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阅读的力量想法我思故我在
成长类书籍带给我们什么?

成长类书籍带给我们什么?

作者: 木十二青 | 来源:发表于2023-04-27 22:59 被阅读0次

俗话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是充分揭示了书籍的丰富内涵和广阔应用。当然,这也就直接说明了“书籍”除了我们的学校教材和课外书,还有其他品类,当然正如学校教材是帮助我们普及教育,其他品类也就各有功效,全凭我们自己怎么选。

每每阅读之初,无论老幼,我们都会去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孩子爱看绘本和漫画,大人更容易接触小说和名著,越看越投入,自然想去找类似书籍,这也就进入了广泛阅读的阶段,再顺藤摸瓜,一般就会因为人性中想要自我解释的倾向而专注于成长类书籍。

有人说成长类书籍就是鸡汤,一天天看鸡汤也就只能自己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嘴上说着岁月静好,心里一阵狂躁。

可成长类书籍从来都不是鸡汤,因为鸡汤只是让我们平和,只是让我们补一补身体但对于现实生活于事无补,没有改变就不算成长;可成长类书籍是关注终身成长,里面关注了我们的认知惯性,明确界定了我们的行为习惯,并且给出了明确的行为设计方案,它给出了一条成长的路径,这个路径不仅清晰可见,我们还深入了归因层面知道为什么那么做。这么说,成长类和鸡汤的区别还不够明显吗?

当然,成长类书籍能带给我们很多东西,往往模糊其词就说“很多”,我知道的也不多,但我觉得这四点是我当前最受惠的。

其一,向内探索:从行为到观点,再反哺至行为和背后观点。

成长类的书籍往往会从一些普遍行为现象去谈,例如网课和线下课,这时候就会从两者的性质去界定:网课是单位时间内生产一份产品,但产品却可以多次出售,所以就像是批发时间,投入少获利大;线下课面对面的生动和及时交互性不可替代,但它的成本是一份时间一堂课程,这也就注定了受众受到数量的限制,就像是零售时间。

于是,这里就提出了“批发时间”和“零售时间”的观点,当然这个概念也可以转化为“价值重复批发”和“价值交换”。这就是从我们价值观中增加或者明确了这一个信念念条——我们要做的是“批发出售时间”的人。增加单位时间价值,记录有专业领域成长。

然后如何应用到我们的行为中呢?多从事随着时间流逝价值提高的工作,多考虑提升自己的价值,然后“批发时间”,而非是满满当当各种兼职挤满时间,不是说哪一种不好,而是我们有了更好的一种选择,这也是一种自己要成长的方向,下一次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我就不会徘徊,浪费时间刷视频看小说的时候也会想想成本,让自己再成长一会儿。

其二,向内探索:从行为现象到行为设计原理。

早上没办法起床早读,白天想念夜的黑,这些想做却一直做不到的事情是一直存在的,反反复复困扰,反反复复解决,为什么存在?可以解决吗?首先,这肯定是可以解决的,因为问题都能得到解决,更何况有那么多人都能做到,自己给予自己信心后那就更可以做到(正如我乐观相信可知论)。其次,怎么解决呢?其实行为设计原理说得很清楚,让自己很容易注意到这个行为,例如时间设置流程,早起就是先看书再洗漱然后吃早餐,那看书这一步就很明显,从床上起来按掉闹钟那一刻起,自己就会开始阅读,至于读多少,一页就好,超过一页都算今日份的自己超努力,值得点赞,更何况可以躺在自己喜欢的沙发上看,更何况看了之后可以吃自己想吃的美味早餐。从线索明显(按掉闹钟后)到轻松(读一页),舒服(喜欢的沙发)有吸引力(想吃的早餐),行为设计就是那么简单,而我们需要的只是给好习惯安排个每日好时候即可,之后,它就会慢慢自行运转,这可真是件开心事儿。

其三,向外探索:从现象到本质。

我们感觉不对的时候,往往是情绪一团糟的时候,一切都是负面的,自己没办法清晰的思考做出决定,最后只能屈服于情绪的压迫,胡乱决定,结果当然再次加重当前局面。这时候其实是情绪决定了思考,而非通过情绪去思考,当想清楚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平和面对很多问题,然后,思考为什么会有情绪的发生,行为和语言哪个地方有偏差,需要怎么调整,相应的价值观念条如何调整,瞧,一个问题就帮助了我们解决一系列问题,同样的其他人又是呈现怎样的状态,如何去面对解决的。从点到线,再到面,从现象到本质就那么简单。

其四,向外探求:从输入到输出。

我们往往倾向于去调整习惯去获得生活的控制感,这个逻辑当然没错,可从自身到环境的大圆里,我们不可能永远默默努力而又不看结果,同样我们输入了总得有输出产品来说话。所以习惯形成后的下一个阶段是点燃技能,让自己在产品展示中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其五,向外探索:从特例到普遍。

因为我们人类是群居动物,所以其实冥冥之中某些部分和时候我们都会寻觅一些共性和特性,寻找有观点共鸣的朋友,寻找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找到同样问题的解决方法,探索同一方案不同人的实践结果。我们和而不同,我们是普遍和特殊性最完美的结合,当然也愿我们都平衡好这种共性与个性。

成长类书籍所给予的还不仅如此,还有更多例如学习和的观点和理论,又或者学习和习得的对比理论,再或者是投资,又或者是技能学习等等。我所要成长的还有很多,生命不息,成长不止。

愿我成为爱读会写的小漂亮,愿我们成为我们想成为的自己。


写在最后:

我的成长类书单推荐

1.把时间当做朋友 李笑来

2.终身成长 卡罗尔·德韦克

3.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赛德西尔·穆来纳森

4.认知红利 谢春霖

5.Automic Habit  James Clear

6.复盘 虚舟

7.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周岭

注:图片来自网络

(Aimee1000天持续写作计划 418天/1000天)

相关文章

  • 成长,到底带给了我们什么?

    小时候,总是盼着可以快快长大,长大了就可以走出小山村,可以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可以想吃什么就买什么,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 成长带给我们什么

    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小的时候讨厌的东西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不那么讨厌了,就如香菜和金桔,小的时候特别讨厌的配菜和水...

  • 成长到底带给了我们什么?

    心里流着泪,嘴上却还笑着说:没事。 下午时候,朋友圈里有个朋友发了一条状态,“电话那头温柔的说:你怎么啦。眼泪噗...

  • 成长到底带给了我们什么

    近期月经推迟,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等等等等一系列问题出现,查了一下推迟原因,首先排除怀孕,其次大部分都是精神因素,...

  • 成长到底带给我们什么?

    我以前一直在想人成长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 成长到底带给我们什么? 一个人长大的时候,和小时候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今...

  • 用两篇《如何有效阅读》和《终身成长》的范文,带你走进拆解稿的世界

    我选择了阅读类书籍《如何有效阅读》和成长类书籍《终身成长》来解读,详细解读《如何有效阅读》,简单解读《终身成长》。...

  • 成长带给我们的是什么?

    昨天去教室上课,临近期末的课堂总是充满了拼命与懈怠的矛盾。学习好的同学在争分夺秒地复习,成绩差的还是一副无所畏惧的...

  • 《狡猾的思想》–心灵深处的审视

    这是一本关于人生哲学的通俗读物类书籍。我们内心的暴力时常会带给我们快感,但是我们却又渴望平静、仁慈与温柔,这是我们...

  • 如何高效读书(阅读的价值二)

    经由上一篇《我为什么读致用类书籍》,梳理出了成长的捷径,多读致用类书籍。 今天就来谈谈,关于读书的方法论。 高手读...

  • 浅谈读书感悟

    赶上这个信息化的好时代,真是庆幸!我们可以通过不同渠道,便捷地领略吸收各类书籍,带给我们的营养大餐。 喜欢读书的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长类书籍带给我们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imi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