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IT·互联网
《王阳明 · 一切心法》(下册)读书笔记:异端信仰下的典范人生

《王阳明 · 一切心法》(下册)读书笔记:异端信仰下的典范人生

作者: Tim_辰天 | 来源:发表于2017-05-10 07:54 被阅读349次

    《下册》

    第十章 南下:舟中论道与岩中花树的故事

    157. 一切道德价值都存在于心,只是会表现在人和万事万物的关系上罢了。所以,寻求天理,或者说寻求至善,唯一的途径便是反求诸己,从自己的内心去体认,一切向外的路都是歧途。

    158. 人有四种与生俱来的善心,除了恻隐之心之外,还有羞耻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的萌芽。

    --------------------以上为20170427更新--------------------

    159. 如果可以抛开形而上的依据,我们完全可以从最简单易懂的孟子“四端论”入手,那么,无论存天理、灭人欲也好,格物致知也好,致良知也好,一切的自我修养都无非是在儒家的价值观里悉心培养“四端”,使自己变成一个心中充满了恻隐之心、羞耻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的人。

    160. 说来容易做来难。方法虽然就这么简单,但这需要你每时每刻都专注于培养善念、克制恶念,最后达到恶念自然而然就不会发生的地步,而善念会成为你应对每一个具体事务时下意识的反应。

    161. 一概向内心去求就是,把存天理、灭人欲的功夫做足,那些细节也就自然随之而来了。如果你的心里已经没有了人欲遮蔽,只有纯然的天理流行,那么在侍奉父亲的时候自然会萌生孝心,于是冬天自然会担心父亲受寒,因而去求个给父亲御寒的办法,夏天自然会担心父亲中暑,因而去求个帮父亲降温的办法。孝心是根,具体尽孝的办法都是枝叶;先有了根,自然会生出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再去种根。

    162. 这个理路正式陆九渊式的,立乎其大,一通百通。陆九渊曾今说自己没事的时候就像一个完全无知无能的人,一旦有事情需要解决,忽然又像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人。

    ---------------以上为20170428更新-----------------

    163. 在王守仁看来,圣人所谓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不可能从字面意义上成立,因为天下事物不胜枚举,即便是圣人,也不可能知道每一种植物的名字,每一个朝代的每一项典章制度,这根不是人力所能为的。圣人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所知所能的其实只是天理,而天理在握之后,需要了解哪些事项,还是要去学去问。

    164. 圣人掌握的核心原理,虽然该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但这只是使他更善于解决问题罢了;他虽然可以从核心原理一通百通,但并不会因此就变成全知全能的神。

    165. “君子不党”是一个古老的儒家命题,它意味着君子应当凭借理性和修养来扭转自己身上那种渴望拉帮结伙的低级天性,依自己的主见行事,而不去逢迎某个正式或非正式的团体。这是一件很难的事。

    166. 当君子们标榜“君子不党”的时候,总是蕴含着这样的言外之意:1)只有小人才喜欢结党,喜欢扎堆抱团;2)小人是一种可鄙的生物;3)我们一定要把自己装扮成与小人相反(至少是不同)的样子,使自己能够便捷有效地区别小人团伙

    167. 虚荣心,或者攀比心,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果可以在这里套用经济学概念的话,我愿意说“君子不党”是一种精神层面的炫耀性消费。

    168. 任何人类社会都会形成自然分层,强者为首,次强者为爪牙,弱者垫底,社会金字塔就这样赫然成型。上层人士永远力图使自己与下层形成一目了然的区别,无论在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甚或一切重要的行为模式上都在向下层标榜这样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我不属于你们!”

    169. “属于”与“不属于”貌似相反,其实一并强化着每个人心底或隐或现的归属意识,而后者较之前者具有更多一些的文明意味。

    170. 在更加深刻的意义上,归属感其实影响着我们的平等观念。“属于”使我们顽固地追求平等,以一种近乎病态的执拗想要和他人保持一致;“不属于”使我们顽固地追求不平等,刻意与他人有所区别或疏离。换言之,我们确实有追求平等的天性,但同样有追求平等的天性。当我们试图对一些所谓的自然权利寻求普世认可的时候,其实不可能提出任何足以自圆其说的理据,最多不过是在所有人的归属感的两极之间找一个最大公约数罢了。

    171. 儒家主张“君子不党”,归根结底只是说君子不可以像小人那样结党营私,“党”的问题,即归属感的问题,始终都要解决,这毕竟是人性使然。所以欧阳修写有《朋党论》,届分小人之党与君子之党,认为后者非但无可厚非,反而应该大加鼓励。

    ---------------以上为20170429更新-------------------

    172. 如果标准更严苛一些的话,全世界值得传承的文字只消一句话便够。

    173. 曾经有人批评陆九渊,说他的全部学术只是信奉孟子的一句话:“先立乎其大者。”陆九渊的回答简单直接:“诚然。”

    174. 从内心入手,立乎其大,只抓纲领性的问题,自然就会纲举目张,一通百通。王守仁的立言宗旨与陆九渊如出一辙,如果算上必要的辅助说明性文字,两三千字就已经绰绰有余了。

    175. 道德即便像王守仁所说的那样需要求之于心,表现为自我修养,但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到底归根结底是人际关系的衍生物,当若没有人际关系便无所谓道德。所以在今天显而易见的是,道德,或王守仁所谓的天理,其根源只在人际关系上,而不在任何人的心里。

    176. 王守仁所宣讲的“格物”理路是,人心具备全部的天理,即具备十足的“至善”,只不过被不同程度的人欲闪现就把它扼杀,久而久之,人欲就被清理净尽,天理或“至善”便会完全显露出来。

    -------------以上为20170430更新--------------

    177. 今天很多心灵修炼类的畅销书仍然会教人静坐,静心澄虑,这对人总有一些好处。毕竟现代人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无论正事还是杂事,每天总有数不清的事情要去操心,心里总是满满的、乱乱的,久而久之就会使人陷入焦灼、烦躁的状态。

    178. 静心澄虑说来容易,难在大脑的活动总是不由自主的,即便在我们自以为无梦的睡眠时间,大脑也不曾有片刻闲着。在清醒状态下什么都不想,这确实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179. 最常见的纯技术性的解决方案是所谓的专注冥想,想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节奏上。佛经里就载有许多默数呼吸的禅定训练。

    180. 卧轮的静坐可谓心如死灰,物是物,我是我,彼此全不相干。在慧能看来,这意味着心念的停滞,是一种有束缚的状态;慧能的主张是“用心若镜”,心会随着外界境况的变化而生出相应的反应,完全是被动的、承受的、不得已的,外物来时不拒,外物去时不留,对镜心起,镜过无痕。在慧能的佛学理论里,若心灵进至这样的状态,也就斩断轮回了。

    181. 佛教在个人修行上的终极目标就是断轮回、入涅槃,慧能认为这是人在活着的时候就能达到的目标,“念念无往”时自然摆脱了业力的牵绊,也就是超出因果链条了。当然,即便达到如此境界,也要像普通人一样吃饭睡觉,只是若能一直保持这个状态的话,就能不再堕入轮回了。至于不堕入轮回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状态,这只能由信仰者自己体会了。

    182. 王守仁的理路是,我们心中一切的纷扰和焦虑归根结底都是患得患失造成的,总有一些事情在我们心头盘桓下去,让我们费尽思前想后的功夫;推想患得患失的原委,无非是功利意识作祟罢了,换言之,都是“人欲”这种不道德的因素造成的,那就让我们在静坐中“恨斗‘私‘字一闪念”,把每一个发自“人欲”的念头坚决扼杀在摇篮中;于是我们的心就像一面积满灰尘的镜子被一点点擦拭干净一样,终于恢复本来面目,那就是纯然天理的光明状态;保持这种状态的话,遇到任何事情都可以从容应对,因为天理会自然而然地指导我们每一次待人接物,从此再不会患得患失了;而我们遇到的每一件事,都像明镜前晃过的事物一样,来时被明镜如实地映照,去后不会在镜面上镌下任何痕迹。

    183. 那么相应的是,一个人倘若没有这样的修养,心是一面积满了灰尘的镜子,那么每遇到什么事情,即便在事情过后,镜面的灰尘上总会留下或深或浅的印痕,这些印痕也就是我们的纠结、焦虑、烦恼、苦闷...

    ----------------以上为20170501更新--------------

    184. 上乘法门说来简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只要力气使对了,成佛只在一瞬间。下乘法门却复杂难修,先要持戒,数百项戒律单是记住就不容易,再要修定,每天都要花大把时间坐禅入定,以求最后因戒生定、因定生慧,终于觉悟成佛。

    185. 朱熹教人格物致知,就很像戒、定、慧的苦修,而王守仁教人舍外求内,尽管也有坐禅式的苦修,但自负资质的学生难眠直接悟入心之本体,以为这就是师尊龙场悟道的境界了。

    186. 心学与禅宗,仿佛只有一线之隔。

    187. 佛与道的学问,其精妙之处与儒家圣学只有毫厘之别,故而不易分辨,只有笃志于圣学的人才能有足够的眼力。

    ----------------以上为20170502更新---------------

    188. 佛家和儒家究竟怎么区别呢?佛教东渐,在自觉不自觉中越来越中国化,即变得越来越入世了,甚至开始讲仁义礼智、爱国爱家、孝顺父母之类的话,而儒家的视野越来越从社会转向内心,精微的心性酷似佛教的名相辨析,静坐功夫更与禅定难分彼此。即便官方搞一次焚书坑儒,再将佛教奉为官方意识形态,以佛教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教科书,将孔子像请出文庙,换上佛陀金身,这世界的面貌也不会真的发生多大变化。只不过在那个价值一元化的时代,正邪不两立的观念枷锁太牢固,即便佛家和儒家读一样的书,行一样的事,彼此也要拿着显微镜找出一点“核心差异”的。

    189. 王守仁真正的回答是:“你不必费力气辨析佛家和儒家的差异,只要选择其中正确的内容去学就是了。

    190. 那我该怎么判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呢?王守仁答道:“别人说是说非,你都不必去管,只要向你的心里印证。哪些学说你觉得心里能安然接受,那它就是正确的学说。

    191. 心又怎么能够判断是非呢?王守仁答道:“如果没有是非之心,那就不是人了。那些心里不明是非的人,只是因为他们心之于真理不能够像口之于味、木之于色那样真诚恳切,所以被私欲蒙蔽了。你的当务之急就是立诚。只要你的心之于真理能够像口之于味、目之于色那样真诚的话,自然便可以分清是非。”

    192. 这样来说,四书五经岂不是没用了?陆九渊当初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那是在著名的鹅湖之会上,朱熹强调读书的意义,陆九渊反唇相讥:“尧舜之前,何书可读?”

    193. 这是一句极有力的反驳。儒家推崇的圣人以尧舜味最,经典排名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后来加入孔子,名列周公之下。事实上,孔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知识分子型的圣人,周公以前的圣人基本上都无书可读,属于文盲或半文盲式的存在。榜样就这样摆在眼前,难道只有读书才可以成圣?

    194. 四书五经的存在价值在于,它是一个好的环境、一个正确的路标、一把有能力清扫心灵之境的鸡毛掸子。所以在与朱熹反复辩学之后,陆九渊也开始重视经典劝人读书了,尽管这与他的心学主张并不能完全自洽。王守仁也是站在这个立场上回答的:“谁说四书五经没用呢,是非善恶都记载在这些书里。问题只在于,若不立诚,读四书五经不过使自己增长一些谈资罢了,又怎能得到是非善恶之真呢?”

    -------------以上为20170503更新-----------

    195. 心学的是非标准不在书本,而在自心,心之所安便当行。

    196.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197. 孔子有说“我欲任,斯仁至矣”,“一日克己复礼,而天下归仁”,任是孔子提出的儒家最高境界,这境界虽高却可及;孟子有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圣人是人人都可做的,只看你有没有诚意去做罢了。

    198. 孔子和孟子的名言分明给自己的主张做了清晰的背书,任何对儒家典籍抱有诚挚之心的人都没理由反对自己,显然,在王守仁看来,世人所缺的不是典籍,不是解读,而仅仅是一份诚意。

    -------------以上为20170504更新---------------

    第十一章 巡抚南、赣、汀、漳

    199. 孟子有眼,不得到上级的信任是不能够把百姓治理好的,而得不到朋友的信任便得不到上级的信任,要取得朋友的信任就必须得到父母的欢心,要得到父母的欢心就必须有足够的诚意,要有诚意就必须先明白什么是善。所以说“诚”是天之道,“ 思诚”是人之道。至诚一定会感动人,不诚便不可能感动人。

    200. 简言之,一个人必须由立诚出发,才可以一步步取得上级的信任。这个逻辑上看,“风云际会”与否不该找客观原因,而要找主观原因。

    201. 毕竟总有人做出各种或正或反的预言,而当事情有了结果之后,与结果不符的预言自然会被淘汰。事情每每如此,正式人们天然的心理机制决定了史书的书写方式,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

    ---------------以上为20170505更新-----------------

    202. 以最传统、最苛刻的儒家标准来看,战争非但不是诡道,反而是正大光明的荣誉之道。这是仅属于封建社会的传统,当时武士阶层属于贵族阶层,战争既是他们的权力,也是他们的义务。贵族的打法受到一系列荣誉标准的约束,受到鼓励的是面对面的公平交手、追杀时不为已甚的分寸感,以及种种在后人看来迂腐至极的东西。欧洲所谓的骑士精神,日本所谓的武士道,都是一样的。

    203. 而当礼崩乐坏、封建社会解体,荣誉迅速让位于功利,平民阶层迅速蹿升,战争可以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用商鞅的话说:“事兴敌所羞为,利”,即战争是一项搏下限的事业,赢家属于最没节操的那一方。(《商君书·去强》)这种时候,“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任然抱持着传统其实精神的贵族们一个个成为骑士精神的殉葬品。

    204. 一般而言,能在官场摄取实权位置的人未必是会做事的人,但绝对是会做官的人。

    205. 执行力的问题从来不仅仅是一个现代问题,所以智囊型的人才一般只宜做参谋,不宜做统帅。方案再好,落实不下去的话便只是一纸空文。

    ---------------以上为20170506更新-------------------

    206. 在全世界的范围内,盐都都是一种高度政治化的物资,政府永远都在努力垄断着盐的生产和分配。随着文明化的进程,盐的垄断渐渐向着盐税转化。所以英国1825年废除盐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废除盐税的国家,我们不难想象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207. 战争就像牌局,总有很多偶然因素,百战百胜只是传说,高手和庸才的差别总要从长线判断。高手也总会因为各种偶然因素而失利,但只要牌局够久,概率注定会将胜利的天平倾斜向高手一边。

    208.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的本质就是派系,派系最看重的品质就是忠诚,这是人类作为群居动物在亿万年的进化史上被血与沙打磨出来的或许不那么光彩的天性。很少人能够在不同派系间左右逢源,而那些不站队的逍遥派很难获得任何一个派系的支持,于是,貌似带有利他主义色彩的“忠诚”其实是对人类个体而言的一项生存优势,尽管它会给你带来一些不必要、你原本无意开罪的敌人,但它也会给你带来最大限度的支持和保障。

    ----------------以上为20170507更新-----------------

    209. 任何一个机构,只要时间久了,内部关系都会盘根错节,严重影响管理效率。一个锐意有为的新任管理者注定会面临这个问题,但解决起来麻烦很大,牵一发动全局,尤其是岗位调动、职务升降之类的事情,总会伴随着无边的怨言和谣言。所以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全部洗牌,重新来过,如此则一切人事问题都自然变成“对事不对人”。

    201. 再者,虽然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但兵不是一般的难养。人之常情,很难长时间一直保持紧张状态,机构也是如此,所以养兵不但耗时耗力,还往往越养越涣散。我们看历朝历代“养兵千日”,越是承平日久,这一规律便体现得越是明显。

    202. 商鞅曾经懵懂地意识到这个问题,而提出的对策毫无道德操守:“国力一强就应该出去侵略。”(《商君书·去强》)儒家阵营里的王夫之意识到养兵的弊端,认为用兵的关键就在于利用好以下三点:1)士兵短时间内凝聚起来的士气。2)士兵对作战习以为常的心态。3)打仗则有利可图,不打仗则无利可图的形势。(《宋论》卷一)

    203. 所谓有识之士,顾名思义,总会有一些不同寻常的见解,不会泯然于众,或者说,不会为他的同时代人所接受,甚至在未来的很多个时代都不被接受。他们要想活得舒服一些,就必须拿出“乡愿”精神,至少表面上对主流价值观表示出真诚的认同。

    -----------------以上为20170508更新---------------------

    第十二章 破心中贼

    204.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205. 儒、法两家都相信百姓的生活福祉取决于统治者的管理水平,然而事实上,经济发展往往不是统治者“管得好”的结果,而是“放任不管”的结果。道家早早看到了经济规律的这一真谛,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纲领,政府不要干涉民间,只要扮演好守夜人的角色,惩罚一下坏人坏事也就够了。

    206. 而儒家的原则是要干涉,要管理,但这一切都要有分寸才好。分寸究竟定在哪里?统治者只要怀有仁爱之心,自然会找到正确的分寸,至少不会横征暴敛。

    207. 事实上人类生活的绝大部分开支都属于“不必要的”。但,相反的,事实上,人类文明史上最耀眼的那些遗产无不诞生于虚荣或贪婪。虚荣心和贪欲携力,构成人类文明最强有力的推手。正是这两点在道德上长久遭受鄙薄的人性,在相当程度上造就了我们这个世界今天的繁荣。那么,它们分明更像是“天理”。

    -------------以上为20170509更新------------

    208. 我们身边从来不缺少知足常乐的人生哲学,诸如“弱水三千,我只一瓢独饮”,“广厦万间,栖身不过方寸之地”。无数人生导师在无数时光里向无数人灌输过这样的道理,我们认同之,叹服之,甚至奉之为座右铭,但往往我们只是在失败或五力的时候以之为慰藉,世界并不曾真的因此变得稍许温和。

    209. 诚然,很少的物质资源就能够满足我们的生活所需,所以,倘使我们过的是鲁滨孙那样的生活,一切知足常乐的哲学确实找得到立足之地,但是很不幸,我们偏偏是群居动物,注定要在人群里寻求生存,别人的态度在极大程度上决定这我们的幸福感,这是几乎全部心灵痛苦的根源所在。

    210. 弱水三千,富人和穷人的饮水量并不会有什么不同,但如果你霸占了这些水源,你就可以对别人予取予求,有最大的机会占有最优质的配偶,生育具有优质基因的子女,并给他们最好的呵护和教育。反之,你就很容易成为别人予取予求的对象,眼睁睁看着心仪之人投入别人的怀抱。我们并不该责怪婚恋市场上的嫌贫爱富,因为获取优质资源的能力其实和性魅力息息相关。

    211. 广厦万间,富人的床当然不比穷人的更大些,但如果你拥有广厦万间,其他人只有茅屋草舍,你至少收获很多羡慕的眼光,感觉到生活如此美好。当然,更要紧的是,即便每个人都拥有了弱水三千和广厦万间,但当末日到来的时候,一定是其中最富有的人才能够得到方舟的传票。

    212. 生活永远是一场接一场的竞赛,我们跑出了多块的成绩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有名次。当奥运冠军赢得全部鲜花和掌声的时候,没有人险恶他们再竞技场上表现出来的“贪得无厌”。

    213. 一言以蔽之,我们所争夺的并不仅仅是物质资源本身,更是我们在“人类食物链”当中的位置。没办法,谁然我们生性如此呢,正如任一群居动物一样。

    214. 所以,要造一个人人向俭的社会,道德和法律很难维持长久的效用。在这一点上,只有宗教与宗教性质的意识形态才能做得好些。但即便是宗教的力量,也仅仅可以取胜于局部,改变一时,人对虚荣的追求迄今都不曾被真正克服过。这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里所哀叹的:“用同样的锤子再一次打烂人性,人性仍会以同样扭曲的形态出现。”

    215. 现代世界一般奉行这自由主义的行为准则:只要不触犯别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即任何一种行为就其本身而言都没有是非对错之分,这显然会与“存天理,灭人欲”的原则发生本质上的冲突,因为哪些是天理、哪些是人欲都有着很具体的内容,即便你陷入鲁滨孙那样的处境,这些条条框框也不会因为你的独处而自行消隐。“君子慎独”,独处的时候也有严肃的道德问题让人不能掉以轻心。

    ----------------以上为20170510更新-------------

    216. 吊诡的是,各种思想的传承,最常见的谬误非但不是“死于句下”,反而是过于灵活的理解,灵活到面目全非甚至颠倒黑白的程度。

    217. 以镜喻心,是王守仁常常言及的比喻。徐爱的理解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每个人的心都是一面镜子,但有的镜子光洁无暇,不染尘埃,这便是圣人的心;有的镜子锈迹斑斑、尘埃遍布,这便是常人的心。第二层意思是,朱熹的格物理论是教人以镜子来映照外界的事物,只是在“照”上用功,殊不知镜子本身都还脏着,再努力去照又能照出什么来?而王守仁的格物理论是教人磨镜子,在“磨”上用功,镜子磨得明亮无暇之后,自然可以清清楚楚地映照万物。

    218. 换言之,朱熹的格物是向外用功,王守仁的格物是向内用功,王守仁常讲的内外之别,要领便在这里。朱熹教人格物致知,格外物而知天理之至,王守仁只向内求,教人格去镜上的灰尘,恢复明镜的本来面目,而天理就在这本来面目之中。

    219. 换言之,准确的理解力和判断力完全取决于心境的明洁程度,只要把心境打磨得一尘不染了,对万事万物都可以应付裕如。

    220. 圣人心如明镜,事来则如实映照,事过则心不留痕。

    ---------------以上为20170511更新-------------

    221. 随物顺应,事过无痕,无预想,无纠结,无牵挂。

    222. 古人相信,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思虑纠结的体现,所以有明镜之心的圣人一定不做梦。

    223. 无论如何,在理学和心学里,不做梦总是好的,梦是作为一种道德修养上的瑕疵而存在的。

    224. 如何将心境打磨明洁,说来简单,将尘土拂尽也就是了。但细想起来,哪些是尘土,哪些不是尘土,换言之,哪些是人欲、哪些不是人欲,实在是很难分辨的。

    225. 在明朝人看来,我们所有的杂念确实都有着淫欲和名利心上的根源。但以现代知识来看,一切都是人欲,也都是天理。

    --------------以上为20170512更新------------

    第十三章 宸濠之乱

    226. 所谓兵贵神速,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军事原则,尤其在以弱对强、以小敌大的时候,出其不意才是克敌制胜的金科玉律。

    227. 典型的儒家态度,只问是非,不计成败,只要认定了正义的方向,那么虽千万人吾往矣,不惜与全世界为敌,不惜粉身碎骨。

    228. 当人们道及王守仁这一段功业的时候,最津津乐道的是他用兵的谋略,然而谋略是孙武、吴起、曹操、司马懿诸公都有的,只有敢明言宁王叛乱的这些公文,才能够提现王守仁所独有的儒将风范。

    229. 所谓儒将,往往被人误解为具有温文尔雅的气质、良好的修养和仁慈的心怀,而其最核心的特质,即王守仁在这里所表现出来的特质,却很遗憾地被人们一再忽略了。

    230. 所以最值得重视的是,王守仁在平叛之处的战术,无论是旗帜鲜明的讨伐也好,不惜假传圣旨也罢,都是“不顾九族之祸”。

    -------------以上为20170513更新------------

    231. “着相”是佛教术语,粗略地说就是拘泥于世俗之见。

    232. 一个人只要能洞彻因缘和合的道理,从理论上说,就不会对任何事物怀有执著心。以这种心境来生活,就会活出《菜根谭》所谓“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境界。

    233. 通俗言之,如果一场大火忽然烧光了你所有的财产,你也无甚所谓,因为你知道财产只是假有,刚刚与你缘尽罢了。

    234. 人之所以患得患失,之所以像小人一样“长戚戚”,在佛家看来就是“着相”的缘故,或者说是心有挂碍。所以《心经》教人“无挂碍故,无有恐怖”,只要一切都不挂心,人自然就什么都不怕了,对一切大悲大喜都可以淡然处之。

    235. 按官场惯例,要想把事情做好,总要先把那些不会做事却很会捣乱的小人安抚好;要想自己论功,一定要先给这些小人论功。

    236. 人类社会的一条铁律:只要有足够的耐心,棘手的问题总会在遥远的将来得到改善。

    237. 阳明心学的处世准则:孔子如何规定,孟子如何规定,祖宗法度如何规定,一切都可以打破,只要心安就好。心态上的一点不同,会造成行为效果上的天壤之别。

    238. 重要的决定不妨缓一缓再做,切莫操之过急。

    --------------以上为20170514更新--------------

    第十四章 致良知

    239. “良知”与“致良知”可以看作“知行合一”的升级版。

    240. “知行合一”毕竟太违背人的直观感受,是一个很容易引发困惑的观点,总需要王守仁费尽口舌,但口舌越多,漏洞也就越多,又需要更多的口舌来弥合这些漏洞。最好的办法也许不是持之以恒地多打补丁,而是另辟蹊径,提出一个简化的版本。

    241. 人有与生俱来的知识和能力,不学就会的称为良能,不思考就知道的称为良知。

    242. 以今天的知识来看,良知、良能这样的道理自然立不住脚。但在价值一元化的古代社会,人们并不容易发现良知理论的问题所在,何况儒家哲学的整座大厦都建立在“人性本善”这块不甚可靠的基石上。

    243. 良知人人都有,而且所有人的良知都是高度一致的,这就是陆九渊所谓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正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只要同样发乎良知,那么所有人对同一件事的道德判断当然会是整齐划一的。

    244. 万一有人看法与众不同,要么他的良知,即天理,仍处在被人欲遮蔽的可悲状态,竟然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要么他就是居心叵测,故意颠倒黑白 —— 当然,后者也是一种良知被人欲遮蔽的状态。

    245. 良知既已洞明,自然会有致良知的努力。用孟子的话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将自己心里的良知不断推广,推广到极致,也就是圣人的境界了。

    -----------以上为20170515更新--------------

    246. 无论如何,心性之学原本就不是儒家的当行本色,所以难免会从佛、道两家那里借来点什么。王守仁这一移花接木,意味着儒学的核心概念有变化了:五经重点讲“礼”,孔子重点讲“仁”,孟子重点讲“义”,朱熹重点讲“理”,陆九渊重点讲“心”,王守仁重点讲“良知”。

    247. “良知”其实包含了仁、义、理、心,“良知”“良能”都可以和“良心”画等号。所谓“良”,即“先天具备”的意思。

    248. 王守仁正是在这里给出了那个“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的著名命题,所谓“虚灵不昧”也就是新的本来状态、不被人欲遮蔽的状态。心在它的本来状态里蕴含着一切的天理,万事万物由此而生。

    249. 在朱熹的理论中,治学有“心与理”两个要点,而王守仁永远都要合二为一:心就是性,性就是理,换言之,心、性、理只是同一个事物的不同称谓罢了,不可错当成不同的东西。

    ----------以上为20170516更新----------

    250. “夜气”貌似一个玄妙的概念,其实倒不难理解:人在夜间或刚刚睡醒的时候,一般都会有一段静心澄虑的时刻。只要抓住这一点善念萌芽,悉心培育,总有一天可以让它恢复原来郁郁葱葱的面目。

    251. 今天有实修打算的读者不妨从“夜气”入手,即便你是大奸大恶之辈,也不会在清早一睁眼的时候就生出无数祸国殃民的盘算,当然,最好还要有“自然睡,自然醒”这个前提,并且睡前切忌多喝水。

    252. 所谓“集义”,顾名思义,就是不断在心中积累正义,具体方法就是永远依照道德的指引做事,绝不做一件于心有愧的事,因为只要做了一件,心中那充沛的浩然之气就会泄掉。

    253. 一个人只要成功地“集义”,就会信心满满地以正义自居,自然会从养成一种大无畏的气势。而在价值一元化的古代社会,当事人完全有资格怀有这份自信。所以,通过“夜气”窥见良知的萌芽,通过“集义”将良知的萌芽培育为参天大树,这也就是“致良知”的功夫了。

    254.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这是圣贤的古训,没必要为了潜在的忧患做出“小人长戚戚”的猥琐之态。心之所向,皆是道义上的康庄大道,只管走下去就是了,得失祸福自有天定,不是人力所能左右的。君子对于官场,也早有“用之则行,舍之则休藏”的古训。朝廷任用我,我就安心效力;朝廷罢黜我,我就独善其身,所以升沉去留都不值得忧虑,只要像虚舟一样就好。所以,做人没必要因噎废食、怕这怕那的。

    255. 一个人先要不把自己当人,然后别人也不把他当人,这样就算他“撞到别人”,人家最多只会觉得倒霉,却不会怪他。表现在实际生活中,这大约就是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的态度,只要你始终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人们也很清楚你这样的做事风格,那么无论你的言行伤害到谁,对方也不会觉得你是在针对他,对你的恨意也自然不会太深,如果不是全然无恨的话。

    ------------以上为20170517更新---------------

    256. 乱伦与否、乱伦有害与否,不取决于事实本身,仅取决于时代观念。无论如何,儒家对乱伦是最不能容忍的。所谓大学之道,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有所谓“修齐治平”,修身既然有亏,又该如何齐家,遑论治国、平天下。伦理即政治,政治即伦理,这都是古代读书人从小背诵并终身浸淫于其中的道理。

    266. 娶妻尚且如此,何况为政。所以任何一个尊位 —— 无论是国君、父亲、妻子、嫡长子 —— 都不应该出现名义上或事实上的“两统”局面,否则就是动乱的先声。

    267. “须知万物是吾身”,字面上看,意即山河大地、风花雪月,一切都是我的身体。这倒不是修辞上的说法,而是只真的该做字面上的理解,其中蕴含着阳明心学里一些很玄妙的意思,要致良知,必须要明白天地万物与我为一体的道理。

    268. 王守仁提出了两个很要紧且高度相关的命题:1)人就是天地之心。2)天地万物与我原是一体的。

    269. 既然所有人的感受能力一般无二,那么只要我们诉诸良知,必定会有同样的好恶之心,对待别人就好像对待自己,将国家与自己的小家一样看待,正如新的一侧被针扎了,另一侧也会有同样的痛感。

    270. 倘若人人如此,即人人都是宇宙这个大生物的心,那么天下也就达到大治了。

    271. 古代那些致良知的君子,看到别人做了好事,感觉就像自己做了好事;看到别人做了坏事,感觉就像自己做了坏事;只要看到一个人受苦,感觉就像自己害他受苦一样,这正如心的任何一点有了创痛,整颗心都会感到同样的创痛。

    272. 然而可悲的是,良知之学在后世不再彰明,人人以私欲相争,这才造成了世道败坏。于是我们可以做出顺理成章的推演,只要使良知之学发扬光大,世界自然会回到古老的太平盛世。

    --------------以上为20170518更新--------------

    273. 诚然,我们的直觉与理性共同运作,统治世界的伟大体系才可能成长,就像佛教或天主教哲学一样。但是,出于冲动的信念建立了真理的原型,用语言表述的哲学不过将其转译成花里胡哨的公式。非推理的直接确信是我们内心的深刻部分,推理论证只是表面的展示。本能是领导,理智是随从。

    274. 儒家虽然严格数来不宜称为儒教,但正因为理学和心学都极重静坐冥想的功夫,宗教性真的越来越强了。

    275. 得益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我们今天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冥想中的大脑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缺乏冥想经验的读者不妨回忆一下自己任何一次“出神”的时候,资深乐手的感触一定多些。神经科学家发现了冥想的许多益处,诸如反应速度变快,不易受到压力的影响;还发现高阶冥想者(无论何种信仰)都更容易使自己达到聚精会神的状态。与职业音乐家与职业运动员近似,他们只需要最低程度的意识控制,就能让自己的表现处于最佳状态。

    276. 对于我在序章里提到的那些以功利目的学习阳明心学的人,买椟还珠不失为最有效的学习策略,只要掌握冥想技术就足以获得平常心或抗压了,阳明心学的人文意义反而无足轻重。

    -----------以上为20170519更新------------

    277. 我们必须多一点非理性的精神,采用不同于理解《论语》《大学》《中庸》的方法,才可以准确把握阳明心学的本质。

    278. 以理性包装非理性,以非理性诠释理性,这正是王守仁最核心的学术进路,所以他很难说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问家,而我们也不宜以纯粹的学术思维来理解他的话语与文章。

    279. 所谓“大学”,传统上认为是“大人之学”。那么何谓“大人”,王守仁在此解释说,大人就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人,在大人眼里,群世界宛如一家人,全中国宛如一个人。倘若不具备这样的眼光和胸怀,心中全是国别之分、人我之分,那就是小人了。

    280. 在王守仁看来,大人之所以能够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并非刻意用这样不自然的眼光观察世界,恰恰相反,他们的心里充盈着仁爱,天然就是这样看世界的。而耐人寻味的是,即便是小人,生来也有和大人一样的新,原本也能够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他们之所以沦为小人,只是因为自己把自己“弄小”了。

    281. 人与天地万物同为一体,无论任何人的死亡、任何草木的凋萎、任何瓦石的破损,都会在我们耳边敲响约翰·多嗯那雷鸣般的告诫:“不必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

    282. 王守仁在“一体之仁”里只看到了相爱,却没看到相杀,他所看到的相杀只存在于现实世界。在他的解释里,现实世界之所以如此残酷和丑恶,完全是由于人心受到私欲遮蔽的缘故。

    283. 既然症状已经查明,对症下药也就不难了,每个人都应该努力摈除私欲的遮蔽,体认到人与天地万物同为一体的本真状态,换言之,灭尽人欲才能彰明天理。

    ----------以上为20170520更新---------

    284. 遗憾的是,“只要人人都如何如何,世界便会如何如何”这种道理虽然可爱,却从来都行不通,王守仁这貌似滴水不漏的推理注定只能是纸上谈兵。

    285. 在王守仁的美好愿景里,《大学》所谓“明明德”是体,“亲民”是用,要想“明明德”就必须“亲民”,只有笃行“亲民”才可以“明明德”,而“明德”“亲民”的极致就是“止于至善”。

    286. 至于对“八条目”的解释,心学版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致良知”这些已经名满天下的哲学概念被巧妙地融合在一个完整的体系里,而归根结底都是为了通向“至善”的境界。换言之,一个人经过这样的理解,经过这样的修为,真的可以“止于至善”,亦即真的可以成圣成贤。

    287. “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是一句万古不刊的至理名言,小人对仇怨总有着顽固的记忆,而时间总会给他们的报复创造良机。

    ---------以上为20170521更新----------

    288. 简言之,儒家与佛、道两教原本天差地别,根本就不只是毫厘之差。

    289. 一个很要紧的缘故是,三者都不得不偏离了自己的原始目标。

    290. 儒家理想的基石是周代宗法社会,自秦汉以后再也找不到合适的土壤;佛教教人跳脱轮回,而跳脱轮回的状态究竟是生是死,是永恒还是寂灭,是神通广大还是与世无涉,这一切全然无法说清,佛陀归之于“十四无记”,悬置不论了事,这真不是有着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的中国人能够接受的;道教倒很现实,教人服食成仙,就算成不了仙,至少也可以延年益寿。

    290. 所以从原初的情形看,佛教和道教与其说是宗教,不过说是技术。佛陀创设了一整套逃脱轮回的技术,佛经相当于技术手册。道教技术色彩更强,炼丹修仙总是难事。无论佛教徒还是道教徒,只要根据技术手册坚持用功,理论上说都可以达成各自的目的。技术的学习当然需要毅力,却不需要坚定的信仰,这正是佛教、道教绝不同于基督教之类西方意义上的宗教信仰的地方。基督教讲究“因信称义”,信究竟要信到怎样的程度呢?早期神学家德尔图良有一句名言,被后人凝练为“因为荒谬,所以相信”。如果事情非要合情合理才可以相信,那就是理性的判断,不是信仰了。

    291. 这样看来,儒、释、道三家非但都是讲“理”的,还都属于技术性的知识,虽然技术指向不同,但都包含心灵修炼的内容。儒家自宋代以后,心灵修炼越来越仰仗静坐冥想式的神秘体验了,换言之,这就是在修心技术上与佛、道合流,而我们已经知道,只要是静坐冥想式的神秘体验,无论名义上属于哪种信仰或哪种修行,脑神经的运作机理都是高度相似的,当事人获得的感受也是高度相似的。

    292. 原本儒、释、道各执一词,佛教说孔子是儒童菩萨,所以儒家只是佛教的一个变种;道家说佛教是老子所化,所以佛教只是道教的一个变种;儒家说佛、道两家都是异端邪说,佛陀不过是外邦的圣人。

    293. 站在心灵修炼的角度来看三教的纷争,似乎真的全无必要,大家好像都是一家人。但是,思想阵营的边界毕竟存在了这么久,三者又确实该有某些本质性的区别,这“本质性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

    294. “儒家已经囊括了全部的终极真理。佛教、道教虽然切中了真理的一部分,但这部分并不在儒家真理之外。”

    ----------以上为20170522更新----------

    295. 王守仁的解释是:“我们在儒家的心灵修炼中延年益寿,这就叫仙;我们在儒家的心灵修炼中拜托了世俗的羁绊,这就叫佛。后世儒者看不家儒学的全貌,所以才错误地将儒家与佛、道两家分裂来看。圣人与天地万物同体,儒、佛、老、庄都是圣人的手段,这才是大道;佛、道两家只守着自己那一套,所以都是小道。”

    296. 汇通三教早已是一个悠久的思想传统了,王守仁并不是始作俑者,但最值得我们留意的是他论说的留有 —— 他正是从静坐冥想的神秘体验里获得了打通时空的感受,然后以这个感受作为依据来证明,既然天地万物与我都是一体,儒、释、道难道是分裂的三者不成?按这个逻辑推演下来,我们还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凡是以割裂的、彼此分别的眼光来看问题的,都是错的。

    297. 世上常有调和论者,认为所有的思想其实都不矛盾,正如盲人摸象的那个寓言所揭示,之所以聚讼纷坛,只因为大家各自触到了真理的一个局部,并且以为这个局部就是全体了。如果这样的逻辑成立,也就意味着我们只要把所有的思想主张拼凑起来,就会逐渐拼凑出终极真理的完整面貌。但这样的工作说来容易做来难。

    --------以上为20170523更新----------

    298. 心镜未经擦拭和打磨的时候很容易藏污纳垢,如今心镜已经擦亮了,哪怕只飘来一粒尘埃,它在这光洁明亮的镜面上自然落不住脚。

    299. 什么是“经”,常人都知道是指儒家经典,但王守仁取了更深一层的解释:所谓经,就是永恒不变的规则。

    300. 接下来的推理就剑走偏锋了:经,即永恒不变的规则,当它表现在天的时候,就叫作命;当它表现在人的身上,就叫作性;当它表现为人身的主宰时,就叫作心。所以,心、性、命,说法虽然不同,其实都是同一个东西。

    301. 古人一般并不认为这三者是同一回事,其中争议较少的是“命”,是指人力无法改变的注定性,直到今天仍然有人会将某些事情的发生解释为“命中注定”。

    302. “性”是抽象的、规则性的东西,“心”则是具体的、物质性的东西。“心”是理与气的结合,可思可感,具有认识能力。

    303. 理学以支离、分裂的眼光看世界,所以看到世界既有抽象的、规则性的理,又有具体的、质料性的气,理与气的结合才构成了我们的宇宙;心学以笼统的、综合的眼光看世界,所以看到天地万物与我同为一体,不分彼此,“心”与“性”的划分自然没必要了。

    304. 在王守仁看来,“经”,或者说“理”,永恒不变,只是在不同的场合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人们把它的每一种状态都误认为一种单独的事物,所以才分别取了名字。

    ---------以上为20170524更新---------

    305. 良知就是天理,天理是不会错的,即便是经典文本,只要不合你的良知,你就有理由不接受它。

    306. 官场规则,在敏感时间上总要有明确的表态才好,就算有可能站错了队,至少还有赌对的机会,盟友之间的关系也会因此得到巩固和强化。不表态看似明哲保身,其实反而会被正反双方一同记恨。

    307. 不表态也是一种表态,从功利角度来看,这往往是最不明智的做法。但王守仁偏偏选择置身事外。

    -----------以上为20170525更新----------

    第十五章 征思、田

    308. 越是有才干的官员越有生事的动机,因为事端越多,事态越大,自己立功的前景也就越好。如果一味清净无为、为民休息,自己又该拿什么政绩来邀功请赏呢?这就是思、田之乱的原因所在,也是古往今来诸多社会乱象的原因所在。

    309. 但玩火者总有自焚的概率,被自己挑起来的事态总有大到自己无法收拾的时候。

    310. 心的本来面目是“没有”,你之所以认为“有”,这是你自己加上去的意思。所谓“没有”并非不存在,而是一种“空”的状态,就像广漠的宇宙一样。心的本来状态就像广漠的宇宙,宇宙本身是空阔无垠的,而日月星辰、风云雷电乃至万事万物都存在并运行于宇宙之中。宇宙虽然承载着万事万物的运行,却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对宇宙形成遮蔽或阻滞。这就是心的本来面目,或者说是初始状态。我们要做的就是使自己的心恢复这样的初始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万事万物莫不一过而不留痕,心也不会因此耗费纤毫之力。

    311.王守仁所描述的“空”似乎是一种实有的真空,无垠无滞才是它的本色。

    312. 你虽然看到了问题的本质,但你自己默默自修也就是了,不要拿这套道理来教育别人。因为只有极少数上等资质的人才能够“一悟本体,即见功夫,物我内外,一齐尽透”,意即一旦捅破了心学的窗户纸,对上述本质问题豁然开朗,马上就知道该怎么立身处世了,那些“天地万物与我同体”之类的道理不待讲解就自然明白了。

    313. 王守仁接下来的话更有佛教味道,为自己的毕生学问总结出四句宗旨,仿佛佛陀要门人弟子牢记“三法印”,即佛教三大基本原则,即便自己的思想在将来越传越歪,越传越杂,但所有人都可以通过“三法印”验证所谓的佛法到底是真是假。

    314. 然后思想的发展自有规律,远不是其创始人所能左右的。“三法印”很快便形同虚设,王守仁的心学四大宗旨后来也没能发挥出预期的作用。这四大宗旨,亦即思想史上著名的“四句教”,是非常简单质朴的四句话: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

    有善有恶是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315. 所谓“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意即心的本来面目或初始状态是一种宇宙一般的“空”的状态,并没有善恶之分。所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意即当意念在心里发动之后,裹缠着私欲,这才有了善恶之分。所谓“知善知恶是良知”,意即良知是判断善恶的唯一准绳。所谓“为善去恶是格物”,意即扭转错的意念,消除恶的意念,不断“存天理,灭人欲”,这就是“格物”。

    ---------以上为20170526更新----------

    316. 无善无恶是理之静,有善有恶是气之动。不动于气,就是无善无恶了,也就是至善。

    317. 理与气原是程朱理学里一套成对的概念,理即天理,是抽象的规则,气则是具体的物质,万事万物都是理与气的结合。

    318. 今天我们知道,所谓善恶,只是我们的主观判断罢了,一切善恶其实都只是私心偏好,即便是全社会公认的价值观,也不过是一时一地所达成的共识,所有人的私信偏好高度一致罢了,所以我们最自然的回答会是:“善恶只在你的心里,你心里的善恶标准取决于你的基因编码和成长环境。”王守仁也会回答“善恶只在你的心里”,是的,他确实是这样回答的,但心里的善恶标准何在呢?在他看来就是心中的天理。

    319. 一个人如果真的做到了“存天理,灭人欲”,便不再有私心好恶了,不再因为私心好恶便认为某人某事是善、某人某事是恶,这就是“四句教”所谓的“无善无恶是心之体”。一旦私欲萌动,所作所为不再自然而然地顺应着天理流行,就会看某人某事是善,看某人某事是恶,心里生出许多计较和纠结,这就是“四句教”所谓的“有善有恶是意之动”。

    320. 换言之,无善无恶的状态正是天理流行的状态,是“存天理,灭人欲”的成功状态,自然也就是“至善”的状态。

    ------------以上为20170527更新------------

    321. “四句教”是王守仁一生中最后的法言,阳明心学至此完满收尾。

    322. “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323. 孔子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在字面上并不难理解,在道理上也不难理解,但真的放在现实的语境里,又有几个人能够不为个人命运患得患失?

    324. 任何一个组织只要赏功罚过失了标准,甚至对与错都失了标准,凝聚力也就会以骇人的速度冰消瓦解了。

    325. 讲学如同传道,有蛊惑人心、拉帮结派的力量,而皇权只希望治下是一盘散沙,任何思想或利益的凝结剂都团结不起任何人来。

    326. “我生平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这要算是王守仁对自己一生学术的总结了。

    -----------以上为20170528更新------------

    (全书完)

    上册笔记链接:http://www.jianshu.com/p/f6bcf334ad6c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阳明 · 一切心法》(下册)读书笔记:异端信仰下的典范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isw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