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个伟大的传统,在唐诗中都发展到新的高度。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的诗歌,在浪漫主义诗歌发展中有着崇高的地位。
远古时代口口相传的神话传说,是我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的萌芽。到了战国时期,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吸收前代文学和文化的成就,在现实中创作了一系列光辉的诗篇。以宏富博大的内容,奇情壮采的形式,“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辞家之前”(南朝刘勰《文心雕龙——辩骚注释》),为浪漫主义传统创造了第一个高峰。
同属战国时期的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在哲理散文中创造了许多幻想奇丽的寓言,也对浪漫主义传统有着重要贡献。
从两汉到唐初,浪漫主义传统在民间创作中不断发展,汉魏六朝乐府民歌中的《陌上桑》、《木兰词》等作品,曹植、阮籍、左思、陶渊明、鲍照的某些诗篇,以及六朝志怪小说中的优秀传说,都对浪漫主义传统有所丰富。到盛唐时代,更出现了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歌的高潮。
李白的诗歌,继承了历代浪漫主义创作的成就,以他叛逆的思想,豪放的风格,反映了盛唐时期乐观向上的创造精神,以及不满封建秩序的潜在力量,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丰富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
这些成就,使李白的诗成为屈原以后浪漫主义诗歌新的高峰。
李白对唐代诗歌的革新也有杰出的贡献。
初唐诗人陈子昂(公元659年~公元700年),是唐代诗歌革新运动的倡导者。他的诗歌主张是风骨、兴寄。所谓“风骨”,是指文学作品所创造的艺术美的本质特征。“兴寄”,要求言志充实深沉。“风骨”与"兴寄”的提出,既扫荡了初唐形式主义诗风,也为唐代诗歌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当时无疑是具有开创意义的。陈子昂是在“六朝绮丽之余习”中,第一个自觉提倡汉魏风骨的诗人。
李白继承了陈子昂诗歌的主张,在理论和实践上使诗歌革新取得了最后的成功。
据《全唐诗》记载,李白古风诗共59首。李白《古风》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 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 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 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 开流荡无垠。
废兴虽万变, 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 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 垂衣贵清真。
群才属休明, 乘运共跃鳞。
文质相炳焕, 众星罗秋旻。
我志在删述, 垂辉映千春。
希圣如有立, 绝笔于获麟。
在这首诗歌中,李白回顾了整个诗歌发展的历史,指出“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并以自豪的精神肯定了唐诗力挽颓风,恢复风雅传统的正确道路。
李白《古风》第三十五:
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
寿陵失本步,笑杀邯郸人。
一曲斐然子,雕虫丧天真。
棘刺造沐猴,三年费精神。
功成无所用,楚楚且华身。
大雅思文王,颂声久崩沦。
安得郢中质,一挥成斧斤。
在这首诗歌中,李白又批评了当时残余的讲求模拟雕琢、忽视思想内容的形式主义诗风:“一曲斐然子,雕虫丧天真”。
在创作实践上,李白和陈子昂有相似之处,多写古体,少写律诗,但他在学习乐府民歌以及大力开拓七言诗上,成就却远远超过陈子昂。他这些努力对诗歌革新起了巨大作用。
李阳冰(生卒年不详),唐代书法家。字少温,谯郡(今安徽亳州)人,李白族叔。在他为李白编的诗集《草堂集》序中说:“卢黄门云:陈拾遗横制颓波,天下质文,翕然一变。至今朝诗体,尚有梁陈宫掖之风,至公大变,扫地以尽。”这是对李白革新诗歌功绩的正确评价。
李白诗歌对后代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中唐韩愈、孟郊大力赞扬李白的诗歌,并加以吸收,以形成自己豪放杰出的诗风。李贺浪漫主义的诗风更显然是受过他更多的启发。
宋代诗人苏舜钦、王令、苏轼、陆游,明清诗人高启、杨慎、黄景仁、龚自珍等也莫不从李白的诗歌中吸收营养。
苏轼曾评价李白“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意思是说李白对待天子,敢于像与官职相同的僚友嬉戏一样不卑不亢,而对于自己的伙伴,同侪则毫不在意,十分轻视。
李白的事迹和传说,后代被写入戏曲、小说,流传民间,更体现了酷爱自由的人民对他的热爱。
把酒问青天 马鞍山太白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