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时候,我们什么也不用想,只是沉浸在一片空旷的世界里。陪伴自己,陪伴宇宙。
这种感觉是无比奇妙的,因为世界本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注意。然而在这一刻,我们却忘记了所有,只专注于当下。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在这个世界,尤其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手机新闻随便一刷,几个小时就过去了。微信群里聊几句,一个晚上就没了。我们还有多少与自己相处的时间,还有多少同内心对话的时间?
真的,我们太需要“空”的状态。专注于当下,专注于本质。
可人一旦浮躁起来,就很难安静。他们想尽办法听音乐,抄佛经,独自静坐,都无法真正让自己的内心平静。
这也不是他们的问题,因为专注当下,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一般人静坐5~10分钟,就已经很困难了,然后他们会感到内心无比的烦躁,思绪越来越乱,直到无法忍受这样的状态。

唯有通过长期的训练,脚踏实地地一步步增加时长,才能真正长时间静坐,达到内心空杯的状态。
曾经的我也难以忍受静坐冥想,在初入社会的两年,甚至不能够静下心来读书,感到长时间阅读枯燥的文字是一种折磨。
有一次,我在图书馆左翻右看,寻找自己想看的书。却怎么也不能对任何书籍提起兴趣。
我就想,这还是原来的我吗,在大学里,那么爱看书籍,整日往图书馆跑的我,怎么现在连一本书都看不进去了。
是不是没有找到喜欢的书?是否应该转换一下思路,重新思考,自己究竟爱读哪一种类型的书籍。
我仔细琢磨着,是否应该看一些很具有独特性的书,能够代表我鲜明个性的书,这样的书,会不会是中国传统文化书籍?

于是我来到国学书籍一栏,尝试从这一过去我很少阅读的书籍种类入手。因为文言文的难懂晦涩,我想绝大多数人,都跟我一样,不愿意,静下心来阅读中华传统文化书籍。
本身平时的工作就很费心费脑了,现在闲暇的时刻还要绞尽脑汁来钻研文言文,我想绝大多数人都没有那个心力。可是,中国人的大脑毕竟还是适合中国人的思想。
我来到国学类的书架面前,很快就发现了一本很能够提起我兴趣的书——鬼谷子。对于这本书的大名,我早有耳闻,只是迟迟没有拜读。
而刚开始读都没多久,就重温了那句让人如雷贯耳的名言: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这是一句多么有气势的话,短短20字,就让人深刻体会到语言的力量有多强大。
它可以以摧枯拉朽的力量,震慑一个人的灵魂,以排山倒海之势,消灭一整支的军队。难道还有什么国外的先进思想,或是电影情节,能够比这短短20个字,更能让你感同身受语言的强大威力吗?

自那以后,我深深意识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力量,于是静下来,仔细阅读鬼谷子全书。不仅一字一句对着翻译读,还在理解了大意后,直接阅读原文。体会古人精简文字中散发出的巨大磁场,而这种能量,不禁让我惊叹。
从鬼谷子的文字中,我读到了思想的伟大,以及静心的作用,并无时不刻地练习静心。
而这样的练习也带给我强大的能量,有句话说得好——静能生慧,现在不得不承认这句话的妙处。而当你能够切身体会“静”带来的好处时,自然也就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了。
如今,每当清晨一个人独自享受什么也不想,只是陪伴自己,陪伴宇宙的时光时,就会觉得一切特别有灵性,一切的目标,都可以达成。
这样的感觉,是拿什么我也不愿意换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