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有提笔就怕的经历吧,明明是一个很简单的日常短文,可就是改来改去改不好,越改越焦灼。
我也有同样的问题。工作多年,除了常用的几种文档形式以外,其他类型的文体,基本都写不好。每次需要写的时候,都要先问度娘找模板去套。可是,网络上的信息数量庞大,良莠不齐,花费很多功夫,可能却收效不大,很影响工作效率。
读到《完全写作指南》这本书时,就像捞到了救星。这本书是哥伦比亚大学劳拉·布朗教授提炼三十年的教学经验总结而成。
《完全写作指南》书中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写作的流程,电子写作和技术革新,分类写作。
第一部分,写作的流程,讲解作者提炼的一套简单可行的写作流程,写作时运用这一指导方法,可以让人方向明确,过程清晰,不再思路迷茫。
第二部分,电子写作和技术革新,讲述信息化时代写作的新特点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
第三部分,分类写作,分别针对生活、学习和工作方面的常用应用文体进行解说。
针对每一类文体,不但应用第一部分讲解的方法,对写作过程针对性的进行分析,还总结了“这样做”、“不要做”的实用小贴士。
最贴心的是,后面还附有正确的例子和错误的例子,配合细心标注的优劣分析和点评。
有理论,有应用,有分析,有要点,即使是从未写过的应用文体,也能够提笔开始了。怪不得这本书的副标题叫做“从提笔就怕到什么都能写”,这部分完全是囊括了应用文体的实用工具书,即查即用。
当然,本书主要针对应用类型的文体,不包含散文、诗歌、小说等偏文学艺术类的文体。
写作流程转盘在《完全写作指南》这本书中,作者总结的写作流程包括:明确目标、确定读者、用头脑风暴总结出中心思想、组织内容、写初稿和修改。
按照传统的思路,这几个步骤应该是顺序进行的。而作者提倡的是,把这六个步骤,形成一个写作流程的转盘,在写作过程中持续转动这个转盘。你不必拘泥于顺序,可以从任意一步开始做起,然后再经由其他步骤把写作过程进行完整。这个过程,就好比项目管理中,将顺序展开项目的瀑布模型转换成更加灵活迅速的迭代模型一样。方法越灵活,就越容易开始,而不必卡在某一步停滞不前。
写作流程实际应用比如我最近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读书,学习写书评,当然,现在还处于小白阶段,正好需要这个方法来指导。我就依据个人的情况和理解,来使用这种方法。
1、明确目标
应用文都有特定的应用场景,不同文体有不同目标,一定要明确。
我写书评的目标很简单,就是通过写书评的方式,促进自己去认真的读书。不是浮于表面、一目十行用眼扫过,而是真的用脑,去进行深阅读,理解每本书的内在思想。最后,通过书评的方式,把读书的收获和想法分享出来,同时加深自己的印象。
2、确定读者
写应用文,要考虑读者的需要,才能更好的传达适当的意思,如果表达不当,会适得其反。
我的书评读者,就是同在网络平台的朋友们了。我希望能够有朋友愿意点开我的书评,如果能够对读者有帮助,我很开心,如果没有帮助或者我的想法跑偏、过于肤浅,我也希望看到的朋友们乐于提醒我,帮我改进。我希望在网络平台上,通过文字的形式,与更多的朋友进行交流。
3、用头脑风暴总结出中心思想
头脑风暴是一个项目管理常用的工具,工作中经常用于项目组对问题的集思广益、大开思路。它的第一要务就是不要批判,允许思路的天马行空,所有想法都可以提出来,主要用于收集。头脑风暴会形成很多不同的要点,写书评不可能面面俱到,最终要参考目标、读者等其他因素,合并提炼一个主要的中心思想。
4、组织内容
应用文都具有特定效用,写作内容一定要从达成目标、从读者需要角度去考虑,剔除无用内容。
对于一些工具类书籍,我在看书过程中,会简单记录提纲的形式。看其他类型的书,我也会简单记录一些要点。写书评的时候,就会拿出这些来参照。组织内容的时候,也要把其他因素考虑进去,选择与目标一致、对读者有益或适用、符合中心思想的内容。
5、写初稿
按照作者的转盘写作流程,你可以从任意一步开始写作。而我还是习惯于先拟定一个内容提纲,然后再填充内容。
6、修改
修改是很必要的。简单的,比如错别字的检查、标点符号是否错误、用词是否合理、句子是否通顺等;更深层的,比如分段是否合理、内容是否都围绕中心思想、有没有把主题讲清楚等等。有时候写了一段很好的内容,但是放在全篇,在内容和结构上并不是很一致,那也只能舍去。多读几次,看看全篇是否流畅、意思是否完整,发现问题就返回继续改。虽说好文章“妙手神来”,但多推敲打磨总是好的。
应用文体,都承载着特定的实际效用。写作应用文体,都要以此为出发点,围绕目标,关注读者,内容适当,突出主题,传递准确有效的信息,最终达成期望的效果。
写作的道路很漫长,方法再好,也需要勤加练习才能进步。生活工作中需要写作特定应用文的时候很多,我要把这本《完全写作指南》放在手边,时时的翻一翻,相信以后遇到陌生的应用文体,我也不怕了。
2017.02.17雾凇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