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研读历史,看到了许多生在黑暗年代不愿同流合污,而退隐山林的隐士,譬如陶渊明。也看到了在官场上游刃有余,以未必光彩的手段实现家国抱负的人,譬如张居正。由此想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并和很多人进行了交流。问题如下: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看破红尘之后避世而居,自得其乐,独守一份宁静。
还是看透红尘之后仍然能保持一份童心,游刃有余地穿梭于觥筹交错之中。
他们中间有人出国留过学,有人是名校教授,有人是大学的辅导员,有人是学生干部,有人是思维敏捷的理工生,有人是多愁善感的文科生,有作家,有诗人……
我收到了很多有趣且深刻的答案,精选几个截图如下: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 图七绝大部分人都给出了明确答案,而且都是后者。少部分“狡猾”的人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从其他角度来回答。因为这一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无论选前者还是后者都是不全面的,都可以被反驳。
其实人或事本就如此,不是非好即坏,非此即彼,往往是复杂的,是变化的。但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有些复杂的性质没有必要去较真,为了简化生活人们才会有意无意地抹掉他们复杂的性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没有洗的水果是不能吃的,自来水是不能喝的,但是很多人都在吃用自来水洗过的苹果。
综合我得到的答案,大致有如下几种观点:
1.在当今时代,前者是消极的。最高的境界应该是通晓世故之后反而能从其中挣脱出来,外圆内方,熟练的利用世故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2.前者和后者两种境界不应该分割开来。最高的境界应该是知道什么时候应当宁静,什么时候应当世故,但不管什么时候都应该坚守自己做人的底线。
3.以自己想要的方式过完一生。最高的境界应该是在追求自我的同时,考虑他人的需求,在二者之间求同存异,达到一种完美的平衡。
至此我想我应该做一个总结,但我觉得对于这种因人而异,没有绝对答案的问题,很难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总结。即使能够给出,也一定是以一种和稀泥的方式。况且我觉得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深究这样的问题没有意思,反而会徒增困扰。能够有所思索便足够了
有一个人的答案倒是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我不想看透红尘,我只想保持童心。”
网友评论