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经历了好几个加班夜,认真的完成一个方案后,你会想要一个大睡大吃的放松周末。带着还没全部恢复的状态周一回到公司,立刻又有个新项目要提案。你多半会立刻头皮发麻,那种奋力赶工作的疲劳感立刻涌上头。
不情愿的接下工作后,你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去查资料投入工作,而是像泄气皮球一般,靠在电脑前吃颗巧克力、刷刷小视频,因为你需要“缓一缓,调整好状态。”之前打鸡血般的努力状态,即使经过了奖励式的休息,也没能让你获得更好的状态,更别谈持续的认真和自律了。
这样的体验在我们未意识到的时刻,其实出现过很多次。
当你认真健身一个月后,决定以一场大餐奖励自己,结果接下来的2、3天都还在吃垃圾食品。
当你早起60天后,觉得自己值得一个懒觉,结果接下来的一周立刻恢复到上班前30分钟才冲刺般起床的节奏。
或是在你保持每天读书2小时的5天后,一场周末聚会就让你恢复到每天刷剧、闲聊,不知不觉晚睡的恶性循环中。
这种典型的自律3天躺平2天的怪圈,是很多人的挣扎。既然知道错了,我们为什么还是会反复走进坏习惯中呢?
原因很简单,我们把自律后的奖励变成误导,诱导我们在做过一段时间“好人”之后,就可以偶尔的“坏”一下。就像妈妈跟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试拿100分,就带你去吃披萨一样。“ 我们像是那个用高分换美食的孩子,只为了一次次的额外奖励而冲刺一下,不是真正关心自己的目标,以自己产生的动力作为燃料,持续自律。
我身边有个极端的例子。好友一楠为了准备6个月后的婚礼,制定了严格的瘦身计划,这期间她每天运动2小时,还会在周末增加爬山、游泳这样的额外项目。可3个月过去,她却胖了8斤。原来每天运动结束,她都以“今天我太棒了“为暗示,吃下酸奶、水果等食物。慢慢的,这些奖品变成了巧克力、可乐甚至炸鸡,原本的自律激励机制,彻底变成了导致身材走形的灾难源头。
当你努力达成目标后,可以奖励一下自己。这是我们看过很多遍的教人自律的好方法。其实这是条悖论,它只会让你将奖励当错觉,无法真正具备改变自己的主动性。
这个想法还有个糟糕的地方,它会让你产生预支明天的念头。我自己就有过很多次这样的想法
“我明天开始要每天写作1000字,所以今天先把攒的美剧看完吧。“
“我明天开始要每天5点起床,雷打不动,所以今天先睡到9点吧。“
我们的大脑会产生一种错觉,就是当我们说出计划,即使还没行动就已经觉得自己做到了。于是,自然会认为给处在幻想中努力的自己一点奖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难怪我有段时间很热衷制定各种自律计划,结果却发现两手空空,什么也没干。
那么,怎样才能获得持久的自律能力,真正看到生活的改变呢?
首先,可以对学着主动拒绝奖励,至少,尝试进行替换。
比如运动过后,你可以舒服的泡个澡,或是敷个面膜,同样也能有心情放松的感觉。经过很抠门的攒钱、记账、管理支出,好不容易攒了5万块钱,不要立刻拿去花掉一半。直接存起来或买一个定期的投资最好。实在想鼓励下辛苦的自己,只拿出1千元作为表扬就好。你会发现,那种愉快程度其实跟你花多少钱无关,只要让自己感受到了肯定,即使只是一枚硬币也会让你感到自豪。
其次,想一下你更长远的目标。
我们运动控制饮食,并不是只为了6个月后的婚礼,或是3个月后的同学聚会。而是希望通过对身体的管理,变得更加自信,拥有更充沛的活力。这是一生的健康计划,应该持续进行。当你有回归暴饮暴食的冲动时,不妨用未来的你提醒一下自己。
我们努力赚钱攒钱,是为了老去时有安全感,包包没法陪你养老,但存款可以。当你再次被买它的呐喊吸引时,不妨脑补下那个坐拥殷实家底的自己,可能剁手的几率就会小一些。
最后,告诉自己,明天和今天并没什么区别。
明天在开始,你也不会准备的更充分,或在一夜之间智商涨到180, 停止预支明天,今天就开始做你应该做的事。今天就开始写500字,并且每天不间断的坚持,比一周不知道哪天来了热血,写个2000字更能练成扎实的写作能力。
在面对自律时,我们可能需要保持更警醒的态度,因为当你发现自己习惯性的念叨:“做完这件事我就要去买个芝士蛋糕吃时。“可能你并未把自律当成习惯,还处在锻炼意志力的阶段,那么就请慎用所谓的奖励机制,不要让自己掉入需要外部刺激才能前进的坑。
同时,更要理智看待那些自律妙招,究竟他们提供的是短期的漂亮成绩,还是真的能帮我们建立长期的习惯,真正实现会改变生活的目标,这一点,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自己体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