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不远有一所小学,早晨我上班的时间也恰好是小学生们进校的时间,因此我得以有机会观察孩子们进校时的状态。
这所学校规定学生早晨入校需向老师鞠躬行礼,老师还礼。我看到低年级的孩子很萌,小小的人背着大大书包,一脸天真又带点茫然地走进校门,向老师鞠躬行礼。高年级的孩子就很不一样,有走到校门一侧,避开另一侧的老师的;有侧身走近老师,向老师歪歪身体的;有一边走一边和老师点个头的;有匆匆跑来,刹住脚步向老师鞠躬,又匆匆跑开的……也有那么两三个学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每次都会放慢脚步,来到老师面前,认认真真地向老师鞠躬行礼,再同样认真地向站在一旁的保安鞠躬。
我写下这些,并不是要在孩子们中比出高下。在亲子教育领域浸泡几年,我深知每个孩子的行为背后都有各自的原因。他们如何履行这个这个仪式,反映了他们内心中认为自己与学校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仅仅告诉孩子应该行礼如仪,而看不到孩子们的不耐烦、无奈、焦躁和忧虑并着手调整他们与学校之间的关系,纠正行为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我想分析的是最后一类孩子的状态,如果可以天天认真地对待鞠躬行礼(至少在我观察的那些日子里),那么他们的认真和尊重一定是发自内心的,否则无法坚持。可以推断他们与学校之间的关系不错,喜欢学校,喜欢学习,喜欢老师。另一方面,老师不会总是和颜悦色,保安叔叔也可能经常板着脸,再优秀的孩子也会遇到挫折。难道这些孩子有特殊功能,可以很快忘掉那些不愉快的时刻,只记得愉快的经验吗?我想这样的孩子比别的孩子多了一种大局观和整体意识。很可能他们已经隐约地意识到整个学校是怎样运作的,不管是老师、学生、保安还是校医或食堂阿姨,每个岗位对学校来说都是重要的,无论每个人的表现怎样,他们都已经尽力地在学校中发挥了自己最大的作用。他能看到每一个人,明白每个人都有状态的起伏,老师发脾气的时候她可以不接受老师的行为,但理解老师的本意是恨铁不成钢,甚至会同情老师,因为发脾气也很伤身体;保安叔叔呵斥人的时候,他知道这样太粗暴,但理解这是因为保安叔叔不知道还有其他更好的方式……
有了这样的意识,即使在学校里有不愉快,他们也可以从更高的角度对待不愉快的经历,能更快地走出来并且从中得到宝贵的经验:从粗暴的行为中知道“待人温和”更好,从失控中知道“情绪管理”多么重要。这些孩子成绩未必很好,但是情商一定很高,待人接物从容。就如成人,在一个组织中(无论是单位还是家庭)有了大局观,可以成长得更快。
从某一角度讲,能看到整体,尊重整体中的每一个人,是成熟的表现。除了天生的气质外,家庭环境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即父母是用一致的态度对待孩子的状态起伏,还是被孩子一时的低落所影响?是否会利用各种时机引导孩子看到整体,比如在餐桌上我们的话题是争论这个菜烧没烧好,还是聊聊时事新闻、分析单位的业务人事?
当然,做到这些很不容易,几乎是在要求父母有所修为了。说一千道一万,又回到了我们的老话题--父母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