既然“韦神”如此强悍,为什么他的课弃课、退课率那么高呢?原来,“韦神”上课完全沉浸在他的课程内容里,全程难见与学生互动,而且讲课节奏飞快,学生跟头把式地连笔记都记不全。

    这就是“实力≠会教”,纵然老师的实力万 里挑一,但却不懂如何将自己脑袋里的知识传输到学生的脑袋里。

    那么,老师应该怎么教学生呢?答案是:循序引导思考,拒绝填鸭式灌输。方法源于孔子的教学理念。

    《论语·述而篇》记载: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自己百思不解时,不要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时,不要启发他。举出一个问题他不能因此而推举出其他三个问题,那就不要再教他了。”

    这个方法的核心就是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思考。首先,备课内容无需罗列很多,或许一节课只讲一两个知识点足矣。

    其次,通过生活中生动的例子去类比,让学生彻 底明白如何应用,再适当地引导一下思考方向,学生便能够举一反三,然后就可以再讲解深一点的内容了。

    而且不仅仅是当老师的应该注意教育方法,父母在生活中随时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引导孩子去学习。千万不能让孩子养成“拿来主义思维”,答案等着别人讲或者靠搜索得来,虽然省时省力,但危害可能是长远的。等孩子将来踏入社会后,生活可没有那么多张嘴就来的饭菜。

    每日抄书经典,分享读书感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在老师和学生的脑袋之间架起一座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ku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