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人,对财富十分渴望,现代社畜,对财务自由非常向往,但理财观念却非常薄弱,理财思维也可谓说是没有。其实理财并不等于投资,投资只是理财的一小部分,而大多数普通人对于投资是望而却步的,“那时候尔街精英才能干事”,“我守着我的钱就好了,挣多少花多少”,在这样的误解之下是不会主动去接触理财知识的。实际上,跟钱有关的一切安排,都是理财,不仅包括投资,还包括家庭日常消费计划、资产的分配配置,保险、医疗、养老金等等,是对当下和未来的资产分配及规划。
什么是资产呢?简单来说就是一切可以用货币计量的东西,房子车子、手机电脑、锅碗瓢盆等都是资产。而资产的内涵就是【现金流】,要是我们有一种资产,能一直让钱让我们钱包里流,那我们不就富有了吗?按照现金流的流向,我们把资产分为3大类:生钱资产、耗钱资产和其他资产。
生钱资产就像下金蛋的鹅,要想实现财务自由,我们得养很多很多只鹅,下的蛋足够多了,才可能躺着也有钱赚。
我们总会抱怨,车贷房贷、老人孩子,样样都得花钱,收入-支出=结余,支出已经这么大了,哪里还能多余的钱作为鹅养起来呢?还有没有另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呢?有的!收入-结余=支出!只是将结余和支出换了个位置,但背后的思维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拿到工资之后,第一件事要做就是将鹅先留出来,这里有一个难题就是,应该怎么确定两者的比例呢?富人法则告诉我们,生钱资产应占总资产的80%,好支出应占总支出的80%。
当然,如果现在做不到也没关系,哪怕只是留100、500,也没有关系。
如果支出还是不够花怎么办呢?这时候可以考虑负债。什么?负债欠钱不是不好的吗?其实不是的,负债也分为好负债和坏负债,一味追求物欲享受刷爆信用卡的负债,当然是坏负债。如果是为了扩大生产、投资自我的则是好负债。
人很难赚到认知以外的钱,富人与穷人的差别之一在于财商。我们向往财务自由,但什么才是财务自由?是要很多很多的钱?从某些角度来看,的确是这样,但这样的答案对我们的生活有指导意义吗?没有。从更加理性的量化的角度来下定义,财务自由就是睡后收入(非工资收入)>生活支出,回到资产上面来,生钱资产需要尽可能多,耗钱资产尽量避免,因为后者会不断消耗你的资产,需要你不停地去工作工作再工作。
当然啦,人生在世本就是讲究乐趣,房子车子、衣鞋服饰、玩乐享受,这些基本都是耗钱资产,我们是不是都不要啦?非也,只要你的生钱资产能够覆盖住这些支出,完全没有问题,并且还会成为你赚钱的动力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