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学路上不迷茫大学生世界大学生活
耿向顺:当代青年,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到乡村基层去开展公益实践,看世

耿向顺:当代青年,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到乡村基层去开展公益实践,看世

作者: 耿向顺1 | 来源:发表于2018-06-10 23:14 被阅读9次

    “我”与乡村、与他人、与生活,,从来都不只是一场“零和博弈”。

    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题记

    1、我们自出生起就开始与他人竞争博弈

    ——“国内当代的青年人都很忙碌,好像从小就知道自己要什么,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做不到的。”

    ——“我们其实并不是知道自己要什么,而是“被告诉”要什么。”

    这是一场读书会上一位中年作家和85后青年作家的对话。大家谈论风景、人文、文化差异,其实,最终还是归于在谈“人”,特别是当代青年人。

    正如我们的成长经历,国内的大多数青年的确是忙碌的,焦虑的。我们从出生开始,就被告知要“努力拼搏,干掉对手,出人头地”。幼儿园里要竞争代表“优秀孩子”的小红花,在基础教育阶段要竞争优秀排名,进入大学后仍要被“成绩-学生工作-实践科研”三重考核标准框住。我们在高度竞争性的环境中成长起来,从各个方面提高自己在社会中的竞争力。

    我们一出生,就是要参与竞争的,竞争中就一定要有赢家,也必然会有输家,而我们从小被告诉要当赢者。我们与其他人,好像天生就在进行一场“零和博弈”(注释1)

    从心理学上来说,人类对自我的认知是通过区别“个人”同“他人”来加强的,我们费尽心思,忙碌一生,变得与众不同,变得更强、更加有能力掌握更多的社会资源。我们每一天都活得很着急、很忙碌,但忙碌着的我们,甚至都没有时间认真思考自我与他人之间应是什么关系,就已经开始了与别人的竞争。

    这使得我们成为“优秀的的绵羊”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教会了我们天文地理、艺术科学,让我们成为智商比较高的人,让我们变成一群演技超高的演员,伪装成社会精英的样子,让我们削尖脑袋去赚钱和往上爬,却从来没有教我们怎么追寻生命的意义,寻找乐趣。

    即便有的人成了标准的“赢者”:高学历、高收入、高社会地位、高知名度,也可能仍缺乏完整的自我认知与对他人的关怀,缺乏温度和深度,也不乏很多人缺乏社会责任感,也逐渐在灯红酒绿中丢失了对新生活的向往、使命感和勇气。

    2、唯有双脚踏进泥泞,才能感受大地的力量

    “你们只有自己到农村来了,才能真正认识中国社会最底层的状况。”一个村干部对我们这么说。

    我来自中国最偏远地区的乡村,对乡村的情感很深,也对乡村的情况比较了解。我曾培训和组织上千名大学生们利用寒暑假到乡村去做乡土调研和短期支教夏令营等志愿服务活动。

    青年大学们在走进乡村后才发现,他们对乡村的了解,好像大多来源于书籍、新闻和网络,很少亲自涉足泥泞,踏入土地,之前对乡村的看法多少有些“自以为”:他们以为乡村就该很穷,他们以为乡村的村民就该很淳朴,他们以为乡村儿童应该是可怜兮兮的样子,他们以为乡村的人们在接受了他们的服务之后就应该感恩戴德.....

     

    然而,他们以为的都或多或少都错了。我曾在2016年写的一部短篇小说里写过:“凡是我们的主观猜测,都有失偏颇。唯有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亲身所感,方化作真实力量,促进我们一路成长前行。”

    将双脚踏入泥泞,才能感受到大地的力量。

    “小鹰计划,让青年有机会到乡村基层去待一年,这一年的时间里,他们不再那么着急,有时间和机会去思考和尝试,见世界,见众生,见自我。”佳琛姐称此为“小鹰计划”项目真正意义。

    我也十分认同这个观点。在长期“零和博弈”氛围内成长起来的青年们,或许需要一个非“零和博弈”纯粹功利竞争的实践机会,到乡村里去进行公益实践,不带很强的功利心去做一次自我突破和尝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见千万人。看世界,见众生,悟自我。

    (1)看世界:

    我喜欢乡村 ,热爱乡村的宁静,热爱乡村雨后的泥土味道,热爱午后田野的蛙声一片。推开窗,不再是钢筋水泥的高楼,车来车往的马路,男女扭腰蹦迪的夜总会。可以看到田野,村落,山峦,河流,森林;我们可以触摸到山间的暴雨,林间的露水,刚破土而出的真菌....

    到乡村里去,会看到原来世界上还有那么多有趣的事情,脚踩土地,头顶天空,才能感受到自己真实地活着。

    小鹰计划的一个学员叫海珠,她说:“这些在乡村的经历,你也许不会再遇到,但这就是独特这两个字意义。你在你的村子里,与人相遇,创造故事和回忆,它们甚至不能被描述,词语不能为它们找到合适的轮廓,但是你已知晓,有一种无意义的美,是因为你而存在的,是你的眼睛,你的生活,让这些地方不可复制,成为你心目中最心仪的村子。”

    我非常喜欢乡村的生活,我在2016年的夏天,拍摄到了一只蜻蜓,那时候写下的一首诗,名叫《夏天》,记录下我一生中最美的风景,最深的情感:

    《夏天》

    感觉,

    河岸边的清风拂过杨柳;

    鱼快速从脚下穿过河流;

    雨水在我脸上大步奔流;

    夏天在不停地向前行走。

    听到,

    门前梨树上的天牛摔跤;

    墙后面的老蝉不停聒噪;

    田野上的青蛙夜里问好;

    夏天在不停地吵吵闹闹。

    看见,

    惊慌的火蛇在天际乱窜;

    云聚山顶时候雨撒田野;

    小河上顿时泛起了圆圈;

    我撒着脚丫在泥里奔跑;

    夏天是鱼儿刚刚咬了线。

    梦里,

    骑着萤火虫漫山遍野;

    靠着绿蝈蝈彻夜不眠;

    背着蜗牛壳四处乱转;

    躲在蚕茧里看它吐丝;

    钻进蚂蚁洞里找蚁王;

    夏天是一堆青虫扎眼。

    记得,

    爷爷编织了大大青草帽,

    奶奶准备了一锅的面条,

    妈妈赶集给我买了书包,

    我把回忆装在里面奔跑,

    夏天是我记忆中的童年。

    耿向顺

    写于四川省凉山州芸香村

    2016-7-20

    (2)见众生:

    去往乡村,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社会千百年来的基础与人际纽带的源头,在一个没有法院、没有金融机构、没有工业化的社会中,情理、信任与自足都指涉在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关系中,不是书本上的理论,也不是商品化的交易,也不是互联网碎片化的信息。即便在城镇化越来越扩大的今天,我们仍然能在大片的农村地区看到工业社会前的“乡土中国”。

    当我们融入乡村时也就是从当代城市中高竞争性的“博弈”中跳脱的开始,你会开到个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另外的可能性。认识不少到乡村里去开展公益实践的小伙伴,其中不少都在谈论他们与当地村民的往来,虽然也会有不适应、不理解,但当你尝试着与他们拉家长里短、不再以外人的身份进行审视与试探,而是像对待亲戚朋友一样地同他们沟通时,你会发现村民也不会一直将你视为其封闭体系外的一员,而对待“自己人”的时候,他们是不设防的。

    我们会发现,原来乡村的村民不一定是淳朴的,乡村的儿童也不是可怜兮兮需要“施舍”的,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我们想改变去又无能为力的......

    他们的言语、行为、样子,和我相处产生的故事,成了我的一部分。

    我们是人,是数十亿地球人的一份子,唯有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众生,才能构建一个立体化的世界,我们才能建立起认识世界的坐标系。

    (3)悟自我: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我们不妨,去解答一下这三大历史无解难题《大学》中提到“格物致知”,我们不放找个机会去“格”一下自己。

    一个人只有在把自己抛出去,遇到外面的世界反弹回来时,才能真的认清自我。在见世界、见众生的过程中,就是我们抛出自己的过程,当原来的我们在乡村这片陌生环境中撞到新的人与事,我们的价值观中会被注入新鲜的元素,在思考未来时会看到更多的道路,在与他人沟通时会更加开放与包容,此时,再反弹回来时我们会对自己有新的认识。

    停下来的时候,安静下来的时候,也许就可以创造下一个突破。

     

    3、我为什么选择做青年公益领域的工作

    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大专院校里做宣传工作,可是我做得十分不开心:高校的行政体制,让我每天写着几乎同样的新闻稿和领导讲话,22岁做着62岁人都能干的事情,环境缺乏包容多元创新精神,工作缺乏机遇与挑战,我自己带的学生们享乐主义严重,迷茫又焦虑。

    我辞职了离开这个学校后,自主创业做了一家青年公益机构,创办了#四川织心乡村支教夏令营#这样一个大型的青年公益项目。后来来到北京,加入了友成基金会,开始参与运营“小鹰计划”,我想和众多有想法、有能力、有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青年们一起前行,投入青年公益领域越深,产生的理解和看法就越不一样。

    我发现,全国每年有几十万青年大学生,走入乡村去做社会调研、短期支教、志愿服务……这些是他们正在做的事,饱受社会各界争议,自己都会怀疑:我们做的事情究竟有什么意义?一项为期两周的乡村课题调研写成的政策报告走是否会产生作用?一个月的支教到底是帮助乡村教育发展还是只是大学生们实现自我的价值的乡村旅行?青年人去往乡村是为了自己还是当地?

    这些问题在每个青年人那儿可能会得到十分个人化的答案。每年都有新的青年人走进乡村去开展公益实践,但他们在整体中仍然只是一小部分。大多都是去做几周调研或短期支教这样的活动,真正选择花费一年或者几年时间,去往乡村做村官和支教老师,参加小鹰计划、黑土麦田、美丽中国这样的公益项目开展公益实践的人,这在大多数人看来可以称得上“勇敢而孤独的勇士”了。

    因为时间对年轻人来说是价值高昂的成本,将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投入公益项目是件奢侈的事,且产出不确定。公益实践,在很多人看来,还只是有闲有钱的富人阶级才能投入的领域,对在生存线上挣扎的大学生或刚入社会的年轻人而言,只能提供廉价劳动力罢了。

    这仍然是用“零和博弈”的思维在思考。其实即便是青年人,在公益实践中也绝不只有付出与“精神回报”。

    就拿小鹰计划举例吧,在挑选与培养学员时,主要看重三个方面的素质:领导力、创新行动力和自驱力。这也正是青年能从参与中获得提升的能力。

    (图片来源:小鹰计划)

    我们不希望去到农村的年轻人们仅仅是在村委会整理整理文件,或只是陪小店门口的阿姨们聊聊天儿,否则我们选拔环节的淘汰率也不会高达97%了。我们希望学员们去往村里是要能带着大家一起折腾事情的,办个村民俱乐部也好,搞个农产品销售也好,都是要求做既能促进乡村发展,也能提升自己个人领导力与创新力的实事儿。至于自驱力,就需要大家本来就有些主动“发现意义”能力,相信很多年轻人都是有想法的,当你又获得了能将想法变现的资源与途径时,自我驱动的力量往往会随着事情一步步进行的成就感而越来越强。

    不仅是小鹰计划这一个项目,公益从来都不是只求奉献不讲回报的领域,公益不等于免费,有回报是人的基本的驱动力。我更希望,青年们将公益实践,作为自己提升锻炼的机会,一次重新认识世界和自我的机会。

    我曾写过这样一篇文章《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真的是去“支教”的吗?》,在全网上引起2000多次转发传播,30万的阅读量,引起广泛讨论。

    我在文中的观点:我认为青年大学生越来越热衷公益并积极投身实践,是一件好事:当越来越多青年们每天思考的事情,不止如何赚钱、如何享乐、如何解决肉体和灵魂的空虚,还有更多思考是关于如何寻找人生乐趣、实现人生价值和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开始变得成功。

    项目组里的实习生小蔡说,她的一个学姐曾在UNDP参与六个月的全职无薪实习,她说不少人都一边羡慕她能去UN,一边问她为啥要甘愿去当廉价劳动力,而对她而言,并没有觉得这是一份“剥削”自己的工作,反而第一次使她了解到专业中学到的各种理论、方法是可以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的,也进一步认清了自己未来想要深造的领域,更重要的是,她发现了原来还有很多和自己相似的人,这些人不是没有见过真实世界的空想主义者,也不是只想着自己前途发展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关注更广阔的世界,同时也给了自己一个更广阔的选择,“better world”的理想与现实的“better life”是可以兼得的。

    我认为,公益实践,是青年大学生们成为一个“真实的人”的无围墙大学:人生不仅有输赢模式的“零和博弈”,还可以与他人共赢成长,成长为“思想有深度、行动有速度、生命有温度、视野有广度、理想有高度、能力有强度”的“六度青年”。

    “我”与乡村、与他人、与生活,从来都不只是一场“零和博弈”,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注释:

    零和博弈: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

    图文作者、编辑:

    耿向顺 :知名教育公益自媒体,现任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小鹰计划项目官员,曾创办大型青年公益组织“四川织心青少年发展中心”,组织和培训近千名青年人进入乡村开展公益实践服务。

    蔡刘念: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现实习于“小鹰计划”项目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耿向顺:当代青年,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到乡村基层去开展公益实践,看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jaq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