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

作者: Sencer | 来源:发表于2019-02-08 23:43 被阅读66次

为了给孩子找个好的学校,他煞费苦心的求人托关系,找到一个进入重点学校的名额,这一下他好像看到了孩子的未来。在当今社会,这样的家长比比皆是,现在流行的一句话说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这句话又常用在孩子的教育上,做家长的可谓是煞费苦心,在升级,调座位,找好老师这些与孩子们的成长相关的事情上,真的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人们把这称之为教育焦虑症,赢在起跑线上,家长被那些别人描绘的充满未来美好远景的蓝图刺激着,心甘情愿的掏着自己的荷包。管他对自己的孩子有效和无效,好像只要把钱掏出来,那些知识就能在孩子身上生根发芽似的。看一下现在的家长,那一个不是如此,自己的内心里仿佛就会觉得放心。

我不知道这样的做法是否正确,在看到别人都在为自己的孩子使出浑身解数时,自己也会不由自主的为孩子的未来焦虑起来。可是仔细想一下,这样做有用吗?我们是不是在转嫁自己的焦虑,做家长的在给孩子找老师的时候,是不是也要想一下,自己是不是也要提高一下个人的知识水平。

如果说我们知道学习困难,因为已经过了义务教育的年龄,给自己找了个借口,知难而退。现在却又想尽办法推着孩子学习,这是不是一个自私的行为。如果不是自私的行为,我们在给孩子找老师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给自己找个老师,给自己补一下课,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我们以为给孩子创造了好的条件,孩子就可以专心致志的学习。

孩子就像是个机器,我们给把愿望给他输入,就会像接受程序的机器一样按步就班的执行吗?这好像不太现实,即使现在或以后人工智能发展到可以联结大脑,难道人们都会像一个模子里刻出的一样吗?

我感觉到有那里不对,可是自己也不是专门研究教育的,所有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只是在看书的时候,从中看到那些作者对于教育的理解,从而引起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在《教养的迷思》和《优秀的绵羊》以及《变量》这些书中,都有作者对于教育的一些发现。

我看到一个共同的声音,现代教育存在着一些误区,不管中西方,都在追求着一种精英化教育模式。而孩子们的差异化才是事实的真相,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精英,懂得为别人鼓掌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个世界原本就是有人在台上表演,有人在台下欣赏台上的表演才会更加精彩。

我们天生就什么都会做吗?答案是否定的,人生只有一次,这也是每个人都清楚的道理,对于第一次,每个人都是陌生的。可是为什么有的人却认为自己可以不用学习,就可以做很正确定的事。如果不是这样,却又为什么不知道在第一次的时候,去想办法找老师或教材学习。

我们的认知误区有很多,多的就像是我们现在以为知道的那样多,当我们意识不到误区的时候,就会用一种简单的的方式来处理。就是看身边的人怎么做,这好像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有一个笑话,一个人仰着头,逐渐身边围了一大群人,都仰着头,大家都不知道仰着头看什么。最后才知道第一个仰着头的人是因为鼻子流血了,后面的人不知道什么原因,结果最后围了许多人都仰着头。

前面说的教育,其实还有很多关于其他方面的误区,都是看到别人在做什么,自己觉得这么做有道理,不管自己的条件是否合适,都会想着去试一下,结果走了不少弯路。其实走弯路倒不怕,怕的是,在走弯路的时候最后找不到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不仅是孩子,还有大人自己也是如此。知道去学习认识自己,需要什么,可以做些什么,因地制宜的规划好行进的路线,不管什么样的人生,只要活出个人的特点,就是不错的人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误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vn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