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先说近年成功的文青人设
“文艺青年”、“诗与远方”概念的开山鼻祖应该是三毛无疑了。
后继者大有名气的有高晓松,小有名气的有林曦。还有无数辞职开客栈的老板,和辞职背包环游世界的畅销书作者。
但这些后来者们,已经不是单纯的“文艺青年”,他们是具有敏感商业嗅觉的商人。
高晓松。
做音乐人,出版《校园民谣》、《青春无悔》,创办“麦田音乐”;
做制片人,自编自导《那时花开》、《我心飞翔》、《大武生》;
做文化类节目主持人,主讲《晓说》、《晓松奇谈》、《矮大紧指北》。
年轻时流浪卖艺,中年赶上互联网红利,崇尚“自由而无用”的精神。
林曦,水墨画家,微博大V。
出版个人音乐专辑《金刚经》、《水泉院》、《入梦》;
创办了独立设计品牌“山林曦照”、教授书画的“暄桐教室”、美育生活平台“林曦的小世界”工作室。
幼年拜著名古琴演奏家门下,在巴黎办画展,崇尚“自由之美”,享受岁月静好的大家闺秀。
他们嗅到这一代被逼着循规蹈矩惯了的年轻人,对“做自己”的自由渴望。于是结合自身经历和特点,接受商业采访,进行商业包装和落地。
形成一个“随性,做自己,依然能够赚到钱”的人设,大受追捧。
“自由而无用”地追求“诗”与“远方”,这种生活方式对于他们来说是适用的,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就不一定了。
“诗与远方”字面意思上是在推崇过自由生活的冒险精神。
但,不考虑个人财务安全网以及风险概率的冒险,相当于以身涉险。
年轻时,家境就是个人的安全网。中年以后,安全网就是个人事业以及存款资产。
这张安全网足够大,有足够多的社会资源,能够抵消年轻时追梦、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产生的风险。
来看高晓松的安全网。
林曦的安全网同理。
一个正常人,做一件事之前都会做风险评估。所以你追求不了“诗与远方”,你也不敢做“自由而无用”的事,只因为你是个厌恶风险的正常人。
(图为林曦)
02 “诗与远方”对普通人的意义
生命得到最大的舒展,美好品质得到最好的发展,心性不需要扭曲。这是一个人最好的发展状态,谁都希望减少一些生命的无谓消耗,增加一些对生活美好事物的专注。
可没有出身、家境、经济条件这一个庞大滋养系统的普通人,过的是实打实地,用生命的极大损耗,来换取一个稍微好一些的生活的人生。
在这样的一个人生里,参加高考,损耗我们的心智、身体、心理,换一条稍微好一点的路,有这样一个选择应该足够我们庆幸。
在这样的一个普通人生里,工作后在基层工作中损耗我们的时间、精力、心性,换一个稍微好一点的生活,有这样一个选择也应该足够令我们雀跃。
毕竟我们往上数的祖祖辈辈都是钉在土地里的血汗农人。
但是这些书香世家的生意人站出来,全方位地展示着她生活的精致和高雅,他生活的随性和潇洒。
通过对比再全方位地贬低一遍普通人的生活。
于是所有人都疯了一样去追求那个“自由而无用”的“诗与远方”,不能实践也跟着媒体抒发自己的文艺情怀。
这就是那个森林里所有小动物都想长成狮子,最后只有小狮子长成了狮子,其它小动物都变成了疯子的故事。
“诗与远方”实质上是在炫耀一种精神贵族式生活,在消费你求而不得的欲望。也可以说是变相“炫富”(精神财富)。
女生都想当个林曦一样的大家闺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相貌容止处处出挑。男生都想当一次高晓松去流浪。关键是玩着还可以把钱赚了。
只是当你的生活需要下班去街口麻辣烫解决晚餐,只为省几块钱的时候,这种反差只会使你情绪更尖锐,讨论更激烈,转发更热烈。
他们在消费着你越得不到,越想得到的心理。然后,叮,就达到了他们的营销目的。
也许对于普通人来说,真正需要的是苦中作乐的智慧。
一旦被“诗与远方”带偏,就容易陷入求之不得的激烈怨恨里,无法用平常心过好一生。
03 能完成商业对接的,才是强人
要说“诗与远方”“文艺青年”只是一个情怀包装,一个商人的实力还是要回归到他的产品。
你看高晓松讲《晓说》不需要背稿,文人政客风流轶事顺手拈来,关键还妙趣横生,秒杀一众教科书式宣讲的学者教授。
林曦办暄桐教室教书法,还能分享茶道、中医、插画、读诗的知识。
他们自身是有实力的,用情怀包装,通过媒体曝光,吸引到众人眼光后,他们是拿得出文化产品的。这才是他们赚得到钱的关键。
上面两位可能距离大家有点远,我们来看同样平民出身的“诗与远方”网红。
2013年(太久了,应该算是过气网红了)陈诗苑借传播极具“诗与远方”美感的情侣毕业旅行照——“孔维与诗苑”摄影图集,爆红吸粉数百万。
其后打出自营服装品牌淘宝店的广告,关注者成为创业网店的首批种子用户。网店发展到现在,销量依然很可观,这证明平民网红陈诗苑本人也是有一定产品实力的。
(2013年在微博走红的“孔维与诗苑”)
以上,无论是流浪贵族、大家闺秀、平民情侣,他们的“诗与远方”、“文艺青年”人设都成功了。
过着“文艺”生活,卖“诗与远方”感的文化产品,或是接地气的淘宝女装,完成商业对接,都赚到了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