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这两天终于开始关注回家过年的票了。
早在一两个月前,老母亲就激动地给我打电话,“隔壁的朱姐姐已经订好过年回来的机票了,你也赶紧啊!”
我无动于衷,“我还不知道过年什么时候放假呢,到时候再说!”
时间过得真快,今天一看日历,还有两周就要过年了。
不想订票,不想回家过年。我这个年纪,回去又免不了挨一顿唠唠叨叨,被舅舅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数落一顿,再痛哭流涕一顿告终。
而且今年我的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故,从体制内辞职做了销售。业绩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如果提前发绩效,也能过个小肥年。注意“如果”二字,我也不能做什么指望了。
一想到父母的苦口婆心,一想到亲戚们的语重心长,想死的心都有了。恐怕过年七天对我而言不是“乐”,真的只能靠“熬”了。

02
问了一圈周围的朋友,竟然好多都不准备回家。
朋友A,医生,老家湖北,跟上了“反向春运”的潮流,今年准备把父母接到广东过年。
朋友B,产品经理,老家湖北,已经好几年不回家过年了,过年期间准备和男朋友一起周边游。
朋友C,同事,老家甘肃,一开始还嚷嚷着要买票,这几天已经彻底放弃回家的念头了。
我也想过年期间出国旅游一趟,翻看朋友圈的出游报价,过年那几天竟比平时高出将近一倍。今年辞职以后一直处于吃老本的状态,真是舍不得再多花钱。
突然翻到朋友圈里一句评论,“你的一年有365天,对于父母来说,只有7天。”
顿时有点泪眼婆娑,想起了在家翘首盼望的父母,开始认真浏览回家的票。
动车高铁什么的就不用想了。同事提前告诫我:“湖北人是买不到回家的火车票的。”
机票的价格又实在让人心痛。

03
晚上和老母亲视频,告知其已经订了过年回家的票,除夕当天中午到家。老母亲欢呼雀跃,终于可以一起吃团圆饭了。
老母亲豪迈地说:“你的来回机票,我包了!”
又是这样,每次回家都要想方设法地贴补我,可我已经是个三十岁的大姑娘了啊!
我义正言辞地拒绝了母亲的好意,这些年欠父母的太多了,还都还不起。
向老母亲炫耀我新买的耳环,母亲一脸沉重地说,“你又买首饰啊!金的?”
我怕老母亲担忧我的财务状况,赶紧撇清:“不是金的,也不是银的!”
老母亲点头:“哦,白金的!”
我哭笑不得:“三十几块钱买的!”
老母亲的话让我更加啼笑皆非:“哦,是假的!”
今年团圆饭是小姑家做主场,小姑家去年换了新房,算是喜事一桩;表弟去年买房买车,华丽转身,如果有幸的话,表弟会开着新车去接我;奶奶家去年盖了一间“烤火屋”,今年冬天应该不会冷了……
我开始犹豫要不要买羽绒服。买吧,深圳这地方真的一年到头都不用穿羽绒服,大衣今年也只穿过一次;不买吧,回去过年连件新衣服也没有,老母亲又会感到心酸了。希望下周业绩好一点,可能我一高兴,就去买羽绒服了呢?
家,还是要回的;年,还是要过的;话,还是要听的。一年就一次的大团圆,我回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