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上周末带女儿上了预约的美育课,课程结束后女儿对课程顾问开心的笑脸相迎,还热烈回复人家以后还要来。于是孩爸立马交钱给她报了一年的早教课,签完合同后我们内心都有种终于完成了一个重大愿望的如释重负的感觉,似乎女儿的美好未来已经展现在我们眼前了。
对于孩爸这次的当场拍板的冲动消费,我是双手赞成的。因为我们在一年前就开始着手姐姐的早教课了,那会去实地考察了周边所有早教中心,也参加了每家的体验课。但因为当时我们内心对早教的犹豫不定,再加上弟弟的出生导致人手不够,所以一直拖到弟弟一岁了,姐姐也两岁半了,才又把早教提上日程。这次我们的快速决定源于内心深处对早教由最初的犹豫不定变成了相信,但不笃信。
遗传与进化的特点决定了低龄宝宝的大脑发育效率最高,给予的外界刺激越多,相对的更能促进和引导宝宝大脑的发育;且大环境决定了学龄前宝宝的自由时间充足,精力旺盛,所以何乐而不为尼,去参加专业的早教活动适当的科学引导宝宝,给她找点有意思的事情打发时间不好吗,说不定还能减轻自己带娃的单调苦逼情绪,更说不好你哪个不经意的刺激就给宝宝带来在未来提升一个阶层的潜力尼。
0-3岁是宝宝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
从最开始的躺着到坐着,到爬再到直立行走;从最开始的吸奶嘴到后来的喂吃稀烂米糊,再到自己一手拿一只鸡腿左右轮番啃得不亦乐乎;从最先的任你摆布式包被包起,到喜欢拉扯裙子露出圆鼓鼓肚皮,再到自己决定穿那件红衣服并自己给自己穿衣穿袜子穿鞋;从最先的嗷嗷大哭到后来的呀呀学语,到最后的条条是道地和你讨价还价要多看五分钟动画片。。。
而这些质的飞跃只需要短短三年时间,甚至三年都不到即完成。所以不用看广告,我们就可以告诉自己宝宝的大脑发育是越早越快,越早效率越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用三年时间只能学到英语的皮毛,还是不能开口用英语表达自己要吃啥牛排。因为我们的大脑发育的效率很低下了,记忆力理解力下降了;同时我们没有那么多空闲的时间精力分配过来学习英语,我们需要应付工作,需要分配时间和精力给家人和朋友,还有给自己的娱乐八卦朋友圈公众号这个大环境。
0-3岁宝宝的时间和精力充足甚至过量
而学龄前宝宝有这个时间和精力。我们知道婴儿期宝宝的睡眠时间相对较长,平均14-16小时每天;但随着宝宝的成长,所需的睡眠时间也越来越少了,到两岁的时候,宝宝的睡眠时间是平均10-12小时每天;到三岁左右,应该是8-10小时每天。当然,由于外界喧闹环境的原因,宝宝们每天的睡眠时长应该是低于推荐的时长的。那么,对一个两岁宝宝来说,醒着的那至少12个小时的时间,怎么打发尼?吃喝拉撒用掉3个小时,还有8-9个小时是空闲的。是关在类似鸽子笼的家里玩玩具?还是装在另一个类似鸽子笼的游乐场疯玩? 抑或是风雨无阻的带出去压马路?无论哪一种,宝宝都会久而久之生厌的,然后哭闹尖叫发泄内心积累的不满和无聊及过剩的精力。当然,如果家里人会玩,且有时间和精力带着宝宝变着花样玩,那也不错的。只是大多时候,家人的陪玩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时间上不能坚持一年,并且内容上难以创新变化出吸引宝宝的花样,当然更不用说能花时间研究适合特定年龄宝宝的游戏玩法。所以总体来说,在家早教是个挑战,需要条件。
早教优势在教案
去早教中心学习,相对更专业化,且规律性和纪律性更强。不然我们这些带娃多年的宝妈也可以组成一个联盟,在家纯天然式带娃陪玩早教啊,就怕宝宝似野草般疯长啊,哈哈。其实,各种早教中心比拼的是其教案的价值。老师是可以培训的,场地环境也是可以改进的,但教案应该是早教中心理念所在。像蒙特梭利早教中心依据的就是蒙派的秩序规矩,美吉姆的相信身体协调性,红黄蓝坚持育儿先育父母自己。。。当然每个教案也都是有据可循的,都依据国外一些大学或研究机构多年来的做的跟踪调查所发表的文章,有些应该是国外大学依据跟踪调查研究结果开发设计的针对性课程。简单来说,就是早教中心的课程贵在教案,因教案有理论支持,且科学开发,具有系统性和专业性。我们这些带娃的宝妈如果可以搜到完整系统教案,完全可以在家自己high。不用浪费钱。
早教不期待立马见效,重隐形变化
中国人重视孩子教育是世界闻名的。早教花出去的也是真金白银,一年也是2万左右的,且只有100节课。当然希望一上完课,就来点干货给爸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秀一把。“看我娃是上过早教课的人呢”。这样是有点急功近利了,焦虑的父母们啊。教育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一蹴而就的,不然我们这些父母早就牛叉上天了,也不用焦虑纠结子女的早教了,不是吗。况且早教也就一周2-4节课,你指望宝宝收多少干货尼。我们当初报名看重的是女儿上完课后开心的笑了还要下次再去,这说明她喜欢,不排斥这种课程。这就是一个很重要也很基本的前提了,有了兴趣才会有后续故事。
其实,简单来说,早教就是给宝宝提供一个学龄前的模拟游戏活动,同时给父母一个专业的指导来引导刺激宝宝的发育和发展。两节课外的家里的活动才是决定作用,我们目前周末上两节课,回家后不时的玩下上课时的游戏,听下歌曲。总体感觉上有变化,但具体变化在哪里,稍后总结再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