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夜里,毫无征兆的突然醒来,说毫无征兆是因为我那天晚上没有做梦,没有在梦里情绪起伏波动,听说这暗示着一个安稳的睡眠,但是,没有惊吓没有狂喜不知为何就醒了,醒来之后觉得很空洞,没有层层铺垫没有一点儿引导的想到了“衰老”这个可怕的词,是的,在二十岁刚出头似乎正处在人生意气风华之时的我,突然间极度害怕老去,充满了对时间的恐惧。
关于时间,近期我印象深刻的电影有两部。一个是《时间规划局》,另一个是《重返二十岁》,都是很神奇的脑洞电影。
《时间规划局》的脑洞开的异常好,它主要讲述了一个时间取代金钱作为支付媒介的社会,每个人手上都有个手表,上面显示着生命的剩余时间,在这里,是根据时间来划分贫富等级,这里买东西吃饭旅游等消费要用时间支付,工作收入收到的也是时间,银行里存的不是钱而是附属在金条上的时间,这部剧这样的设定是用时间把生命和资产绑定,使得生命也有了像资产那样能够流动的属性,人与人间可以相互传输时间以延续生命和夺取生命,当然,这样每个人手上的手表容易被看见,容易被抢劫,所以脑洞惊奇的编剧又设定了时间守护者这一类似于警察的职位,监视着自己管辖那一片区域的时间变动情况,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脑洞时就想:这样的世界强盗一定很多,因为资产和生命的双重利益和抢劫的高成功率对于罪犯有着致命的诱惑,而且人们会变得更自私吧,我想乞丐应该在这社会不存在。虽然我觉得这样的世界还是不要幻想的好,但这部剧的角度挺好,形象化和深刻了时间,让人们知道终其一生的奋斗目标就是赢得更多时间,不勤奋努力的人花费只能是自身生命时间,时间只有支出没有收入,那等待他的必然是死亡,我想这应该能治好很多人的拖延症和懒癌。
剧中有个情节我印象很深刻,就是人们拿生命时间作赌注来扳手腕,力气大的会把力气小的时间都吸收走,那到最后力气小的人时间所剩无几,如果没有营救,那他必死无疑,因为无可选择这比现实中炒股输的倾家荡产的结局更悲惨,而主角很喜欢玩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把戏,他喜欢刚开始为迷惑敌人而故意输给对手,在最后几秒钟再奋力斗争最终赢得生命的胜利。也许他本身很有实力这样做只是一种策略,但我更愿意相信他是在deadline快到时为自己奋死拼搏,这个环节也最能体现整部剧“为时间奋斗不止”的主题。
相比《时间规划局》,《重返二十岁》有点类似小说中的重生文,它主要讲述一个老奶奶的外表在机缘巧合下“突然”变成了二十岁模样后,依然生活在当下时空与当下人之间的一些故事。我想这个脑洞大概我们每个人都曾幻想过,但更多是幻想时光倒流回到过去,有的人因为不舍而幻想,有的人因为懊恼后悔而奢望,当然也有人带着能够知晓历史发展的超能力而准备回到过去大干一场,这无不体现了人们对于时间的无奈和奢求。《重返二十岁》跟我们平时的脑洞相似但又高于此,它不是回到过去,而是把主角的两种形态放在同一个时空里,由此与现实环境不断冲突不断碰撞而最终慢慢在矛盾中寻求到了最佳解。
我记得其中印象较深刻的台词是主角年轻时说的:等我活到三十岁的时候我就自杀,因为我实在忍受不了自己衰老的样子。以前看这句话还觉得这个人真是肤浅于皮相,老了有老了的活法,现在我倒是理解她说那句话的心情,倒不是说我又多在乎皮相,可我在乎时间流逝是真的,而衰老正是时间流逝最好的见证,一年一年的时光真的“逝者如斯夫”,即使什么都不做时间也会在走,想想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可怕更无奈的呢。也许成长到一定年纪便会感慨和恐慌时间了,为什么大学时不会这样恐慌呢?我想大学生看上去都充满了无限可能性和希望,总觉得一切都有可能还有机会还有时间,那现在是没有了吗?我想也不是的,有句话不是说“人到半百方开始”吗,而且有那么多老年人旅游全球的案例,我看他们的身上才充满着无限希望和阳光,这也正是我之前所信赖的老了有老的活法。大概是受传统固有思想的影响,好像人越成长限制就会越多,比如亲情友情爱情、房子车子财产、体力智力等,因为这些限制总觉得等再长大点就有很多事情做不了了,不像大学生那样潇洒自如挥霍着自由和时间,好像有个deadline,好像这样的时间在倒计时,因为主观觉得时间稀少而主观感到恐慌。
其实,限制都是自己设置的,自由永远是自己选择捆绑的,在限制和自由间总有个平衡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