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发生都是好事,如果还没有好起来,说明还没有到最坏的程度。”
不记得这句话原句是怎样的了,大致意思是这样。一直以为它只是一句心灵鸡汤,但就在早上半小时的运动过程中,感受到了这句话的魅力——人生终会见到曙光,即使一路坎坷,满路荆棘,当你走完所有的不易,会看到隐约的光芒,就在前方。
对于“懒惰”,我又有了新的认知。
如果一个人做任何一件事,做到一半就放弃,会被贴上“半途而废”、“懒惰”的标签;如果一个人对于成功只是设想,从不行动,会被贴上“懒惰”的标签;如果一个人做事不努力,会被贴上“懒惰”的标签;如果一个人只是沉浸在玩乐、享受之中,会被贴上“懒惰”的标签......总之,如果一个人没有成功,就是因为“懒”。
![](https://img.haomeiwen.com/i21290638/b89fc2bb5b377202.png)
查一下“懒惰”的意思:不爱劳动和工作,不勤快,即为懒惰。试问:世界上有多少人是愿意劳动和工作的?如果给你一个机会,可以选择方式生活,你会选择辛勤劳动的生活吗?
曾有朋友说,她不希望这一生有多么辉煌,多么大富大贵,只想平平凡凡地过这一生。每天上班下班,操持家里,井井有条,有时间就学习看书,或者约朋友出去玩。
她和另一个朋友形成鲜明的对比,另一个朋友想要更好的生活,他不想庸庸碌碌的过完这一生,他很努力,工作的时候努力提高效率,甚至还争取一些额外的工作,想多学些知识。下班之后兼职创业,约谈客户,或者跟小伙伴们聚在一起,商讨怎么更好的合作。除了5个小时的睡觉时间,几乎都在工作、学习。
由此,可以说前面一位朋友懒惰,后面一位朋友勤快吗?
从大众的观点出发,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深入的想想,真的是这样吗?他们知识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他们只是有不同的生活热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21290638/cc0160ca1286f61d.png)
有朋友常跟我说,你看某某某,已经身家百万了,但他还是每天拼命的工作,相比起来,我们真的太懒了,过得太舒适了。
曾经对此,我也深以为然。而今,我不再用“懒惰”来定义自己,也不再用“懒惰”去定义任何一个人。如果一个人已经身价过亿,每天只是游山玩水,刷肥皂剧,跟朋友下午茶,每天买买买,你也会说他懒吗?
你不会,你只会羡慕他有钱。
所以,是用什么标准在定义“懒惰”?
当一个人找到自己的激情之所在,他会不顾一切地去完成那件事,不在乎那件事是否能带来金钱利益,不在乎那件事会花费多少时间,甚至不在乎做那件事会不会成功,这是“勤快”。
![](https://img.haomeiwen.com/i21290638/3ad8d41bef5657f2.png)
如果一个人没有找到自己的激情之所在,不管做什么事,他都会计较得失,都可能三分钟热度,这是“懒惰”。
如同一个打工人,老板让他做什么事,他就做,老板给他多少工资,他就做多少工作,如果工作不称心如意,那就换一份工作,这是“懒惰”。
而当这个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开始创业,他会没日没夜的拼命努力,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这是“勤快”。
然而,“勤快”也好,“懒惰”也好,不就是生活的两种状态吗?只是“勤快”是褒义词,人人都想听,而“懒惰”带着些许贬义,不是谁都喜欢。既然“勤快”和“懒惰”只是两种生活状态,为什么要给自己,给自己身边的朋友贴上负面的标签呢?
我们都可以更好,更好的接纳自己,更好的接纳身边的人和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