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麦米兜兜
过了满月,就该给孩子取名字了。
名是志诚取的,叫思博。跟志诚姓的话叫王思博。跟凤凰姓叫刘思博。
取名这天大家团在一起,目光如同探照灯一样都往志诚这边聚过来。
“爸,妈。”志诚说,但是接下来他又从他娘的脸上看到了某种期盼,忽然想到这两个字还不能完全代表在场的所有人。所以,又改成了“爸,妈,娘。”
“爸,妈,娘。我看小宝落户的事情得抓紧。否则,怕到时候政策关门就进不去了。你们看行吗?”
“是这个道理。老家那边行动得比这快多了。时间不等人啊。我咱们小宝这也是命里有这福气,一出生就带着生活费。”凤凰爸拍着大腿说。对于这样的盘算,他可谓胸有成竹。
“这名好,我赞成。志诚,就依你。”凤凰妈说。
“娘,你说呢?”志诚看了看他娘问道。
志诚娘心里多少有些不乐意,但是一想到自己多少年还积攒不下来这几个钱,也点头同意了。
敲定了名字后,志诚跟凤凰爸一起回了一趟老家给小宝落户。
一路上,凤凰爸一路给志诚解说着未来的美好前景。末了,还说过段也要回老家翻新一下房子。现在他们住的是一栋二层小楼,凤凰爸想着屋前屋后还有一些地,打算再加盖一栋三层的楼房。到时候如果问起来,就说是给他们小家庭这一家三口准备的。
志诚娘当然不知道凤凰爸和志诚之间的盘算。
这边志诚娘还依着老规矩,管着王思博、王思博的叫。
有几次叫凤凰妈给听见了。她说:“亲家母,那天不是都讲好了么?小宝跟我们凤凰姓刘。”
“姓刘是因为征收。征收的管不到这里来的。是吧小宝?”志诚娘觉得亲家母管得宽,也不搭理她,自顾着逗弄着小宝。“小宝是奶奶的大孙子,跟奶奶这就这么叫。”
“亲家母,你看你这说得。你就是不提这茬,小宝也还是志诚的儿子,人家也不会不拿你当小宝奶奶啊。我们凤凰也不跟我姓,难不成谁还觉得我不是她妈妈了?”
“征不征收的我不管不到。我就管着我自己和我大孙子。我大孙子在哪,我就在哪。”
凤凰妈也不能堵志诚娘的嘴。只好由她去了。
倒是志诚夫妻两个时常不知道维护哪边。
小宝因为跟凤凰姓,自然也不能叫凤凰妈外婆了,一律的全套下来就得包括管凤凰爸叫爷爷,管凤凰妈叫奶奶。
这样一个屋子里就有了两个奶奶,一个爷爷。
只是,这样的场景不免叫同区的邻居们弄得云雾不知。
小区里头有一个张老太。跟志诚家住一个单元的。凤凰妈和志诚娘经常在电梯里碰到。
张老太因为早上自家小保姆提要加工资,寻思着再请一个年纪大点靠得住些的保姆。
那天张老太碰到了志诚娘。
她看着志诚娘觉得合自己的心意,便立马攀谈了起来。“老嫂子,你早啊。”
志诚娘也用不标准的普通话,和气回复道:“早。”
“老嫂子,这家给你多少钱一个月啊?我看你干得蛮上心的。孩子也带得干净。不瞒你说,我是单位上退休的,前几年也没了老头了,就想着退下来能清闲点,好不容易请了个保姆吧,年纪轻轻的,干活不细心,玩心还大。你要是来我家里,我管吃管住,这个数你看可以不?”
志诚娘见她伸出四个手指头。“啥?四千?”
“嗯,四千。一月可以休息两天。咋样,中意不?”长老太进一步说道:“我看你们家那个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你这是给她看孙子吧?我给你说,带孩子是最麻烦的了。来我家里就不一样了,我们家里没有小孩子吵闹,保准你吃得好睡的香。我也是缺个人说话作伴。老姐姐要是愿意来,我也就用不着找别人了。”
“我不去,我带的是自己的孙子。不拿工钱的。”
“啥?自己的孙子?不对啊,那天我也是听她这么说来着。还有一个爷爷跟在后头呢。”
“她爷爷早就死了的。”
就这样,志诚娘把这次的议论当成了将要带孙回去走亲戚的提前彩排。
如果到时候不给亲戚们解释清楚,人家只会当志诚是做了人家上门女婿。
如果到时候给亲戚们说是因为征收,因为钱。那人家还不说他为钱卖孙吗?
志诚娘越想越气,越气越不平衡,越不平衡越看着刘字不顺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