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长安

作者: 段沬 | 来源:发表于2018-06-28 13:29 被阅读41次

朝阳初升,村头那棵老柳树随风摇摆着,柳叶上是那还来不及消散的晨露。绕村的溪流上,一位船家慢慢摇着桨橹,吆喝着:“起床嘞,起床嘞,娃儿上学汉子下地嘞。”在这连绵的吆喝中,那还沉浸在晨雾中的小村庄慢慢醒了,有些家里已经飘起了炊烟,有些小道上已经传来了孩童嬉闹的声响。这时,一位约莫八九岁的小娃娃嘴里叼着根油田,手里拿个炊饼,嘟囔着:“船家爷爷,船家爷爷,你等等我,我要做你的船去学堂呀。”老船家似乎早已习惯了,在定好桨橹,在岸边慢慢等着。这少年加快了脚步,到了岸边只是一蹬,便稳稳的落在了船上。那老船家一边摇起桨橹,驾着船缓缓驶去,一边对着小少年笑道:“小李子你可得当心呀,要是掉水里把衣衫湿了,小心先生教训你嘞。”那少年停下了咀嚼,确认自己衣衫未曾打湿,便将嘴里的油条大口嚼,咽下说道:“老爷爷你可别吓我,我功夫可是好着呢。”说完便开始吃着手上的炊饼。老船家也不再搭话,小船慢慢地摇晃着,朝着村西边那个小学堂驶去。一路上也倒不是这么无聊,还有好几个跟小李子岁数相仿的少年,蹦跳着上了船。船上少年多了,嬉闹也就开始了,在少年们的嬉闹中,小船靠近了那飘着炊烟的小茅屋,在茅屋门口,还站着一位青年,着青衫,身型修长,眉目严肃却带着春风般的温柔。

小船摇晃着靠在了岸边,少年们一个一个安静地下了船,再没有了下船前的淘气,而是斯文地站立在青年身后,一字排开。青年走上前两部,双手作揖道:“辛苦老人家讲这几位调皮学生送到学堂。”老船家似是习惯了这些,只是摆摆手:“陈先生客气了,我一个老头子也只能做这点事了,陈先生有文化,可要好好教导这帮小伙子啊。”说着,老船家摇着船,朝岸上的人摇摇手,顺着河流而去了。岸上的青年朝着远去的背影,轻轻一揖,身后的少年们也是学着先生的样子。青年带着几位少年,走进了学堂。学堂里已经到了不少少年,这些少年们看到了同伴来了,原本静坐晨读的气氛瞬间破坏,所有少年互相打闹着,好似一天没见即是几年没见的老朋友,却忘了旁边站着沉默的先生。陈先生见状也是无奈,只是轻生喝到:“现在晨读休息,各位同学将课本准备好,等我取回书籍便开始上课。”少年们一听,便各自寻找着位子,然后将课本从书袋里取出摆好,当然少不了的是继续吵闹。陈先生来到学堂后院,打开书柜里,取出早已备好的课本,正准备关好柜门,却看到一块令牌掉了出来。那时一块青铜令牌,正面写着一个大大的令子,庄严肃穆,透着淡淡寒气。陈先生只是一怔,好似回忆起来什么,可又只是轻轻一叹,将令牌拾起,在柜子里放好,便锁上柜门,抱着书去学堂上课了。学堂里的少年们看到先生来了,便收拾了笑容,静坐着等待。

“今天要给你们讲地理志,首先有个问题要问大家。”陈先生讲书放在了讲堂上,看着一张张稚嫩的脸庞,问到:“你们知道大唐的都城在哪吗?”这个问题顿时引起了学生们的骚动,都高举着小手想要回答问题,甚至有的学生已经忍不住了,长安两字已经从牙缝里挤出。陈先生见状,也就直接说出了答案:“是的,长安就是现在的都城,也是当今圣上居住的城市。”这时调皮的小李子坐不住了,“先生,长安城是什么样的呢?是不是满大街都是好吃的炊饼呀。”他这一插嘴,满堂可就精彩了,“才不是呢,我觉得满街是好吃的糖葫芦。”“不对不对,是好吃的肉包子。”。。。看着这群学生的天真想象,陈先生哑然失笑,给大家说道:“长安城到底是怎么样的,我很难给你们说清楚,但是她一定是符合你们所有人的美好想象。”一听到这,这群学生便两眼放着精光,沉浸在自己想到的长安中。“对了,先生,你怎么知道长安是这么美好呀,难道你去过吗?”小李子这一句话又把大家的思绪拉回了课堂,看着陈先生。这时的陈先生,似是沉浸在了回忆中,“是啊,我却是去过。那时的长安城除了中央的皇城是庄严肃穆外,其他地方都是欢歌笑语,商贾云集,小贩走街串巷,可是非常热闹的。。。。。”听着陈先生的描述,课堂已是充满了长安的美景。“先生为什么要离开长安呢?”有学生问道。陈先生一怔,才发现自己出身良久,摆摆手道:“至于原因,长大些你们就懂了。现在说完长安的景象,来看看长安在诗人心中的印象。”学生们一听,知道课程正式开始了,便取出准备好的书籍,静静听着先生的安排。在一片朗朗的书声中,日头爬上了高空,知了在树林里附和着,村落各地又飘起了炊烟。陈先生看了看窗外,放下了书籍,对还在朗诵的学生们说到:“今天的课程先到着,大家回去切记要好好复习。现在各自回家吧。明天再来。”学生们一听,便如离笼的小鸟,随便整理下书籍,便各自朝着家的方向奔去。

天渐渐黑了,小村庄慢慢被黑暗笼罩。村民们经历了一天的劳作,都早早地进入了梦乡。这漆黑的夜空中,还有两个孩童躺在屋顶数着星星。“小李子,你还记得先生说过的长安吗?”小胖子看着夜空,对躺在身边的小李子问道。“当然记得啊,没想到先生是从长安回来的啊。”小李子看着明亮的夜空,说到,“长大了,我也要去长安看看,看看长安是否跟先生说的一样。”一听这话,小胖子也兴奋的搓了搓手,“好啊好啊,咱俩一起去长安吃肉包子。”“我才不要吃包子,我要吃长安炊饼。”“可我觉得包子好吃啊。”静谧的夜空聆听着他俩的欢闹,在这片夜空下,过去和将来都会有无数这样的对话,但是最后谁又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呢。日子终究是向村里流淌的溪流,看不到源头,也不知道留到哪去。村落里的炊烟袅袅复袅袅,先生和学生的书声一天叠一天,但是溪流过处尚有水花,这平静的生活也出现了波澜。那天的学堂如往日般平静,学生们跟着先生温习着昨日的功课,朗朗的读书声却被学堂外的吵闹打断了。本就性子急切的学生,陪同着先生走出了学堂,见到了吵杂的人群。村里的汉子们都下地干活了,就一些小奶娃和妇女老人们围聚在学堂门口,看着站在中央的那几位官差。陈先生一看这些,立马明了了事情,脸色沉了沉,便走上前道:“原来是县官大人亲至,未能远迎,还请海涵。”县官见到了陈先生,谄笑着连忙上前,本要行礼,听到这话,立马上前扶着要鞠躬的陈先生:“陈先生哪里话,本官奉皇上诏令,宣陈先生进宫议政。”陈先生一听,心里便是哀叹,终究是躲不过这一劫。回身看了看那群懵懂的孩童,对县官说道:“我走之后,烦请县官大人为这群孩子寻一位良师,日后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终究是舍不得,对着这群孩子,也吩咐了下:“我这一去,怕是再难相见,日后需跟着先生好好学习,日后为国家效力,为百姓谋福。”围观的人这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大呼:“原来陈先生是长安城里的大官呢,怪不得这么有学问。”那天晚上全村的炊烟如往日一般消散了,可是百家灯火却亮如白昼,各家各户都在惊叹着村里的大人物,可村里的娃娃们却在叹息,夹藏着不舍。天亮了,不等老船家报时,全村人都早早到了村口,看着那个即将远去的背影,还是往日的青衫白衣,只是腰间那新增的青铜腰牌,增添了一份肃穆。这时,站在人群里的小李子跑上前:“先生,我还能在哪里看到你呢?”一听这话,那背影一怔,回身说道:“好好学习,以后来长安城找我吧!”说罢,摆摆手,跟着官差慢慢离开了。

村口的小溪依旧静静地流淌着,溅起的水花在时间的消磨下复归于平静。陈先生离开后,村子里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活。偶尔那小李子会联同几个伙伴躺在房顶上,望着夜空畅想着长安,顺带回忆着长安城里的熟人。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原来的小娃娃,已经及冠,伴随成长的,还有那年少的梦想。那天他一袭白衣,腰佩长剑,拜别了家乡,去寻觅夜空下的长安。本来是父母的强烈拒绝,但是拗不过他的执着。唯一的遗憾,便是曾经在夜空下一起畅想的少年,还是将那个长安交给了村口的溪流,任而西东。想着这些,小李子坐在船头,看着身后老船家轻轻摇撸,说道:“老船家,出了这村,顺着小溪就能到长安吗?”老船家思索了,“那我可就不清楚了,老头子在村里待了一辈子,哪里去过这么远的地方。出了这村,你自己去吧。”少年心怀梦想,哪在乎那丁点的挫折,只想着能早日见到繁华的长安。到了渡口,老船家嘱咐了几句,便回去了。小李子换了调大船,跟船家了解到,这船过了江南一带,便朝着长安城去了,小李子便开心地上了船。在船上,小李子偶尔和各路客官唠嗑,也看着这群人在渡口上下船,他还在期待着那个目的地,长安。那一天早上,船舱外传来了阵阵读书声。小李子打开窗户,看到了一位先生正带着一群小书声摇头晃脑背着诗经,而窗户的另一边,一群小姐正在画舫嘻嘻,看到了船仓里的小李子,有的便招招手,有的又是掩嘴欢笑。这时船家来到了船舱,吩咐小李子:“这便是江南了,经过了这里,便能到达洛阳,那是离长安最近的地方,你可转陆路,不久就到了。”一听这话,小李子便兴致万分,欣赏者窗外的江南景,心里挂念着长安。终究还是下了船,听船家所言,过了洛阳便是长安了。可小李子却突然不走了,站在城门口。曾经梦里千万次的长安,突然到了眼前,这一幅景象如此陌生,却又充满了无限诱惑。小李子长吁一口气,提壶饮一口,大步进了洛阳,朝着长安而去,却不曾想到,自此留下了酒仙的美名。

相关文章

  • 不见长安,难长安

    村头古树下青草叶上 露水未凝干,晨雾里渡船唱着歌谣 撑过小河湾,我枕着手臂躺在屋顶 想了一整晚,瓦下厅堂中谁又说起...

  • 不见长安

    (本文根据歌词串联而成,后记是歌曲文案;作者为荼蘼,此文仅为向河图致敬) 我坐在村头那棵据村里老人说见证了我...

  • 不见长安

    朝阳初升,村头那棵老柳树随风摇摆着,柳叶上是那还来不及消散的晨露。绕村的溪流上,一位船家慢慢摇着桨橹,吆喝着:“起...

  • 不见长安

    他一直在找一个人,直到那一日,在那簇盛开的夕颜花旁遇见了她。她的人如同夕颜花般清淡美丽,她递给他一把绢扇,笑...

  • 不见长安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去年十月份,因缘际会,终于来到了那座慕名已久的...

  • 不见长安

    翻看《史记》,偶尔喟叹,历史原来也有血有肉。功与过、是与非亦全由后人评说。 史书需要认真读,我...

  • 不见长安

    “我一个人走过千万里,从没觉得孤独。 开始觉得孤独,那是到长安之后的事了。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座长安城。 我花了一...

  • 不见长安

    【长安城】 ――绿竹猗猗,美人亭亭。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这便是顾南风和长安的初次相遇。 然而这美人并非...

  • 不见长安

    我一个人走过千万里,从没觉得孤独。 开始觉得孤独,那是到长安之后的事了。 每个人的心里都...

  • 不见长安

    我想作诗,写雨,写夜的相思,写你,写不出。——朱生豪 阳光细碎,洒过眉睫,透过时光捡起那年的邂逅。 碧空如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见长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jeg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