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文学共济会
文学常识——闲侃欧洲文学发展史

文学常识——闲侃欧洲文学发展史

作者: 宋仨 | 来源:发表于2018-03-15 14:22 被阅读0次

从初中到大学,我总是被各种文学主义所困扰,我记不住他们发生的时间和他们本身的含义。所以这段时间,我狂刷西方文学史,借助我们伟大前人的文学史概论,写了这篇,文学史概论的概论的概论的概论……。

文学常识——闲侃欧洲文学发展史

欧洲文学有两个源头,古希腊_罗马文学和希伯来_基督教文学。

先说古希腊_罗马文学,如果我们看过古希腊文学,就会发现,它里面蕴含着很深的“人”这个观念。古希腊神话中的神,比方说图一的宙斯,他不仅长得和人一样,也会开心,愤怒,甚至他还有好色的缺点,如果这的确是缺点的话。希腊神充满了一种人性。他们并不是游离于人间之外的,而是时常参与到世俗当中。古希腊的文学作品,有一种“原欲”理念。而古罗马文学就是对古希腊文学的直接继承。记得笔者小时候看完古希腊神话,过段时间再去看古罗马神话,总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后来才发现,两本书除了书中的神灵名字不同以外,内容差不多是一样的。不明白为什么当时看第二本的时候 还看的那么起劲……。

而希伯来_基督教文学,则创造了与希腊神话完全不同的神。上帝几乎没有人的“原欲”,是完美的化身。说到底,上帝是由人所创造出来的,人的理智,意志,善的集合体。

早期的希伯来_基督教文学,尊重理性,崇尚自我牺牲和忍让博爱。而上古希腊-罗马文学,则充满了个人意识。让古希腊中的英雄去自我牺牲,呵呵,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到了中世纪,基督教发生了变化。要知道,教皇被称作上帝的信使,但很可惜的是,上帝从来没有写过信给他。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为了保住职位,教皇开始自己去编造信件。可能是人民群众的反应很热烈,教皇的创作热情被极大地激发。于是这种编造信件的任务,被一代又一代的教皇所继承,并逐渐向整个教会蔓延,教会进入了创作的高热情阶段,于是就有了欧洲的黑暗中世纪。

在当时,教会的权利很大,教会让人们禁欲,人们就必须禁欲。但是看着教会的那帮人那么享福,而自己只能在家里面过苦日子,有人不服气了,然后有了文艺复兴运动。

什么叫文艺复兴呢?就是复兴早期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用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人”去对抗“神”,所以文艺复兴也被称为人文主义文学。文艺复兴早期的代表作家有薄伽丘,代表作是《十日谈》,这本书在我们的高中历史课本中被提及,怎么说呢,属于那种你熟悉名字但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去看的书。记得当初的高中老师,还让我们有空可以看一看,但后来笔者看过之后才发现,这本书还是蛮“少儿不宜”的,估计当时的高中老师也没看过,只是碍于面子,假装自己看过了罢了。而到了文艺复兴后期,观念就成熟了很多,代表作家为莎士比亚,后期的作品更注重人的原欲与理性的结合,而不是像早期那样,过度的崇尚原欲。

文学常识——闲侃欧洲文学发展史

到了十七世纪,欧洲开始强调理性与秩序,文艺复兴使上帝的威信减弱,群众的心里没有了依靠,感觉慌慌的,于是一部分人开始转向了“王权崇拜”。从而诞生了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文学。作为专制领域的发展,古典主义文学中的古典,更偏向于古罗马文化的政治,集权理念。那个时期的人物,如布瓦洛所说:“论勇武天下无敌,论道德众美皆骇,纵然在弱点上也显示出英雄气概”。古典主义文学开始制造“人间上帝”。人把权力交给了国王与专制制度,于是人就处于一种个性缺失的状态,所以诞生了启蒙运动。

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被称为“理性的时代”,他与古典文学一样强调理性,但启蒙学家认为,人的理性是人本身所有的,不必借助外在的权威和力量,他们要摆脱制约。

正是由于这种对个性自由,情感自由的理性追求,为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基础。

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反对启蒙运动中的那种冷冰冰的“理性”,是对精神自由的追寻,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诗人,如雪莱,华兹华斯,济慈,拜伦等。他们有些关注人的感性自我,有些崇尚“自然”,有些则充溢着社会变革导致的自由与激情。

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又出现了现实主义文学。要知道,十九世纪是一个科学兴盛的时代,而科学的兴盛,又开始慢慢打破上帝的权威。于是人的理性思维越来越重,而道德约束却越来越小。现实主义作家开始反思,他们作品中的人,与往常的人物形象不同,他们渺小脆弱,他们无法控制物质世界,反而经常被物质世界所控制。作家们通过这样的写作方式,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担忧和恐惧。但他们依然相信美好的未来和希望,所以他们的人在最后,总是能够逃出物质世界的控制。

而在十九世纪末的自然主义,则使得现实主义作家的担忧,慢慢变成了现实。那一时期,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证明了人也是动物的一种,也具有“动物性”,于是商人之间的自由竞争,开始慢慢转为“弱肉强食”。这时期的自然文学,已经超越了传统理性主义文化,开始转入了非理性主义文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他们不再执着的去追求理想或美好的未来,而是热衷于描写人与社会的畸形,病态与混乱。

到了二十世纪,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文学主义呈现群英荟萃的状态。但占据主流的是现代主义和魔幻现实主义。我们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便是一位魔幻现实主义作家。这个时候,人们又开始重新追寻理性,当然是更高意义上的理性。

从欧美文学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文学的发展永远是随着新政治经济的变化而变化的。作家们追求感性,理性,理性的感性,理性的感性的理性,理性的感性的理性的感性……,古人云“文章合为时而著”,就是这个道理。

看文学史的时候,感觉作家就像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每当社会的发展出现了问题,作家就会用自己的笔墨将其描绘出来,以供改正。

(ps:当然,文学发展远不止这么简单,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如果哪部分出现了错误,希望可以得到指正,我将不胜感激,谢谢。)

相关文章

  • 文学常识——闲侃欧洲文学发展史

    从初中到大学,我总是被各种文学主义所困扰,我记不住他们发生的时间和他们本身的含义。所以这段时间,我狂刷西方文学史,...

  • 文学常识深

    学文学常识深 学海无涯文学在 学习文学路有常识在 文学常识深远有可学

  • 语文基础(二)

    一、 文学常识 文化常识 二、 字音 字形 词汇 修辞 文学常识 基础班——时代演进与文学标志的对应 中国古代文学...

  • 文学常识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

  • 文学常识

    文学文化常识1:表示降低官职、被贬官的词(1)迁: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调职,“左迁,迁谪"表削职...

  • 文学常识

    觐,jìn,朝见(君主);朝拜(圣地):觐见,朝觐。 (形声。从见,堇声。本义:古代诸侯秋天朝见天子。后也泛指拜见...

  • 文学常识

    今天很颓废,不知道更什么,这几天不知道怎么就是什么都不想干,就更点文学常识算了吧,调整下状态。 1. 第一位女诗人...

  • 文学常识

    1.初唐四杰 唐初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四人在初唐文坛较有成就,扭转了当时过于靡丽的文学风...

  • 文学常识

    摸鱼儿:又名《摸鱼子》《买陂唐》《双蕖怨》等。原唐教坊曲名,本为歌咏捕鱼的民歌, 后用作词牌。 水调歌头:又名《元...

  • 文学常识

    1.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学常识——闲侃欧洲文学发展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jrh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