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事散文想法
渐行渐远的年味儿

渐行渐远的年味儿

作者: 沉沉烬如霜 | 来源:发表于2019-02-19 23:47 被阅读0次

自古以来春节对于广大中国人民而言都有着非凡的意义。提到春节,不少人仍能想起王安石在《元日》一诗中谈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过年时,一片热闹的光景落于字里行间,浮现在读者眼前。然而如今我们却越来越纠结于“年味儿越来越淡了,过年真没意思”的心酸现实中。

渐行渐远的年味儿

曾几何时,过年听到的爆竹声、看到的烟花越来越少;认认真真的大扫除变成了随便的洗涮;走亲串友的互动越来越简化;邻里邻居之间聊得热火朝天变成了礼貌又客套的寒暄……这不由得让人疑惑到:年味呢?为什么没有小时候的心情和氛围了?其中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首先是我们对传统春节的期待在逐渐减弱。仔细想想,以前的人为什么那么期望过年?因为过年是一个盛大而隆重的节日,在物质贫乏的过去,我们可以在过年时实现平日里难以实现的普通愿望,比如说过年才能穿新衣、吃大肉等。然而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这些朴实的愿望可以轻松实现,没有必要等到过年才有机会,所以人们对春节也就不那么期待了。

渐行渐远的年味儿

从前,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都不发达,买来一张返乡的车票对于在外漂泊的游子来说并不容易,一年到头来也可能只与家人通过寥寥数次的电话。浓浓的乡愁成了他们回家与亲朋团聚的巨大动力,因而人们对春节的期待值高。如今,网上订票只需几步简单的操作便能成功购票,手机也早已是人手必备的通讯工具,随时随地都能开启视频通话,这样,家人与家人的距离也不再是从前的遥不可及。

物质生活丰富了之后,由经济发展衍生出的“中国式盘问”让年轻人闻风丧胆。每到过年,年轻人会收到来自七大姑八大姨热情而亲切的问候:“学习怎么样?打算考研吗?”“工作怎么样?收入多少?有对象了吗?老大不小了,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啊?相亲成不?”一系列涉及学业、工作、情感等等让年轻人敏感的话题。可能长辈们的本意是关心一下晚辈,可事实上这些尖酸犀利的盘问常常会给年轻人带来更多的压力。由此,年轻人对春节表现冷漠也可以理解了。

然后就是传统仪式感的逐渐缺失。从前,在春节期间,人们会按照传统,杀羊宰牛、祭拜祖先、恭请神灵、清污除秽、置办年货、手写春联、鞭炮齐鸣、除夕守岁、共享家宴、话聊家常、走亲串友、互拜新年、闲逛庙会、求神拜佛、观看舞狮,好不乐哉!如今,人们生活富裕了,可过年则演变成了能简化的习俗便简化,能省略的步骤便省略……随着互联网对我们生活的不断渗透,微信红包拜年、支付宝集五福花花卡则成了大众能接受的新年俗。

渐行渐远的年味儿

有研究传统文化的学者认为;这些流行的过节形式是零散且破碎的,在求新求快的互联网时代根本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旧的仪式感没有接续,新的仪式感尚未夯实,春节的仪式感便没有了,它成了一年365天中的普通一天。

听到这里,不由得莫名感伤起来,怀着这样落寞的心情重温古人诗中的春节。“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举国欢庆,共度良宵,实属乐哉;“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迫不及待辞旧迎新的喜悦跃然纸上;“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冬尽春来,万物更新,一词一句里皆蕴含着古人对新年的憧憬与向往。

走进中

渐行渐远的年味儿

国近现代著名学者笔下的春节,不由得对那种重仪式感、有人情味儿的节日心生向往之情。梁实秋在《北平年景》中谈到:“过年要在家乡里才有味道,羁旅凄凉,到了年下只有长吁短叹的份儿,还能有半点欢乐的心情?而所谓家,至少要有老少二代,若是上无双亲,下无儿女,只剩下伉俪一对,大眼瞪小眼,相敬如宾,还能制造什么过年的气氛?”那时的老北平人,年关祭灶、清洗锡制品、挂灯笼、买干果、敬祖先、贴年画、闹元宵,每一天都有每一天要完成的节日仪式,人们乐乐呵呵就跨过旧年进入了新年。

渐行渐远的年味儿

老舍在《北京的春节》中介绍了北京春节的始于末。盛大的春节始于腊八节,家家户户要煮腊八粥;二十三日是小年,祭灶王的日子;除夕,老少穿新衣、吃团圆饭、守岁;元宵节,新年的高潮,明月当空,悬灯结彩,热闹过后,年也渐行渐远了,人们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开始了一年的忙碌工作。

反观之如今的春节现状,寡淡的年味、变质的人情味,无不让人唏嘘不已。城市化、市场经济化的发展对城乡传统文化的冲击日渐明显。在某种程度上,两种文化正进行着吸收与融合,从而促使城乡经济结构、思想文化结构处于转型时期。这种转型可能会促进贫富差距的缩小,另一方面也可能促使某些传统的没落。过春节的现状便是很有力的佐证。

因而,在这样一个的大背景下,如果一味地固守传统、循规蹈矩、止步不前,那么中华优秀传统习俗真的有可能就这样消亡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启迪我们只有对传统进行批判式继承、创新式发展,传统文化才有复兴的希望。所以我们在抱怨年味越来越淡时,不要忘记仔细探寻深究其背后的原因。渴望理想中春节的回归,需要我们每个人对仪式感的重拾,也需要我们不断地对传统春节进行有意义的、具有长久性的变革。紧跟时代潮流,融入更加多元的、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元素,使春节具有更加多样的形式、更多丰富的内涵。

渐行渐远的年味儿

相关文章

  • 渐行渐远的年味儿

    小时候最喜欢的日子莫过于过年,因为过年的时候忙了一年的爷爷奶奶终于可以歇下来给我们弄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常年在外的爸...

  • 渐行渐远的年味儿

    “爆竹声中一岁除”。 鞭炮,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对新年的期盼,也正是因了鞭炮,才有了更多的年味儿让人梦萦魂牵。 除夕...

  • 渐行渐远的年味儿

    自古以来春节对于广大中国人民而言都有着非凡的意义。提到春节,不少人仍能想起王安石在《元日》一诗中谈到:“爆竹声中一...

  • 渐行渐远的年味儿

    这是一个最轻松的春节,看着网上各旅游热点的火爆图片,忍不住的幸灾乐祸。去年这个时候,在故宫差点被挤成饼的记忆,真...

  • 渐行渐远的年味儿

    今天是正月初三,望向窗外,天还是阴沉沉的,街上冷冷清清的,一点儿年味也没有。 假如是在老家,这个时候已经开始走亲访...

  • 抓住那些渐行渐远的年味儿

    元日 宋 ·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

  • 抓住那些渐行渐远的年味儿

    元日 宋 ·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

  • 渐行渐远,渐远渐行

    生命中渐渐消失的人 容颜为老却轻易地变模糊 不敢说太多的心情 这世界太喧闹 淹没在黑夜风雨里 跌跌撞撞行走的我 丢...

  • 渐行渐远的渐行渐远

    今夜夏雨未醒 唯春雨绵绵 看着春天渐渐远去 竟不知该说点什么好 只有沉默 在沉默中望着窗外 春雨绵绵 她渐行渐远 ...

  • 年,渐行渐远

    过了正月十五,年,过完了。 今天,妹妹们都带着孩子过来吃饭。 一大早,我就开始摘菜。 还倒刺了个菜谱: 辣根黑木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渐行渐远的年味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sgq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