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曾国藩(71)
(文接上文)
第九章 初识修身改“涤生” 学贯古今岳麓山(二)
前明大儒善本《了凡四训》
曾子城随着元堂山长的指引,如若自已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不受命运所摆布,就必须努力学习前人的智慧,提高自己的本事,从而积极向好向善,不断提升自我修养,不断完善自己方可。山长的引见,使子城明白了要想做好人,就去读前朝袁黄袁了凡的《了凡四训》。山长进而告知他:人,为什么要读书?就是要从前人的智慧学习方法、增长才干!而且,前人的著述中,也远不止这些做人的道理,还有其他种种,譬如立志、修身等等。
于是,子城就开始在有限的时间内,在完成日课需要完成的内容后,大量阅读前朝留下的很多著作。特别是对《了凡四训》进行了深入的研读与效仿。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语取自明朝袁了凡所著善本《了凡四训》的典故。前明的袁了凡,又是何许人也?《了凡四训》又是什么东东呢?
曾子城就是带着这样的好奇与疑问开始了对大儒及其著作的追寻:
首先,对袁了凡的个人履历和成就进行了解。袁了凡,是明朝袁黄(1533-1606)的号,初名表,后改名黄,字庆远,又字坤仪、仪甫,初号学海,后改了凡。后人常以其号了凡称之。
袁了凡是明朝重要思想家,是当时所知历朝中第一位具名的善书著作者(注:好书;善本书。巧于文章。指擅长书法等之意)。
他知识渊博,思想深刻。所著的《了凡四训》融会道教哲学与儒家理学,劝人积善改过,强调从治心入手的自我修养,提倡记功过格,在社会上流行一时,深受时人及后人追捧及效仿,对推动社会向善风气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袁了凡,于嘉靖十二年(1533年)出生于嘉善县(故居陶庄镇), 年轻时聪颖敏悟,卓有异才,为万历初嘉兴府三名家之一。
万历十四年中(1586)进士,十六年授宝坻知县,颇有政绩,被誉为"宝坻自金代建县800多年来最受人称道的好县令"。1606年夏去世,享年74岁。
曾子城简直是找到了知音,于是就更加如饥似渴的全方位研读他的著作及其思想,并为其非凡的成就和个人魅力所折服,也为其"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的思想所鼓舞,决心成为一个有大志、成大事之人。
子城专门对其思想架构抄录出来,作为座右铭时刻警醒自己。
了凡四训:《了凡四训》是袁了凡的传世名作,共11600多字,由"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篇文章组成。
在《了凡四训》里,袁了凡以其毕生的学问与修养,融通儒、道、佛三家思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大量真实生动的事例,告诫世人不要被"命"字束缚手脚,要自强不息,改造命运。
袁了凡及其《了凡四训》对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改造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由此可见,曾国藩对《了凡四训》的推崇是发自内心的。
读后则改号为"涤生","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并将其列为家训中子孙必读的第一本人生智慧之书
此时的曾家,随着曾子城学业的增长、学识的提高,其父亲曾麟书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斤两,好不容易在四十三岁才考中秀才,算是到顶了,就不再动心思谋取功名了,免得再惹人耻笑。加之,家中孩子陆续出生、人口渐多,生活亦需人打理,于是就中止科考。在曾玉屏和江良济的指导下,令其凭着秀才那点小底子,在家里办了一个“利见斋”的私塾,一边课子,一边忙于农事。亦如曾子城爷爷所说,当个教书先生,亦倍受人所敬。
曾子城也清楚地知道,父亲中止功名后,其兄弟尚幼,加之又是家中长子长孙,自必承担起整个家庭(族)振兴之责任与希望。特别是经过岳父欧阳凝祉悉心引导后,更是体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来。尤其是祖父传给曾家人的那股不服输的性格,深刻地融入到了曾子城的血脉之中。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
1832年(道光十二年),继续参加考试,这是曾子城参加的第七次科举。也是巧合得很,此次考试又与朱尧阶同科,并一起得中,终于考取了秀才。也是此次同科,使二人的关系又进了一步,由尧阶提出,成就了二人的换贴之谊。
一起看看中秀才之事:
第六次失利后,“悬牌批责”对曾子城刺激极大,这是他长这么大第一次被人当众批评。被曾氏视为平生第一大堑。听由全家操办庆祝父亲入学之宴,自己外出“逃避”。心情缓和后,又独坐反思多年读书应试无果,以期找出失败原因。
深思后觉得:首要原因,确实很笨。确实,曾氏家族的遗传基因非常一般。事实上,不仅是曾麟书、曾子城科考费力,其叔父曾骥云一辈子也只是童生。后来曾氏的几个弟弟,虽是一个个很早开始读书,结果也无一人能中举人。
再思,让曾氏确认一个事实:虽然有着极强的进取心,但上天没给自己一个与雄心相匹配的聪明大脑。后在日记写道:“受质本薄……志亢而力,不副识远而行不逮”、“资质之陋,众所指视”。天赋太差,志向远大但能力不副。
三者:屡次失败之因应是其父曾麟书的教学方法问题。曾子城开蒙,很长时间由父亲曾麟书亲自教授。曾麟书读书很笨,教育方法就四个字:死记硬背。此种教法,虽然基础打得扎实,但失了灵性,写文章虽四平八稳,但笔力孱弱,缺乏生机与道理。故文笔尚可,文理不通。曾氏把自己的文章与他人同题作文逐股对比,主要问题在于作文过于拘谨,重视局部、缺乏大局,无贯通和与整体之气势。务须在文章的全局观和整体气势上下功夫。
于是,曾子城在求学涟滨两年多的时间里,注重了学习方法与技巧。道光十三年(1833)通过县学后,曾子城又有了进一步追求更高目标的想法。当他将这些收获与期望告知家父与岳父时,得到了家人的极力支持。在一众人的共同努力下,谋取了更好的学习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