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栗的阅读笔记
很久没有做过笔记了,不过奈何已经无路可退——自己切断了所有的后路,前方的路程只能同小伙伴一起前行。
所有为了不拖后腿,又一次拾起了自己的还没养成的习惯——读书成长。
在这里给自己一个flag(希望不会倒)
365天不断成长!
PS:读书笔记仅记录自己的感悟,与书本内容可能无太大关联。
自动导航反应——我们的下意识
今天知道了个新名词——“自动导航反应”,这个东西用以往的思维惯性来判断我们当下可能出现的情况,令自我思维将惯性的结局变成了未来的结局!
就好像一个自卑的人,他从小生活在否定当中,家长的否定,同学的否定……带给他的思想可能就是——“我做这件事做不成”
等到真的要做一件事的时候,惯性思维也就告诉你,你做不成。
这种人不单是我们自己,其他人也会有惯性思维。
孤独的我们
作为一个90后,我们这一代大多数应该都是独生子女,孤独么~确定蛮孤独的,毕竟独处的时间小时候很长。
父母要上班,不是自己一个人在家就是一个人在上学的路上。
所有我们很多人害怕孤独,所以“妥协”就在一栗的身上很常见。
我想去做这个事情,但是这个东西大家都不去做,好吧,那我也不去了。
这个事情别人做的不对,但是大家都在做,为了合群,那也只好硬着头皮去做……
有个游戏大家都在玩,我不玩显得很“特殊”,就莫名跟着一起去玩……
但是呢~有一天明白了一件事,大多数人都做的事往往不一定对自己有好处,毕竟人都是不一样的,总有一些地方你会很“特殊”
寂寞的时光总是漫长
之前也说了,90后独生子女独处时间会比较长,寂寞自然无可奈何,可是有的人在用寂寞的时光摆脱寂寞,而有的人却在寂寞的时光独自成长。
寂寞的太久了,所以现在也习惯了一个人独处的时光,当然不代表自己喜欢独处,毕竟独处的太久,孤独确实很容易淹没一个人。
但是也要学会独处,毕竟一个人的时候,才能更清楚的认识自己,改正自己(再认识到自己不足之后)
呵呵是个“好词”,但别多用
“呵呵”这个词相信是不少人的聊天结束语。
这个词可以检测对方是否是真爱。
毕竟这个词有多伤人,恐怕是自己的父辈永远无法了解的(毕竟在他们看来呵呵就是笑一笑)
当然了,这也是年代文化的一种特殊性吧。
毕竟对于90后而言,“呵呵”的意思可就太广了:你好搞笑,你别说话了,你咋还不闭嘴,赶紧走吧,我在跟你说再见呢!
所以这个词还是少说为好,除非关系亲密到可以随意打骂都不会走的地步。
如何询问,让别人少说“不”
当然了,这个技巧只是对付一般人~
毕竟你询问的时候不要给他是否的选项,他可能下意识就会意识到我无法去说“不”。
但是对于小部分人还是没啥用的,毕竟人家连说话都不想跟你说,那你说啥都没用。
不过在有意向的交谈当中,还是可以试一试。
不要在问话当中说出含有“不”含义的词语。
好了,今天的读书打卡就这样啦。
读书打卡1/365
明天继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