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讲的是抱怨,这一周说的是嫉妒。
以前有个词很流行,羡慕嫉妒恨,一种逐步递增的情绪。有句古话总结的很好,不患贫而患不均,也揭露了大多数人都会受嫉妒影响,让人变的不理智而产生不好的结果。
我的理解:
与其去嫉妒别人,不如改变状态,去实现共赢。
我曾经看不惯怎样的人:
我有时会见不得那些有关系、走后门、不正儿八经却取得成绩的人。估计很多人都会这样想,立马愤青思维爆棚。
后来分析了一下,这些都是别人的事,每个人有自己的活法,于我何关;再说我可能看到的是表面,也许背后有着大量的付出呢;我是不是某些方面做的不够好,特别是有些关系是不是没处理好;我还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提高自己,让自己够得着比我等级高的那个圈子,去融入可以实现共赢的圈子。
看了演说家,里面有一个关于给人恶意贴标签的,特别是给所谓的富二代抱有一种天然的自带优越感的讽刺以达到自我安慰。其实我现在就觉得,我们很多时候只看到平面的东西,就给人贴标签,往往不知道他们背后的付出,自己反倒以一种小人得志的阿Q精神去诋毁,实属不该。
这也许是第四种状态之难吧
以下摘自李笑来《我们重新认识了别人的好》
我曾经整理过对我个人来说最重要的三本书,他们分别是:
钱钟书的《围城》;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George Owell, Animal Farm);文森特·鲁吉罗的《超越感觉》(Vincent Ruggiero, Beyond feelings: 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
想必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过去自己引以为傲的东西,原来这么经不起推敲。
不论什么时候碰到问题,都先想解决方法。
从小就知道一个道理:
答案一定在某一本书里。
引用了一本书里的内容(Thomas A. Harris, I’m OK—You’re OK: A Practical Guide to Transactional Analysis),说人大抵上要经历这么几个阶段:
I'm not OK, and you're not OK
I'm not OK, and you're OK
I'm OK, and you're not OK
I'm OK, and you're OK
绝大多数人弄不好终生都在第二个状态与第三个状态之间反复穿梭:
要么你行我不行;
要么我行你不行……
大多数人永远无法进入最后一个状态:
我挺好的,你也挺好的……
尽量跳出一个非此即彼的状态,动用自己的元认知能力,去寻找共赢的结果。
我们经常听人说,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其实我们有机会,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快乐之上。
看得见别人的好,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
别人的优点你可以拿来参考,别人的缺点你可以拿来作为提醒。
双重标准就是这样形成的:
看别人的时候,注意的是「错」与「不好」;
看自己的时候,注意的是「对」与「好」或者「更好」……
你在某个或某些方面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普遍承认,才可能真正做到心态平和。
比较是没有尽头的。
漂亮的没学识,有学识的没身材,有身材的没背景,有背景的没能力……
有这样比较心理的人,不是在努力证明自己可以,就是在努力证明别人不行。
但实际上,不论是哪一种证明,都没有多大的实际用处。
因为如果它是真的,即便不证明,大家也都看在眼里;而如果并非如此,那你就不是在证明,而是在演,甚至在装。
总之注意力浪费了,时间也过去了,但是自己却没有因此成长哪怕一点点,这才是最可怕的一件事。
无论如何,都要把一切可能的注意力都放到自己的成长上去。
你竟然可以从那些“原本你可能讨厌的人”的身上学到大量的好东西。
在这里,我所说的是另外一个路径:
首先,尽量用我的经历来向你说明第四个阶段之美好,也告诉你进入第四个阶段确实难上加难;
其次,早就与你沟通过元认知能力的重要性与锻炼方法;
最后,要求你在这件事儿上主动应用元认知能力……乃至最终养成习惯。
我们当下的任务其实只有一个:成长——果真如此的话,我们其实是无论如何都不怕比较将来的……
那个“我们原本都不知道它存在”的,靠我们自己“不断刻意训练”才逐步获得逐步加强的「元认知能力」了。
最后,再叮嘱一句:「证明自己根本不重要,成长才重要,因为成长若是成真,证明自动完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