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专家,专门研究高三如何复习。结合现在新课改形式讲的,有一些建议很合理;但有些建议,要做一番思考。
首先,专家强调考试的重要作用,课前小考,作业考试化,周末学科强化考试,错题通过考试改错;如果学生懒散,要让学生“动”起来,考试一下就好。总之,考试能解决学生的一切问题,学生永远在考试路上。试问:天天大小考,什么时间讲评消化?一直考试,学生脑中的弦一直绷着,能不能崩溃?考试,肯定要做,但要分学科。数理化,考试频繁,是应该的;但是像语文,考试相对要少一些,增加读写训练。
其次,专家强调要创设复习模式。“四步复习法”,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学生整齐划一,步调一致;教师也节奏相同。大家板着面孔,步伐同一,永远在模式路上。不可否认,模式确实有好处。但一直在模式中,学生能不能跳出来看到更广阔的天地,能不将被模式框住?
第三,专家将全国各个名校的各种做法,介绍给我们。让人眼花缭乱,不知所以。如果按照所说的每一条去做,基本累死在备考的路上。不管学情如何,不管地域情况,只跟别的名校进行比较,这样子是不是会迷失自我?
第四,尖子生培养,给我们画了一张大饼,构建了一个宏伟蓝图。至于具体内容是什么,不知道。什么“系统性培养方案”,什么“固定的培优模式”,什么“一套培优拔尖的课程”,概念宏大,理想丰满,现实骨干。专家承认,最后尖子生的胜出关键就要看语文成绩。但是,前面讲每周布置作业次数时,专家却建议数学5次,物理5次,语文3次。不知是什么神逻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