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合肥的春节依旧没有的鞭炮声,窗外一直淅淅沥沥地下着雨,或是偶尔又飘来一阵雪。家家户户的门上贴着新的春联,楼下的积雪让今年的合肥更有年的感觉,可是细细回忆,我感觉离我记忆中的年更远了。
还记得小时候,元旦节的时候爸妈便会帮我准备新衣服,从里到外一套新备得齐齐的。然后就到了腊月,在有太阳的天,外婆的院子里会挂满香肠、腊肉,飘出的香味是年的味道。腊月二十八,家里人都会陆陆续续从天南海北赶回老家,下午,在院子里支一张桌子,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开始手蘸鸡蛋液,开始搓圆子。傍晚时大家围在厨房的土灶旁等待新出锅的糯米圆子,一出锅,小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用一根筷子串着圆子,和北方的糖葫芦一样,狼吞虎咽地开始吃圆子。炸好的圆子会存在家里的大瓦罐里,留着过年时每天蒸上一盘,寓意“圆圆满满”。
准备好这些东西,差不多就到了大年三十,我们家的年饭是在中午,外婆一大早就杀好了鸡,炖了一锅香喷喷的鸡汤。开饭前,先放一挂炮仗,才能开饭。饭桌上,鸡鱼肉圆样样齐全,小孩子在这天也是要上桌吃饭的,大家互相敬酒,说吉利话。这天中午,是一定要吃米饭的,老人们说“年饭年饭,一定要有饭”,但是这天,是可以剩饭的,意思是“年年有余”。
大年初一,是在鞭炮声中醒过来的,讲究要开门放鞭炮,再贴春联。一大家子起床互相道“新年好”,大人给小孩子压岁钱,好不热闹。早饭后,家里一群孩子拎着红袋子,在村子里挨家挨户拜年讨糖吃,喊声新年好,这户人家就会从家里捧一手糖放进你的袋子里,一圈拜完,回家后就可以吃午饭了,这天是本家亲戚来吃饭,一共好几十人,好不热闹。
而今的过年,程序简化了不少,大家在饭店摆上一桌,方便简单,但随之减少的还有年味儿。我印象中的年已经渐渐远去,房子从农村搬到城市,装修越来越精美,可是左右邻居互不相识,窗外安安静静,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不知道。也许很多年后,春节的习俗,孩子们只能从书里知道了;也许很多年后,我依旧会像现在,回忆着儿时的春节······
-18预防李舒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