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培养的反抗期,一般在第1天到第7天期间。所谓反抗期,其实就是说在刚刚开始培养一个习惯的时候,我们自己还没有形成这种无意识自动化的行为,需要身体开始变化去有意识做这件事的时候,身体就会有阻力,产生的“习惯引力”天然地会抑制这种改变。比如你过去养成了每天晚上看电视的习惯,现在你要每天晚上读书,你的身体一开始就不习惯,你读书的时候就心里痒痒的,很想去看电视,像这样的感受就是在第一个阶段,身体不适应就是一个反抗期,培养任何一个习惯都会有这么一个反抗期的阶段。
培养习惯的过程中有人做了一个统计,发现高达42%的人在反抗期就放弃了,也就是大多数人可能都没能坚持一个礼拜,因为身体的反抗造成这个习惯就夭折了,然后还会认为无法坚持是自己意志力不足的原因。其实不是你的意志力不足,而是你没用对方法和工具,其实,在反抗期的时候,要尽量减少身体的反抗,应该怎么做呢?
有个小方法不妨参考一下,就是从“婴儿学步”开始,就是从一个很小的目标做起,让要改变的行为对身体的影响尽量减小,换句话说坚持下去比坚持的质量重要,也就是你每天不管多少,只要做一点就行。比如,你要培养读书的习惯,你就不要刚开始说每天读完20页,你说每天读完50个字,要培养健身习惯不是每天跑步10圈,而是每天跑100米,你得先让自己的身体很轻松地适应这个过程。
第二个方法叫“做简单记录”,意思是在身体反抗期,把你培养习惯的过程刻意地记录下来,比如每天读完多少本书,你要写下来,每天减肥的时候吃了多少饭,卡路里是多少,你要记下来。这个方法听起来很简单,可是真的很有效,因为它能消除我们“随意”的感觉,客观的掌握事实。其在身体反抗期的时候,你的身体很容易有意无意地就回到了过去的状态,而记录其实是调动理性的力量,让你和身体的这个习惯引力更有效地做斗争。
比如你要是减肥,你不记录就意识不到自己晚上可能看电视就多吃了很多高热量的东西;跑步你不留心不记录,你就不知道今天坐了八个小时还没有去运动。上学的时候,老师就把上课守纪律获得的小红花贴在黑板上攒着,现在想想这就是一种记录激励,让我们看到自己的成就,从而坚持下来。度过身体反抗期之后,身体慢慢就接受了这个新习惯了。接下来,就要提高习惯培养的强度了,你不能永远是婴儿学步,你总得学会跑,过去你就是在楼下跑个500米,现在不行了,你得要往1000米、2000米路程去跑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