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与现实,其实只隔着一双眼皮。眼皮撑起,你看到的就是现实,眼皮合上,你就在梦中;睁开眼是色,闭上眼是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色与空本是一体,又如何能够界限清晰、分明。
怪异而又真实,像一个谜
《路边野餐》是中国电影里的另类,具有异样的气质,谜般的魅惑。
在城市一口口吞噬乡村的当下,城市元素已成为影视、娱乐的中心。一部手机不仅能连接北上广深,还能连接好莱坞、宝莱坞、柏林、戛纳和东京。乡村成为城市突飞猛进、快速发展的背景板,空荡荡的村庄,银发老者和黄口小儿相扶相携。
凯里,黔东南一个县级市,经由《路边野餐》进入大众视野,残破、凋敝。
台球厅、理发店、缝纫店,街边小食摊、豆枪打气球摊、舞厅……一切都经过岁月的磋磨,泛黄、磨损、生锈。老打不着火的摩托车,游街串巷的流行歌曲演出队,一个五音不全的中年男人用沙哑、扭捏的嗓音唱着《小茉莉》。
凯里县城诊所两个医生,都是有故事的人。中年医生陈升为完成母亲的遗愿,踏上火车去镇远寻找被弟弟抛弃的孩子(卫卫)。另一位老医生(女)托他带一张照片、一件衬衫、一盒磁带给病重的旧情人。
于是,他们的故事在一个荡麦的地方交错杂糅,在如梦一般、长达40分钟的长镜头中,驳杂混搭,过去、现在、未来,一股脑拼接在一起,怪异而真实。
怪异是因为,通常人认为的现实中,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真实是因为,在梦境中经常会有这种拼接。《路边野餐》的魅力正在于此,它呈现了你之前不曾看到过的世界,用画面,真正的画面。
诗歌与家人齐上阵
《路边野餐》是一部低成本电影,制作成本只有50万。不仅如此,导演毕赣还将自己的诗歌、姥爷、姑父和弟弟统统装进了这部电影,很多场景甚至是在他家院子里拍摄的。
异样气质的《路边野餐》,像一股怪异的风吹过电影界,荣获台北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奖,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当代电影人单元最佳导演奖等奖项。
毕赣上《吐槽大会》时,被吐槽:别的导演获奖走红毯,都带着男女主演,毕赣走红毯带的全是亲戚。还被怼:“你才拍文艺片,你全家都拍文艺片!”
值得一提的是,毕赣的诗歌与电影画面中的凯里相映衬,流露出一股浓浓的既乡土又文艺的气息。
录影片中毕赣写的一首诗在下面,向这个年轻且才华横溢的80后致敬。
今天的太阳
像瘫痪的卡车
沉重地运走 整个下午
白醋 春梦 野柚子
把回忆揣进手掌的血管里
手电的光透过掌背
仿佛看见跌入云端的海豚
(注:图片来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