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抒写情怀🍸散文散文和诗
《老舍和他的作品》:战火纷飞,笔墨生根

《老舍和他的作品》:战火纷飞,笔墨生根

作者: 倾若尘 | 来源:发表于2018-11-08 20:22 被阅读21次

    在岁月的长河中,历史的变迁,朝代的更迭,离我们越来越遥远。战争的残酷,血流成河的无助,我们都不曾经历。或许对我们这一代的人来说,日本侵华是最接近的。那些教科书中的文字,长辈口中的言传,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屈辱的,硝烟弥漫的历史。

    从清政府的覆灭,到民国时期的兴起,再到日本侵华,国共内战·····中华民族经受的创伤不是教科书中几行文字可以描绘的,也不是长辈们的三言两语可以呈现的。那段历史,血泪史几个字远远不够。

    但是这个时期,依旧诞生了无数的作家。乱世出英雄,同样的也出文人作家。他们或许拿不动枪,扛不动炮,但是依旧可以用手中的笔作为武器,比如鲁迅、丁玲、萧红、戴望舒,当然还有老舍。

    其实对于老舍,知道的不过是原名叫舒庆春,写过《骆驼祥子》《济南的冬天》,当然还有著名的《四世同堂》。而当我读完《老舍和他的作品》时,对于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作者胡金铨,电影导演,代表作有《侠女》《大醉侠》《龙门客栈》等等。

    其实对于我来说,不管是人物传记,还是作品解析,喜欢读的都是语言优美华丽,感情真挚细腻的文章。比如朱云乔的《烟雨孤鸿》(民国才子的情与往事)、《流年碎影》(民国才女的爱与忧伤),又比如晓松溪月的《我愿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戴望舒传)、《爱自己一切都是自由的》(萧红的倾城往事)等等,毫无疑问,他们的作品都属于文笔特别优美,辞藻特别华丽的类型。而胡金铨的这本书,算是我印象中第一本娓娓道来,不夹杂个人主观臆断的著作。当我翻至最后一页时,意犹未尽之感充斥在心间,久久挥之不去,甚至询问自己“结束了”,恨不得翻开书本,重新再读一遍。

    这本书涵盖了老舍先生的半世流离,从他呱呱坠地,直到抗战胜利,到了美国。收到书时,封面上的几个字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深深的印刻在了脑海里:江湖客致意漂泊客。胡金铨说:“我要谈老舍,我有资格。”

    对于资格,他是这样解答的:先要能喝“豆汁儿”,必须知道“仿膳”的“小窝头”不是栗子面做的、要懂得北京话里的神韵,了解他的幽默,最好看过他大部分作品。为了给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的老舍,他去过伦敦的东方图书馆、美国的斯坦福大学的现代图书馆、哈佛大学的燕京图书馆等地方,调查了许多的资料。这样的一部作品,怎么会不让人惊艳?又怎会让人失望?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变法失败,六君子在菜市口被砍了头。腊月二十三,祭灶日,老舍在这一天出生。舒庆春,取之庆贺新春之意。老舍是旗人,祖辈们清政府的“从龙之士”,只是到了清末,都成了破落户,家境并不富裕。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父亲也在这场灾难中被烧死。这一变故对于老舍他们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伤口上撒盐。一家人的重担,全部落在了母亲的肩上。那个时候到底有多贫穷,作者给我们列举了老舍的文章,让老舍的文字告诉我们当时的状况,绝不是胡金铨信口胡说的。

    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成功,孙中山做了临时大总统,废除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一九一二年,大总统换成了袁世凯,老舍考进了祖家街的北京市立第三中学,这一年,他十四岁。

    政治上的巨变,对老百姓的生活并无影响,因为他们在意的只是温饱问题。当最基本的生存都保证不了的时候,谁还会有精力去想别的。当然,老舍也是老百姓中的一员。时局的瞬息万变,没有影响到老舍的求学生活。他十七岁那年,便当上了小学校长。他万份珍惜这份工作,也终于从母亲手中接过了家庭的重担。

    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爆发,浪潮席卷了全国。多少学生,多少文人都加入了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老舍说他是一个旁观者,对他阴虚该那个不大。但是作者不这样认为,他是这样说的:作为一个青年知识分子,面临这么大的一个运动,当然不会无动于衷。我看,主要是为了生活,为了得来不易的职位,不能凭一时的冲动,就把饭碗砸碎。

    作者在本书中,对老舍的定位是北京小市民,特点是:本分,窝囊,有正义感,但好耍小心眼,自私好面子,做事任劳任怨。当然这个评价不是他信口开河,而是根据老舍的作品,还是经历的事件,推敲而来,是有迹可循的。比如五四运动时期的他,又比如去到英国的他。

    一九二四年,老舍到了英国。这一年,他二十七岁。刚到英国时,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气候各异,再加上生活贫瘠,他过得并不容易,甚至可以说异常艰难。他不像徐志摩等人,有雄厚的资产作为强有力的后盾,可以在国外风花雪月,吟诗作对。他不但要担负自己,甚至还要贴补家里。

    半年后,生活工作都逐渐上了轨道。思家的情绪开始在心间蔓延,国内的人,国内的事,国内的一切都牵绕着他的心。他需要发泄,他是文人,是老师,所以把所有的思绪都诉诸在笔尖,从此开始了他的创作之路。当然,让他走上这条路的不单单是思家和发泄,作者给我们罗列了七条因素。

    也是在这个时期,他完成了第一步作品《老张的哲学》,这部作品发表后,特别受广大读者的欢迎。这也奠定了老舍在文坛的地位,开辟了他成为职业作家的道路。

    一九三〇年,老舍结束了在外的旅程,回到了老家。冬天,他与新婚妻子胡絜青到了济南。对于到了济南后道路,作者是这样写的:特点是晴日扬灰,雨天和泥。功能是行人跌跤,车马颠簸。看到这几句话,我忍不住笑出了声,这样的道路其实大多数人都见过,也走过。对于老舍来说,应该是破天荒头一次。

    作者说,这一段时期是老舍创作最旺盛的时期。想想也是,教书的工作,世外桃源般的住所,还有娇妻陪伴在侧,当然会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了。当然这样讲太过于片面了,作者是这样说,影响他写作情绪有三个重要因素:时局、文艺思潮、生活环境等。

    当然老舍也经历过一段痛苦的时光,虽着她声名鹊起,无数的征稿像雪花般向他飞来。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觉得对不起文艺,可是钱和朋友也是不可得罪的。工作,写作,作业·····各种各样的纷杂,让他痛苦不堪。一九三四年,他离开了济南。这一时期,他写了很多言不由衷的作品,量多而质杂。作者甚至给我们罗列了这时期的一些作品目录,每篇写作的背景故事,还有主要内容,都做了详尽的描述。不得不叹服他的用心良苦。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一个多月后,他再次到了济南,被齐鲁大学聘为教授。十月,战火蔓延到济南,学校全部停顿,教员们也没有了薪资。老舍看见了伤兵的惨状,灾民的困苦,战士的浴血奋战,也看见了各界抗日情绪的高涨。他终于认识到了自己也必须走出书斋,拿出手中的笔,以文艺的方式去参加抗战。

    此时的他,不再是胆小怕事的人,也不是偏安一隅的人,他的思想已经觉醒。一九三八年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老舍是发起人之一,也是筹备委员。作者说:老舍对文协有两大贡献,促进作家们的团结和推行通俗读物。这跟他的小市民形象,老好人脱不了关系,就是他这样的性格,才能在各方势力下游走,各不得罪,别人也会顾惜他的面子,团结一致。

    这些话随口一说很容易,但是对于老舍来说,付出了很多。除了调节关系外,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资金的短缺、硝烟的弥漫等等。不过还好,在老舍和众人的努力下,困难迭生,但也一步一步的克服了。他们还选出了三十三个人,组成了编辑委员会,筹备了出版会刊《抗战文艺》,指引人们前进。

    老舍同样拿起手中的笔,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让笔墨化成了一把把利剑,刺伤了敌人,也刺痛了国人麻木的心;他也让笔墨化成了一座座灯塔,模糊了敌人的目光,照亮了国人前行的路。他让笔墨生根发芽,长成了一棵棵参天大树,给昏沉的脑子带来了清凉。

    跟随作者的脚步,从老舍的作品中,看他一步步的从一个北京小市民,成长为了一个身负盛名的文艺工作者。胡金铨谈老舍,确实有资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舍和他的作品》:战火纷飞,笔墨生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hju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