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号晚上,安徽省宿州市灵璧渔沟中学某宿舍发生了一起校园伤害事件,一名学生死亡。这次事件与以往相似,出现了事件的不同版本,网络上也存在很多的声音。剔除情绪化的发泄,从不同的信息中寻找蛛丝马迹,并进行理性分析,才能对事件有着准确的判断。
一、年龄问题
网传伤人者的为高中生,官方通报的年龄是14周岁。之所以纠结年龄,是因为年龄是是否构成犯罪以及量刑的重要情节。按照我国法律规定,12周岁以下不负刑事责任;12-14周岁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且产生死亡或严重残疾后果的行为负责;14-16周岁只对八个罪名承担刑事责任;16周岁以上对全部罪名承担责任。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最高刑期为15年有期徒刑(单一罪名)。年龄问题,公安机关不会也不敢弄虚作假。
二、罪名问题
目前官方没有死因的通报,但网传死因为“肺部淤血穿孔,心脏淤血,暴力致死”。死因不仅是确定罪名的关键情节,也是量刑重要的参考因素。要准确定罪量刑,仅凭网传的死因鉴定意见是不够的,必须还得查明:1.肺部淤血穿孔和心脏淤血是否是击打所致;2.死者生前是否存在相关疾病;3.如果存在疾病,则击打和自身疾病对死亡结果的参与度如何。并且需要通过外伤结合证言等其他证据以判断击打的部位、次数、力度、方式等,最终确定罪名是故意杀人还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亦或是过失致人死亡。这些信息,只能等官方的通报才能确定。
三、犯罪人数问题
官方通报刑拘一人,网传涉案人员有七人。这里有两个可能性:一是现场就是死者和伤人者两人,不存在其他人员;二是伤人者带了六个人一起去,但动手的只有一人。在后一种情形下,不能当然认为其他六人不构成犯罪。虽未直接殴打,但若存在堵门、围逼、言语恐吓等行为,符合帮助犯的构成,应当与伤人者共同承担刑事责任,但量刑时可以进行考虑。官方通报对此语焉不详,应当进行调查和说明。
每次热点事件发生后,必定有人捕风捉影、移花接木,用虚假信息混淆视听博眼球。而在徐州丰县事件后,官方通报的可信度也遭到质疑。从繁杂甚至对立的信息中提取有价值的内容,利用经验及专业进行分析,才不会让情绪压倒理性,才不会让善良被居心叵测的人利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